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標,字二瞻,號梅壑,安徽歙縣人。 明諸生,後棄舉子業,專精書畫。 家饒於貲,多藏鼎彞古器,及宋、元名蹟。 初學倪瓚,後參以吳鎮、董其昌法,稱逸品。 晚益以幽淡為宗,疏嬾罕接賓客,蓋託以逃世。 與同縣孫逸,休寧汪之瑞、釋弘仁,號「新安四家」。 久寓揚州,康熙三十七年,卒,年八十四。 逸,字無逸。 流寓蕪湖,曾繪歙山二十四圖。 之瑞,字無瑞。 豪邁自喜,渴筆焦墨,酒酣揮灑如風雨。 時當塗蕭雲從,字尺木。 與逸齊名,山水不專宗法,兼長人物。 於採石太白樓下四壁畫五嶽圖,又畫太平山水及離騷圖,好事者並鐫刻以傳。 高其佩,字韋之,號且園,奉天遼陽人,隷籍漢軍。 父殉耿籓之難,其佩以廕官至戶部侍郎。 畫有奇致,人物山水,並蒼渾沉厚,衣紋如草篆,一袖數折。 尤善指畫,嘗畫黃初平叱石成羊,或已成羊而起立,或將成而未起,或半成而未離為石,風趣橫生。 畫龍、虎,皆極其態。 世既重其指墨,晚年以便於揮灑,遂不復用筆。 其筆畫之佳,幾無人知之。 雍正十二年,卒。 甥李世倬、硃倫瀚皆學於其佩。 世倬,字漢章,總督如龍子。 官至右通政。 少至江南,從王翬遊,得其傳。 後官山西,觀吳道子水陸道場圖,悟人物之法。 花鳥寫生,得其佩指墨之趣,易以筆運,各名一家。 倫瀚,字涵齋,明裔也,隷籍漢軍。 官至都統,直內廷。 指畫師其佩,丘壑奇而正,色淡味厚。 喜作巨障,元氣淋漓。 指上生有肉錐,故作人物,鬚眉尤有神,出於天授。 其後傳其佩法者,有傅雯、瑛寶。 雯,字凱亭。 奉天布衣,為諸王邸客,京師多其遺蹟。 瑛寶,字夢禪,滿洲人,大學士永貴子。 以疾辭廕不仕,詩畫自娛。 指墨以簡貴勝,深自矜許。 張鵬翀,字天飛,自號南華山人,江蘇嘉定人。 雍正五年進士,入翰林,官至詹事府詹事。 天才超邁,詩畫皆援筆立就,瀟酒自適,類其為人。 高宗愛其才,不次拔擢。 進奉詩文,多寓規於頌。 畫無師承,自然入古。 雖應制之作,蕭散若不經意,愈見神韻。 繪春林澹靄圖,題詩進上,上賜和,鵬翀即於宮門疊韻陳謝。 嘗從駕西苑液池,一渡之頃,得詩八首。 屢敕禦舟作畫,賜禦筆枇杷折枝及松竹雙清圖,又賜雙清閣書額,迭拜筆硯、文綺之賜無算。 乾隆十年,乞假歸,卒於途次。 上眷之,久不忘,對群臣輒曰:「張鵬翀可惜!」 自康熙至乾隆朝,當國家全盛,文學侍從諸臣,每以藝事上邀宸眷。 大學士蔣廷錫及子溥,董邦達及子誥,尚書錢維城,侍郎鄒一桂,與鵬翀為尤著。 廷錫以逸筆寫生,奇正、工率、濃淡,一幅間恆間出,無不超脫。 源出於惲格,而不為所囿。 邦達山水源於董源、巨然、黃公望,墨法得力於董其昌,自王原祁後推為大家。 久直內廷,進禦之作,大幅尋丈,小冊寸許,不下數百。 溥、誥各承其家法。 維城山水蒼秀,花卉傅色尤有神采。 一桂以百花捲被宸賞,世謂惲格後罕匹者。 諸人所繪併入石渠寶笈,禦題褒美,傳為盛事。 嘉慶中,尚書黃鉞由主事改官翰林,入直,畫為仁宗所賞。 道、鹹以後,侍郎戴熙、大學士張之萬,並官禁近,以畫名。 然國家浸以多故,視承平故事稍異焉。 唐岱,字毓東,滿洲人。 康熙中,以廕官參領。 從王原祁學畫,丘壑似原祁。 供奉內廷,聖祖品題當時以為第一手,稱「畫狀元」。 歷事世宗、高宗。 高宗在潛邸,即喜其畫,數有題詠,後益被寵遇。 唐岱專工山水,以宋人為宗。 少時名動公卿。 直內廷久,筆法益進,人間傳播者轉稀。 著繪事發微行世。 清制,畫史供禦者無官秩,設如意館於啟祥宮南,凡繪工、文史及雕琢玉器、裝潢帖軸皆在焉。 初類工匠,後漸用士流,由大臣引薦,或獻畫稱旨召入,與詞臣供奉體制不同。 間賜出身官秩,皆出特賞。 高宗萬幾之暇,嘗幸館中,每親指授,時以為榮。 其畫之精美者,一體編入石渠寶笈、秘殿珠林二書。 嘉慶中,編修胡敬撰國朝院畫錄,凡載八十餘人,其尤卓著可傳者十餘人。 