願娘娘聖壽無疆。 」那玄女娘娘說:「若要平定東遼,只是如今三年內不能夠的了。 除非過了十有餘年,才得回中原,干戈寧靜。 我有五件寶物,你拿去就可以平遼。 」叫童兒裏邊取出來。 那青衣童子說:「領法旨。 」連忙進內,取出遞與薛禮。 娘娘說:「薛仁貴,此鞭名曰白虎鞭,若遇東遼元帥青臉紅須,乃是你放的青龍,正用白虎鞭打他,可以平定得來。 」仁貴道:「是。 」娘娘道:「哪,這一張震天弓,這五枝穿雲箭,你開兵掛于身畔。 這青龍善用九口柳葉飛刀,着了青光就傷性命,你將此弓寶箭射他,就能得破,射了去把手一招,原歸手內。 」仁貴應道:「是。 」娘娘又說:「哪,此件名曰水火袍,若逢水火災殃,即穿此袍,能全性命。 」仁貴應道:“是。 」 回頭看四樁寶物,霞光遍透。 又有一本素書,並無半字在上。 就問娘娘:「此書何用?」娘娘說:「此書乃是異寶,名曰『無字天書』。 此四件呢,別人見得,這天書只可你一人知道,不可被人看見。 凡逢患難疑難之事,即排香案拜告,天書上露字跡,就知明白。 此五件異寶你拿去,東遼就能平服。 不可泄露天機,去罷。 」薛禮大悅,拜別玄女娘娘,將天書藏於懷內,手拿弓箭,一手拿了袍鞭,前面青衣童子領路,仁貴離了殿亭,一程走到兩扇石門邊,童子把門開了說:「你出去罷。 」將薛禮推出門外,就把石門閉上,前去復旨。 不必去表。 單講仁貴抬頭一看,眼前烏暗團團,一摸摸着了竹籃,滿心歡喜,將身坐在籃內,把銅鈴搖響。 且表上邊自從仁貴下去,已有七天不見上來。 張環明知薛禮死在底下,思想要行兵,有周青、姜、李四人那裡撇得下?在地穴前守了七日七夜,不見動靜。 忽然聞得銅鈴搖響,大家快樂,連忙動盤車收將起來。 仁貴走將出來說:「兄弟們,倒要你們等了這一回。 」眾人道:「說什麼一回,我們等了七日七夜了。 」仁貴說:「這也奇了。 真乃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 為兄在下面不多一回工夫,就是七天了。 」眾人道:「大哥,下面怎麼樣的?手裡這些東西那裡來的?」薛禮就一一細說一遍。 四人滿懷歡喜,回到營中。 張士貴聞知,說:「薛禮,你為何去了幾天?且把探地穴事情細說與大老爺得知。 」仁貴答應,就把娘娘贈寶征東之事,細說一回。 張環大喜說:「也算一樁功勞。 」分付就此拔寨起行。 仁貴回到前鋒營,藏好了四件寶貝,卷帳行兵,正望山東地界而來。 在路擔擱幾天,早到山東登州府。 正是:十萬貔貅如狼虎,保駕征東到海邊。 畢竟不知征東跨海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白袍將巧擺龍門陣 唐天子愛慕英雄士 詩曰: 統領英雄到海邊,旗旛蔽日靖風煙。 君王欲見征東將,命擺龍門寶陣盤。 那張環便來參見長國公王君可,專等朝廷到來一同下海。 等不上四五天,早見前面旗旛密密,號帶飄飄,有長國公王君可,總先鋒張士貴一路迎接下來。 朝廷大喜說:「王兄平身。 你奉朕旨在此督造戰船,預先完修,是王兄之大功也。 隨寡人進城來。 ”君可口講:「領旨。 」尉遲恭傳令五十萬大小三軍,屯紮外教場,三聲炮起,齊齊紮下營盤。 朝廷同了眾公爺進城,紮住禦營,武將朝參已畢,一一見禮問安。 王君可說:「尉遲老元帥,長安秦千歲病體怎麼樣了?」敬德道:「他尚臥床不起,愈覺沉重,所以不能執掌兵權,某家代領兵來的。 」王君可說:「他往日受傷,此病難痊。 」尉遲恭道:「便是。 」茂功說:「如今要選黃道吉日,下船過海。 」天子道:「徐先生且慢。 朕聽先生說有應夢賢臣在軍中,所以放膽起兵。 今下了船到東遼,非同小可。 他那裡多有驍將,我這裡有了賢臣,方可以平遼。 若無姓薛的小將,這班老將多是衰邁,不能如前日之威風的了,怎能抵敵,如何處置呢?」茂功說:「不妨。 張士貴十萬兵中,現有應夢賢臣,請陛下放心。 」天子說:「先生又來了,前在陝西行兵到山東,從不聽見說有姓薛的,寡人定是放心不下,怎好落船過海?既是先生說有此人,今張環兵丁現在,待朕降旨宣出,封他一官,好隨寡人下船過海,何等不美?」茂功說:「陛下不知其細,那個應夢賢臣,他還時運未到,福分未通,近不得主上天子之尊貴,受不得朝廷一命之恩榮。 且待他征東班師,才交時運,方可受恩。 若今陛下就要他近貴,分明反害他性命難保了,豈非到底無人保駕?」朝廷說:「有這等事?既然他福分未到,受不起恩寵,就待後日也罷了。 但是如今朕要見他一面,才得放心過海。 若不見面,寡人不去征東了。 」茂功說:「要見他一面容易的。 萬歲降一道旨意,着元帥三天內要在海灘上擺一座龍門陣,見得賢臣一面了。 」朝廷說:「既如此,宣元帥進營。 」 尉遲恭正在分付槍刀要鋭利,隊伍要整齊,勿聽朝廷叫聲:「尉遲王兄,朕要你在海灘上擺一座龍門陣,使寡人看看,限三天擺了來繳旨。 」敬德一聽此言,嚇得魂不附體,說:「陛下,臣從幼不讀書,一字不識,陣圖全然不曉,不要說龍門陣,就是長蛇陣也只得耳聞,不曾眼見。 第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說唐後傳》
第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