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必升,字寀臣,浙江山陰人。 九歲,父芳病,思得蟚蜞炙,必升挾筐求之沙上,潮至,幾死,不釋筐。 明季遇寇,芳獨行入山,必升行求得之歸。 必升為叔父茂後,順治初,寇縶茂舟中,必升繞岸哭,三晝夜,不絶聲。 寇引使見茂,脅茂降,拔刃屢欲下,必升叩頭流血,乞貸死。 久之,寇中有義其行者,脫茂使共還。 茂有女忌必升,嗾母遣必升往松江,使盜擊諸途。 盜察必升且死,曰:「爾死勿我仇,誰某實使我。 」必昇陽死,盜擲之水,復以救免。 必升書告所後母,但自謝不謹被盜,所後母為感悟,為母子如初。 李應麒,雲南昆明人。 遘亂,與其父相失,被略至迤東,乞食歸。 喪母,勸父再娶,後母至,遇應麒虐,應麒賣卜以養。 失後母意,輒笞楚,跪而受杖。 後乃被逐,事父母愈謹。 父生日,賣卜得鷄米,持歸為壽。 佃人田,方耕,聞後母病,輟耕走三十里求醫藥。 後母生三子,友愛無間。 後母久乃悟,卒善視焉。 李中德,漢軍旗人。 康熙初,父從征福建,中德亦出參陝西軍事,奉母以行。 事畢,還京師,父先自福建還,已娶妾生子矣。 中德母至,父暱妾而出嫡,拒不相見。 中德為請,叩頭流血,父終不聽。 請得居別室,亦不聽,及營室東直門外奉母,早晚侍父側無幾微憾,善視諸庶弟。 越六年,父病棘,乃告父迎母還,父深悔焉,旋卒,妾亦死。 中德母撫妾生四子如己出,中德亦友愛如父在時。 張文齡,字可庭,河南西華人。 父暱妾而憎其母,文齡事父撫庶弟甚篤,庶弟亦感之,而父終不悟,逐文齡。 文齡號泣呼天自懲艾,謂不複比於人,未嘗一言揚親過。 遠近慕其行,遣子弟從遊,得束脩,因庶弟以獻其父,或不得通,循牆走,泣且望,見者皆泣下。 雍正五年,成進士,父榮之,意稍改。 八年,就吏部選,京師地震,死者眾,文齡亦與焉。 鄒一桂與為友,歸其喪,父始悟其孝,為之慟。 黎安理,貴州遵義人。 祖母卒,復娶而悍,父不容於後母,客授四川灌縣,遂卒,葬焉。 母還母家,安理方十歲,留祖父母所。 祖母遇之虐,晝則令刈薪,夜督舂,舂重不舉,繩絡碓,以足輓之。 恆不使得飽。 嘗取毒蠚納其口。 誘之溪側,推墮水。 皆瀕死,遇救蘇。 既長,習舉子業,出客授佐家。 祖父卒,為治喪葬。 祖母病,侍疾不倦,卒,又為治喪葬,無缺禮。 其事祖父母凡三十有四年。 痛父客死,恆詣灌縣謁墓。 母復歸,事之孝。 兩弟不勝祖母虐,出走,安理往來黔、蜀,求得仲弟還。 季弟客死,撫其孤。 安理晚舉乾隆四十四年鄉試,授永清教諭,遷山東長山知縣,有治績。 告歸,卒於家。 易良德,湖南黔陽人。 出為世父志宰後。 志宰性急,屢撫兄弟子,皆不相能,遣還本支。 最後得良德,良德能先意承志,得其歡心。 有疾,晝夜侍,寢食俱廢,裡人無子者恆舉良德相慰藉。 方立禮,江蘇江都人。 母歾,後母遇之虐,怒輒與大杖,立禮謹受無懟。 一日,杖幾絶,及蘇,無變容。 父歾,遂逐立禮。 立禮時時候門外問起居,疾則憂懼不食,愈乃已。 妻洪,亦孝謹,日受鞭撻,後母稍自悔,為少戢。 後母勿,為之哀毀。 後母二子皆早死,立禮育其子女如己出。 丁世忠,湖南黔陽人。 母初未有子,父娶妾,母生世忠。 妾亦有子女而悍,惡世忠,嘗酖之,不死。 父懦,令別室居,世忠事兩母無懟。 庶弟無禮於世忠,嫡母喪,不欲持服,世忠皆不與較。 庶弟坐事破家,世忠亦中落,仍割田畀之。 汪良緒,江蘇吳江人。 父嗜博,母諫,忤父,為父逐。 良緒日夜號泣,求返其母。 父怒,並逐之,乃奉母依其妻父居。 父以博破家,亦來與共居,母出奩貲易田,盡為父所鬻,良緒客授以養。 方暑,父撤床上帳償博進,屢易屢鬻,良緒亦不具帳。 晨起,蚊跡遍其體。 母多病,良緒必親視湯藥。 出客授,母疾病,方冬,水凍舟阻,履冰而還。 母既歾,哭泣無常,寢 不解絰,稍寐輒呼阿母,寤則大慟,未終喪而卒。 卒後視其枕,麻布包土★M6也。 賈錫成,江蘇宜興人。 