焦秉貞,山東濟寧人。 康熙中,官欽天監五官正。 工人物樓觀,通測算,參用西洋畫法,剖析分刌,量度陰陽向背,分別明暗,遠視之,人畜、花木、屋宇皆植立而形圓。 聖祖嘉之,命繪耕織圖四十六幅,鎸版印賜臣工。 自秉貞創法,畫院多相沿襲。 其弟子冷枚,膠州人,為最肖。 與繪萬壽盛典圖。 陳枚,江蘇婁縣人。 官內務府郎中。 初法宋人,折衷唐寅,後亦參西洋法。 寸紙尺縑,圖群山萬壑,人物胥備。 郎世寧,西洋人。 康熙中入直,高宗尤賞異。 凡名馬、珍禽、琪花、異草,輒命圖之,無不奕奕如生。 設色奇麗,非秉貞等所及。 艾啟蒙,亦西洋人。 其藝亞於郎世寧。 張宗蒼,字默存,江蘇吳縣人。 學畫於黃鼎。 初官河工主簿。 乾隆十六年南巡,獻冊,受特知,召入直。 數年,授戶部主事,以老乞歸。 宗蒼山水,氣體深厚,多以皴擦取韻,一洗畫院甜熟之習,被恩遇特厚。 所畫著錄石渠者,百十有六,多荷禦題。 弟子徐揚、方琮最得其法,亦邀宸賞,賜揚舉人,授內閣中書。 餘省,字曾三,江蘇常熟人。 善寫生,能得花外之趣。 同時楊大章,亦賦色修潔,可與鄒一桂頡頏,花鳥以二人為最工。 金廷標,字士揆,浙江桐鄉人。 南巡進白描羅漢,稱旨,召入祇候。 廷標畫不尚工緻,以機趣傳神。 高宗題所作琵琶行圖曰:「唐寅舊圖,有琵琶伎在別船,廷標祇繪白居易一人側耳而聽,別有會心。 古人畫意為先,非畫院中人所及。 」會愛烏罕進四駿,郎世寧繪之,覆命廷標別作,仿李公麟法,增寫執靮人,古趣出彼上。 及廷標卒,上命舊黏殿壁者悉付裝池,收入石渠寶笈。 丁觀鵬,工人物,效明丁雲鵬,以宋人為法,不尚奇詭。 畫仙佛神像最擅長,著錄獨多。 時有嚴弘滋者,南巡兩次獻畫,所作三官神像,秀髮飛揚,稱為絶作,屢命畫院諸人摹之。 姚文瀚,亦以人物仙佛名,亞於觀鵬。 繆炳泰,字象賓,江蘇江陰人。 初以國子監生召繪禦容。 南巡,應召試,賜舉人,授中書,官至兵部郎中。 乾隆五十年以後禦容,皆出所繪。 又命繪紫光閣功臣像,人人逼肖,寫真之最工者。 畫院盛於康、乾兩朝,以唐岱、郎世寧、張宗蒼、金廷標、丁觀鵬為最,宗蒼所作,尤有士氣,道光以後無聞焉。 至光緒中,孝欽皇後喜藝事,稍復如意館舊規,畫史皆凡材,無可紀者。 華嵒,字秋嶽,號新羅山人,福建臨汀人。 慕杭州西湖之勝,家焉。 畫山水、人物、花鳥、草蟲無不工,脫去時蹊,力追古法。 有時過求超脫,然其率略處,愈不可及。 工詩,有離垢集,古質清峭。 書法脫俗,世稱「三絶」,可繼惲格。 僑居揚州最久,晚歸杭州,卒年近八十。 乾、嘉之間,浙西畫學稱盛,而揚州遊士所聚,一時名流競逐。 其尤著者,為高鳳翰、鄭燮、金農、羅聘、奚岡、黃易、錢杜、方薰等。 鳳翰,字西園,山東膠州人。 雍正初,以薦得官,署安徽績溪知縣,被劾罷。 久寓江、淮間,病偏痺,遂以左手作書畫,縱逸有奇氣。 嘗登焦山觀瘞鶴銘,尋宋陸遊題名,親埽積蘚,燃燭捫圖,以敗筆清墨為圖,傳為傑作。 性豪邁不覊,藏硯千,手自鎸銘,著硯史。 又藏司馬相如玉印,秘為至寶。 盧見曾為兩淮運使,欲觀之,長跪謝不可,其癖類此。 燮,字板橋,江蘇興化人。 乾隆元年進士,官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 辭官鬻畫,作蘭竹,以草書中豎長撇法為蘭葉,書雜分隷法,自號「六分半書」。 詩詞皆別調,而有摯語。 慷慨嘯傲,慕明徐渭之為人。 燮同縣李鱓,字復堂。 舉人。 官山東滕縣知縣。 花鳥學林良,多得天趣。 陳撰,字楞山,浙江鄞縣人,亦居揚州。 舉鴻博,不就試。 與鱓齊名,寫梅尤雋逸。 第4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4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