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所部兵隨西路大軍敗噶爾丹於昭莫多,副都統阿南達奉命設哨,以和囉理屬布爾噶齊達爾漢宰桑瑪賴額爾克哈什哈、齊勞墨爾根薩裡呼納沁齊倫琿塔漢占哈什哈、佈達哩杜喇勒和碩齊等,分屯額布格特、阿木格特、昆都倫、額濟訥及布隆吉爾之博羅椿濟敖齊、喀喇莽奈諸地。 時噶爾丹多爾濟竄徙嘉峪關外。 有哨卒拜格者,其屬也。 阿南達召至,遣歸說噶爾丹多爾濟曰:「上待汝恩甚厚,將撫育之,顧叛逃可乎?和囉理棄牧時,汝不能輯屬,故從往。 上灼知汝情,念汝祖鄂齊爾圖汗,將玉成汝,汝其思之!」噶爾丹多爾濟遣告曰:「上念臣祖兄,令臣與和囉理接壤居。 臣無知,從和囉理叛遁,今悔罪欲死。 臣幼,臣母一婦人,未能達。 乞以情代奏。 」阿南達欲堅內附志,遣使歸,約如期會肅州,諭設哨援哈密,復檄哈密伯克額貝都拉曰:「噶爾丹至汝地,汝即召噶爾丹多爾濟援,勿復疑。 」噶爾丹多爾濟遣宰桑阿約等賫降表,表至肅州。 會上視師寧夏,阿南達馳疏至,詔優恤所部眾。 未幾,唐古特部第巴煽青海諸台吉盟察罕托羅海,繕軍械助之。 檄噶爾丹多爾濟以兵往,辭不赴,遣使俄濟通問策妄阿喇布坦,自攜兵百會阿南達於布隆吉爾。 阿南達偵噶爾丹死,其從子丹濟拉竄瀚海,遣噶爾丹多爾濟屬輝特台吉羅卜藏等駝赴噶斯,而自偕噶爾丹多爾濟以兵繼之。 至色爾滕,值俄濟歸,以丹濟拉將自郭蠻喇嘛所往附策妄阿喇布坦告。 因撤噶斯兵,遣噶爾丹多爾濟仍赴布隆設哨,其屬阿勒達爾哈什哈、恭格等煽之叛,至西欣驛劫駝馬,奉母劄木蘇由吉爾喀喇烏蘇遁。 阿南達遣兵四百追之,不及,招降其屬茂海、烏納恩巴圖爾、阿喇木劄木巴、阿喇木把及輝特台吉羅卜藏等,遣歸阿拉善。 羅卜藏後徙牧喀爾喀,即附紮薩克圖汗部之厄魯特紮薩克也。 是年,和囉理以所部數叛,請視四十九旗例編佐領。 廷臣議徙烏喇特界,諭曰:「若將和囉理移牧近地,則沿邊別部蒙古甚多,豈可盡徙?且治蒙古貴得其道,不繫地之遠近。 著停徙,仍遊牧阿拉善地。 」詔和囉理為多羅貝勒,給紮薩克印。 復以噶爾丹多爾濟竄赴准噶爾,敕策妄阿喇布坦曰:「噶爾丹多爾濟率屬來降,安置耕種。 今忽留其屬人,棄眾私遁,其中必有不得已之情,務即察明具奏。 朕於噶爾丹多爾濟略無責備之意,且降旨收集其遺眾。 儻往汝地,汝可善為撫卹。 如欲內徙,即行遣歸。 」時噶爾丹多爾濟陽附策妄阿喇布坦,陰貳之。 策妄阿喇布坦將侵哈薩克,噶爾丹多爾濟詭以兵從,中道遁庫車,為回眾所殺。 母劄木蘇攜屬九百餘奔青海部,青海諸台吉以獻。 詔安置什巴爾台,隷察哈爾。 四十三年,和囉理子阿寶尚郡王,授和碩額駙,賜第京師。 四十八年,襲貝勒。 五十四年,以參贊往會西安將軍廣柱等,駐巴裡坤,襲擊准噶爾於伊勒布爾和碩、阿克塔斯、烏魯木齊諸地,皆捷。 五十九年,參贊平逆將軍延信軍敗准噶爾,有克河、齊諾郭勒、綽瑪喇諸捷,護達賴喇嘛入藏。 年羹堯奉諭遣歸遊牧。 未幾,來朝,上憫其勞,詔封多羅郡王。 雍正二年,大軍定青海,王大臣等議阿拉善為寧夏邊外要地,青海顧實汗諸子裔舊皆遊牧山後,今或徙山前,請敕阿拉善紮薩克郡王阿寶飭青海眾歸牧山後,允之。 阿寶奏:「臣祖顧實汗歸誠內附,百年於茲,受天朝恩甚厚。 前青海昆弟阻兵構亂,上幹天討,臣當束身受誅。 重荷恩宥,令安遊牧,感激莫報。 乞賜青海曠地,令臣鈐諸部,不復萌異志。 」詔以青海貝子丹忠所遺博囉充剋剋牧地給之,並諭撫遠大將軍年羹堯遣員賫餉助徙牧。 博囉充剋剋者,即漢書地理志所稱潢水也。 七年,阿寶以博囉充剋剋牧地隘,擅請徙烏蘭穆倫及額濟訥河界,議罪削爵。 尋命復之。 詔仍歸阿拉善牧,不復居青海。 阿寶子袞布,八年,以所部兵赴巴裡坤防准噶爾援樊廷,賊遁。 九年,錄其勞,封輔國公。 十年,晉貝子。 乾隆六年,降襲爵之索諾木多爾濟為鎮國公。 二十一年,二等台吉達瓦車淩從大軍剿危魯特竄黨,遇伏於博囉齊,奮擊之,陣歿。 詔議恤,入祀昭忠祠。 先是阿寶屬達瑪琳從靖邊大將軍傅爾丹擊准噶爾於和通呼爾哈諾爾,為所掠。 至是攜孥及屬布庫勒等四十戶詣都統雅爾哈善軍,請歸阿拉善舊牧。 詔如所請,徒眾仍置伊犁。 所部一旗。 爵三:曰紮薩克和碩親王,由貝勒晉襲;附鎮國公二,一由貝子降襲,一由輔國公晉襲。 阿寶次子羅卜藏多爾濟初襲貝勒。 乾隆二十一年,詔以兵赴北路。 二十二年,以俘逆賊巴雅爾功,晉郡王,授參贊大臣。 二十三年,以剿俘已叛宰桑恩克圖功,予雙眼花翎。 二十四年,以台吉達瓦、佐領布岱等剿瑪哈沁及逆回布拉呢敦功,優賚之。 三十年,晉羅卜藏多爾濟親王。 三十七年十一月,以甘肅民人私挖阿拉善旗哈布塔哈拉山金沙,命勒爾謹捕治之。 四十六年,大軍剿薩拉爾逆回於華林寺,四十九年,又剿逆回於石峰堡邸店。 是部皆以兵從,均有功。 五十一年,允阿拉善鹽由水路運至山西臨縣磧口。 五十六年,是部鹽入銀八千兩。 羅卜藏多爾濟子旺沁班巴爾襲親王。 後嘗一為寧夏將軍,以袒庇屬人爭勘地界,罷之。 第50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5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