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掌京畿道事務,授給事中。 又言:「撚匪蹂躪豫境二十餘州縣,仍分股四出焚掠,擾及直、東邊境。 雖有關保、博崇武等軍,兵力過單,馬隊未能精壯。 儻賊再蔓延,非獨豫省全局不保,直、東亦防不及防。 救急之法,惟有直、東兩省防兵併力進剿,並請催副都統巴揚阿將所帶馬隊赴豫,與關保合軍剿辦。 並請令副都統德楞額統軍由歸德探賊剿擊,必可制勝。 再東明、長垣已無匪蹤,請令直督將所派東明、長垣之兵,出境協剿,以壯聲威。 豫省肅清,直、東南路,不待設防,均可無虞矣。 」十年,授甘肅寧夏道,同治元年,陝回倡亂,靈州被圍,佐領富隆阿援軍戰失利,雲登督兵勇進剿,斬馘無算,圍立解。 護督恩麟上其功,加按察使銜,賞花翎。 時寧夏令彭慶章屢請散團,雲登以回性險詐止之。 恩麟檄雲登開城納降,慶章暗為回匪內應,變猝起,雲登率兵巷戰,被執不屈,死之。 子錫田同遇害。 黃鼎,字彞封,四川崇慶州人。 以諸生倡辦團練。 同治元年,粵匪犯敘永,鼎率所部,佐官軍擊破之,敘功授教諭。 二年,復新寧。 松潘番亂,總督駱秉章檄鼎募蜀中驍勇士,得五百人,為蜀軍彞字營。 會四川布政使劉蓉巡撫陝西,檄鼎以所部從。 時粵寇擾漢中,偽啟王梁成富據南鄭,分兵陷諸州縣,且東侵興安境。 鼎會陝軍分道討擊,盡復諸城邑。 三年二月,漢中土寇曹燦章召滇賊藍朝柱自川北進犯陝南,前鋒至松花坪,將越秦嶺而北。 檄鼎率所部邀擊,遇賊七里溝,大破之,轉戰八十餘裡,擒斬殆盡。 是役也,鼎所將才千人,破悍賊數萬,號奇捷。 朝柱黨悉平。 四月,破燦章於八里坪,獲之。 梁成富南寇襄樊不利,引而北入興安境,山南三郡悉戒嚴。 鼎聞警,自漢中東援,而賊已出山,焚掠鄠縣,遂渡渭而北。 鼎率師沿渭追擊,賊不得逞。 是時蜀寇西北犯階、秦,謀出山窺蘭、鞏,秉章急召鼎屯畢口。 四年正月,大會諸軍,進師階州,力戰抵城下,督軍以地雷轟城,諸軍填壕樹梯而上,斬偽昭武王蔡昌榮於陣,賊乞降,遂復階州。 十二月,蓉合諸軍三十餘營,與撚首張總愚戰於滻橋,鼎以所部橫貫賊陣,殲斃甚眾。 會天大雪,藥繩皆濕,軍士殭凍,賊突以萬騎穿湘軍陣,統將蕭德揚兄弟三人皆戰死,軍大潰。 鼎以千人憑原為異軍,湘軍既熸,賊悉萃於鼎,圍之數十重。 夜三鼓,賊少疲,鼎乃結圜陣,騎兵居中,步卒環外,以矛護槍,力戰,突出。 鄉晨,賊傅城東關,意鼎已沒,忽睹彞字旗,大驚。 鼎麾軍迎戰,敗之,賊始退。 是役也,微鼎,西安城幾危。 六年四月,敗賊於大荔、朝邑,撚寇稍衰,而叛回覆熾,犯鳳翔,遊騎及省城西郊。 鼎移師進擊,累破之,斬偽元帥一。 賊東走,據富平張家堡,鼎追擊,夜襲其壘,斬馘無算。 賊由臨津南渡渭,覬入南山,鼎悉力拒之,賊不得西。 十月,會諸軍追賊至三原,旋移援汧陽,率步將韋占雄、徐占彪等先登陷陣,大破賊黃裡鋪,追擊至五里坡,又敗之。 