父映乾,性嚴。 錫成生而生母吳以小過逢映乾怒,遂去不返。 錫成稍長,鄰兒嘲無母,問得其故,悲不勝。 甫成童,屢出訪母。 過無錫,夢至尼菴,嫗予食,甚慈愛。 因遍訪諸尼庵,方雪,老尼問裡居,曰:「宜興。 」因曰:「吾徒亦宜興。 」入見之,即其母也。 相持哭,母終不肯歸。 錫成數省視饋食。 及母卒,以喪還葬,上塚哭必慟。 映乾遘疫卒,錫成痛甚,伏柩側喃喃若共父語,夢中或歡笑,寤則大慟。 疾作遽卒,距映乾卒才五日。 王長祚,字爾昌,湖南衡陽人。 父喬年,以富名。 明季張獻忠破衡陽,喬年出避,遊騎縶長祚與次子璠求喬年所在,榜掠終不言。 寇輓長祚發,加刃於頸,璠號泣求代。 寇中有騎者言:「此父子皆孝,奈何殺之?」遂得釋。 劉國賓,芷江人。 國初流寇入縣境,國賓負母出避,道遇寇,劫母衣,刃創國賓,血流至足。 國賓忍痛跪乞還母衣,語迫至,寇湣其孝而還之。 康熙中,吳三桂兵至,掠族弟國宥,其母嫠也,哭之喪明。 國賓行求國宥,踰年以歸,其母目復明。 貧不能自存,國賓分田百畝與之。 曹超,安徽和州人。 順治中,鄭成功兵至,超奉父母出避,遇寇欲殺之,超號泣求代,並得免。 居喪,負土為墳。 家有紫薇,父手植也,久枯,每對之哀慟,非時復發花。 黎興岕,湖南湘陰人。 張獻忠破長沙,略湘陰,興岕父嘉品為賊縶,將殺之。 興岕八歲,請代父死,賊幼之,舉刀令申頸,泣曰:「此恐欺我,既殺我,復殺父,乞但殺我一人。 」引頸就刀,賊兩釋之,裡人稱之曰「孺孝」。 夏汝英,湖南安化人。 順治初,遊兵掠其家,汝英九歲,衛母不去左右,遊兵掠汝英去。 道中告以母孤苦,乞釋還,賊憐而許之。 金國選,湖南黔陽人,吳三桂之亂,賊掠其父母去。 國選七歲,牽衣痛哭,求釋,不得。 罵賊,賊哧以白刃,不捨。 擊以杖,終不捨,乃釋其父母。 張愫,湖南湘陰人。 年十歲,寇至,從其祖走避。 寇執其祖,將殺之,愫哀號求代,身蔽祖,被數創,不顧。 寇嗟嘆,舍之去。 李志善、志勃,湖南安化人。 父步武。 諸生。 流寇破縣,縛步武,志善十六、志勃十四, 號泣求免。 賊詰步武裡中孰為富,步武罵賊,賊殺之。 志善、志勃奪賊刀殺賊,皆為賊所殺。 彭大士,湖南湘陰人。 順治初,李自成餘黨破縣,執大士母求金。 大士紿賊:「金在井側。 」請偕往,因赴井,母走免。 大士年十八,妻仇歸大士僅二十日,亦入井死。 錢孝則,江南桐城人。 方明福王時,父以黨人被逮急,變姓名,挈家人亡命至震澤。 兵起,母及弟、妹皆赴水死,孝則與父匿稻田中得脫。 兵過,收葬母及弟、妹,走福建。 未幾,福建亂作,父子奔避相失。 孝則走廣東,數年還福建,求父十三年,始得與父俱歸。 父續娶於徐,徐有富名。 父他往,盜夜至,毀牖,縛孝則迫令導入徐室,孝則不可。 盜斫以斧,顱裂死。 任遇亨,江南崑山人。 生有膂力。 國初盜大起,遇亨負父逃,盜劫其父去。 遇亨持刀突入,負父出,身被數創,腸出,遇醫得不死,扶父徙居嘉定以老。 族子裕德,有土豪積怨於其父,伺隙持刀欲殺之。 裕德年十一,身蔽父,兩手奪刀,正言曉以禍福,土豪擲刀去。 父病痢三年,裕德晝夜扶持,躬滌濯汙穢。 父卒,居喪哀毀。 友於兄,幼即請代兄杖。 兄老而無藉,養生送死皆任之甚具。 陸國安,浙江山陰人。 父華宇,順治初,縣境寇作,縛華宇入砦,求金以贖。 國安歸自海上,奮入寇砦,馘寇,救華宇歸,被重創,卒無恙。 徐守質,江南常熟人。 順治初,守質與兄基奉母避亂,母老病,兵至,度不能去。 守質謂基曰:「毋徒死,絶徐氏後。 兄速行,守質當奉母。 」基不可。 兵迫,守質慍,促基行。 守質有妹適袁氏,早寡,攜子與母俱。 基乃棄妻、子,挾孤甥而遁。 事定,基還,母與袁氏妹俱自沉井,守質被二創仆,死。 第4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4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