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直隷新城人。 早喪父,興與弟繼宗皆入伍。 繼宗戰死,興以母老,出伍為樵以養。 歲饑,米貴,興以米奉母,而自食糟糠,恆不飽。 興亦老,樵不足,毀屋,伐屋後樹以鬻。 安康諸生張鵬翼聞其事,過興,見興侍母左右扶持如童子,因問其鄰魏叟:「與其母日何食?」鄰曰:「興敢包穀,母食麥。 」鵬翼大嗟異,以其事白知府,月予以粟,興母子始得飽。 戴兆笨,安徽旌德人。 少從父業縫紉,十三喪母,盡禮,事後母如母。 父病噎,亦減飲食,百方療父,不得,則刲肱糜以進,終不癒。 慟甚,廬墓側,朝夕稽顙。 時歸省後母,呼妻出,戒以善侍養,不入其室。 潘周岱,安徽涇縣人。 為竹工,與父同傭,必躬其勞而遺父易且逸者。 父創足,負以往返。 老廢,周岱獨應傭,得酒肉時蔬懷歸,燂以進。 家食,必父母食乃食。 歲饑,奉父母必豐,次以食弟,躬與妻子飽糠覈。 父母疾,左右侍養無須臾去側。 母家山下泉洌,母病篤,夜半思得泉以飲,周岱挈瓶往,行四十餘裡,鄉晨以泉至。 居喪,旦暮悲號,先後廬墓三年。 喪既終,夕必詣墓爇香燃燈,如是終其身。 妻吳亦孝,無違命。 張淮,浙江秀水人。 貧,粗識字,為人收田租。 父有心疾,思食羊,非特殺則不食,淮買羊殺以食父。 思出遊,則賃肩輿侍以出,窮日乃還。 父疾數年,凡所思,百方致之,不稍怠。 疾篤,刲肱進,卒不治。 同時張廷標,為衣工。 奉母,常效市中兒嬉戲以娛母。 一日鄰家火,負母出,遷祀先之具,而不及他器用。 節所入為弟娶婦,而終身不自娶。 縣人與淮稱「二孝子」,道光初年事也。 胡其愛,江南桐城人。 為人傭而養母。 母病疲癃,其愛日夕在左右,視臥起飲食。 出就傭,具晨餐,度午不能歸,出勺米付鄰媼,囑代爨,必拜。 鄰媼止之,行數里外,復遙拜。 夜必歸,為母滌中裙廁牏。 在傭家得肉食,即請歸遺母。 母出觀優,負以往,夜則負以還。 欲往戚黨家,亦如之。 母歿,負土為墳,居悒悒而卒。 方其明,亦桐城人。 亦為傭而養母,母亦病疲癃。 其明慮出傭母饑渴,乃棄傭為丐,負母以出,得食必先母。 母卒,乃為圃,時荷鋤而泣曰:「昔為乞,苦饑寒,不離母側;今稍足衣食,思母不可得矣!」 鄧成珠,福建泰寧人。 亦為傭而養母。 傭所距家遠,日乞米一合,昧旦送母所,還執傭。 母盲不能炊,乃負母依主家傍舍,朝夕為具食。 主或以為言,成珠曰:「成珠自減餐奉母,不敢重累主人也。 」居五年,母卒,葬畢,辭主人,不知所之。 張三愛,江南歙縣人。 為人役。 事母孝,母病,不能具藥物。 或謂之曰:「汝欲愈母病,盍刲肝?」三愛禱於叢祠,破腹,肝墮出,以右手劙肝,得指許,左手納於腹,束以白麻。 歸以肝和羹飲母,母良愈,三愛創亦合。 三愛所事主,故嘗為知縣,貧,逋賦,三愛輒代承,被笞,不少懟。 主病且死,命三愛去,三愛勿聽,事主之子如事主。 楊夢益,陝西郃陽人。 賣菜傭也,事母孝,妻賈力紡織以佐養。 乾隆中,歲饑,夢益與妻食糠籺,盛米於囊,置其中,熟以奉母。 米盡,將鬻子,族人感而周之,乃止。 閻天倫,甘肅隴西人。 貧,父居僧寺,天倫與妻楊,鷄鳴起磨面,及明入市,求父所嗜往饋,午若晡皆然,夜則從父寢。 父失明,天倫為茹素,年餘,目復明。 天倫先父卒,楊賣漿為養,如天倫在時。 翁卒,力營葬,忌日必祭,終其身。 夏士友,湖北江夏人。 事母孝,傭力以養,不足,則減己食食母。 鄰或邀食,必先為母具食,然後往。 寒,語母勿早起,自執炊置食床前,又丁寧囑母善自護,乃出,如是以為常。 年四十未娶,或湣之,助其娶婦。 居半載,士友自外歸,婦與姑詬於室,流涕責婦,即日出之。 或曰:「出婦,如無後何?」士友曰:「有婦,欲其孝;有子孫,亦欲其孝。 苟不孝,安用婦?安用子孫?」年餘,士友疾卒,母哭之慟,鄰有張某感士友孝而不得終事母,月供薪米,終其身。 白長久,甘肅平番人。 幼孤,貧,負販奉母,具甘旨。 母或不怡,以首抵母,引手披其頸,俟解乃止。 裡社演劇,負母往觀,侍側說劇中事。 母年八十,長久亦六十,未嘗稍懈。 光緒中,青海辦事大臣豫師餽以金,不受。 母卒,朝夕詣墓,饋食三年。 郭味兒,甘肅禮縣人。 賣漿,出必拜母,歸亦然。 母嚴,稍不當意即恚,味兒為孺子狀悅母。 母苦脛痛,或言瘞枯骨,母當愈,黎明輒攜長鑱徘徊丘隴間,寒暑不間。 母卒,飲不入口,五日毀卒。 聶宏,陝西鄠縣人。 賣酒,事親孝,得錢易甘脆奉親。 母卒,臥父榻側,時省視。 畜犬,得餅銜飼母,人以為孝感。 董阿虎,江南山陽人。 少喪父,為人擔水,得值養母。 稍有餘,必具甘旨。 積十餘年,構茅屋奉母。 一日,鄰被火,阿虎負母避,還跪戶外,乞神祐。 俄左右盡爇,獨阿虎茅屋存。 張乞人,順天永清人,失其名。 父死,行乞以養母。 穴土為居,天大雪,知縣魏繼齊過其處,聞歌聲出地中,怪而呼問之,曰:「今日母生日,歌以勸餐耳。 」繼齊命車載其母子至縣,繼齊母畀其母粟及布,繼齊與銀十緡。 乞人叩頭曰:「官母賜我母,不敢不受;官賜我,我不敢受。 」繼齊問其故,曰:「民愚,不知此十緡官何所受之?我母年八十,我年六十一,為清白百姓足矣。 」繼齊不復強,將為營室,乞人負其母去,不知所終。 席慕孔,廣東三水人。 善養母。 嘗娶妻生子。 歲饑,田數畝盡鬻,妻怨其貧,求去,遂遣之。 夏秋助人耕穫為傭,冬則乞食以養。 得餅餌歸食母,得餘羹,啜湆,以肉歸。 張長松,山東棲霞人。 母瞽,長松出為傭,主人與之食,輒不盡,歸遺母。 無所事則乞諸鄰里,母食已,乃食其餘。 冬大雪,長松病不能出,呼母涕泣言曰:「兒不肖,不能養吾母,乃乞食,母賴以活。 今疾憊,母老,可若何?」遂死。 崔長生,江南邳州人。 生而瘖,手又攣。 為傭養父母,出入必面。 歲大祲,乞食於市,得糟糠,上父母,自食草根木實以活。 拾字紙,得遺金,待失者逾月不得。 乃易母彘飼之,茁壯蕃息,為父母治送死之具。 喪父母,舁葬於中野,遂去,不知所終。 榮孝子,河南遂平人。 幼癡聾,無名。 家本饒,後中落,貧甚。 父卒,無所居,奉母居棲流鋪。 出乞食,擇所得供母,自食其餘。 得少,則但供母,而自忍饑歸。 見母必叩頭,食必跪進。 母食則起而舞,食減則泣。 母或故減食以食子,則泣不受。 母七十餘卒,縣人為具斂,朝暮泣,終其身。 吏以孝子旌其楣,亦不知孝子為何名也。 卒亦七十餘。 無錫二孝子,皆失其姓氏。 其一瞽,磨粉為業,事母至孝,竭力供甘旨。 年至四十餘復明,人皆異之。 其一啞,行乞得錢以養母,必具酒脯。 母卒,食必祭,祭必伏地號痛。 既葬,哭於墓,見者皆感。 啞孝子,無姓氏,或曰雲南昆明人。 家有母,老矣,行乞以養。 得食必奉母,母食然後食。 母或怒,嬉戲拜且舞,必母樂乃已。 得錢密投諸井,母卒,鄉人有欲醵錢以助斂者,與如井,數數指水中,鄉人為出錢,營殮且葬。 事畢,遠遊不知所終。 列傳二百八十五 孝義二 盧必升 李應麒 李中德 張文齡 黎安理 易良德 方立禮 丁世忠 汪良緒 賈錫成 王長祚 劉國賓 曹超 黎興岕 夏汝英 金國選 張愫 李志善 弟志勃 彭大士 錢孝則 任遇亨 族子裕德 陸國安 徐守質 兄基 黃簡 程原學 鬱褒 姚易修 胡夢豸 賀上林 何士閥 陳嘉謨 林長貴 弟長廣 戚弢言 李敬躋 張大觀 楊璞 蔡應泰 張士仁 潘瑂 劉希向 沈嗣綬 謝君澤 馮福基 黃向堅 顧廷琦 李澄 劉獻煜 錢美恭 趙萬全 劉龍光 李芳巇 唐肇虞 繆士毅 子秉文 陸承祺 弟承祚 汪龍 方如珽 張燾 硃壽命 潘天成 翁運槐 弟運標 楊士選 徐大中 沈仁業 魏樹德 李汝恢 鄭立本 李學侗 董士元 李復新 黨國虎 嚴廷瓚 陸起鵾 弟起鵬 虞爾忘 弟爾雪 黃洪元 弟福元 顏中和 顏鼇 王恩榮 楊獻恆 任騎馬 李巨勛 任四 王國林 藍忠 第40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4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