七年,賊竄甘肅之靈台,犯涇州,西安迤西,汧、隴、乾、邠間,無慮皆為賊據。 鼎率所部為遊擊軍,隨賊上下,相持數月,大小數十戰,累克堅巢。 甘賊與陝回合,悉眾來犯,鼎復大破之。 鼎以戰功由教諭累擢至陝西道員,賞二品頂戴,兩賞巴圖魯勇號,至是授陝西陝安道,未之任。 八年,回酋陳林等糾大眾來犯,鼎率所部嚴陣以待,賊不得進,譟而走。 鼎追擊十數里,涇、慶賊悉平。 初鼎督涇州賑,撫屯田,廣為招徠。 至是涇州得民屯十三萬畝有奇,營屯五千有奇,鎮原得民屯十三萬有奇,平涼、崇信各有差,軍益饒富。 甘肅土寇張貴為亂,鼎一鼓平之。 左宗棠會諸軍進攻金積堡,堡,回酋馬化隆偽都也。 化隆遣將據固原,抗大軍,鼎大破之,復其城。 賊走狄道、河州,復擊敗之。 捷聞,賞內府珍物。 九年,金積堡未下,湘軍大將劉松山新戰歿,軍事方棘,宗棠檄召鼎會固原提督雷正綰赴援。 軍抵牛頭山,山峽狹隘,為金積堡第一門戶,賊恃為天險,鼎力攻拔之,連下數十壘。 復攻馬家堡,環圍三面,缺其一,設伏以待。 賊果由缺處遁,伏發,賊大敗。 進傅金積堡,盡毀附近小壘,師集堡下,晝夜環攻,遂克之。 化隆父子伏誅,餘黨悉平。 以功賞黃馬褂。 十三年,移防陝北,旋丁父憂,詔奪情留軍中。 光緒二年六月,部將湯秉勛以不給四川咨文之嫌,突起刺之,遂卒於軍。 鼎治軍素嚴,在防所招集流亡,開墾荒蕪,修濬堡渠,興學課士,得軍民心。 其屯軍漢中也,曲阜孔廣銘落拓廢寺中,鼎軍行經其寺,睹廣銘題壁詩,異之,召與語,叩所學,大悅,遂延入幕。 鼎軍所鄉有功,半廣銘策也。 陳源兗,字岱雲,湖南茶陵州人。 道光十八年進士,改翰林,授編修,旋授江西吉安府。 先是源兗妻易氏以源兗遘疾幾殆,籥天原以身代,刲臂和藥飲源兗,源兗以愈,易氏旋病卒。 同鄉公舉孝婦,請旌於朝。 源兗適召對,宣宗垂詢及之,遂有是命。 以迴避原籍調廣信,母故,去任。 服闋,簡放安徽遺缺知府,補池州。 鹹豐三年,粵匪自桐城竄撲廬州,巡撫江忠源檄源兗赴廬協守,賊架雲梯薄城而登,源兗守大東門,屢卻之。 賊復穴威武門為隧道,伏地雷,官軍迎掘之。 尋水西門地雷發,轟塌城垣數丈,急搶築,城卒完。 時陝甘總督舒興阿奉命統兵萬五千人來援,屢戰不利,賊連日攻益急,城中餉乏兵疲。 十二月,賊復穴水西門隧道攻入,源兗自東城馳救,至則江忠源已戰歿,遂赴文廟自經死。 先嘗與所親謁文廟,徘徊庭樹,謂「事亟吾且死此,以無負先師殺身成仁」之訓,蓋死志素定雲。 瑞春,字慰農,姓鄂濟氏,蒙古正藍旗人。 由筆帖式洊升理籓院郎中、軍機章京,擢湖州府知府。 治尚寬平,有瑞佛之稱。 湖城危急,與副將鄂爾霍巴、郡紳趙景賢激勵軍民,嬰城固守。 景賢主湖郡鄉團,多專擅,瑞春無所忤,嘗曰:「趙兵睢陽之儔,我其為許遠乎?」城陷,西門火起,朝服升堂,賊至脅降,大罵不屈,被害。 母章佳氏及妻、妾、二子、子婦皆死於難。 鄂爾霍巴,字斐堂,滿洲正白旗人。 起家侍衛,出為湖州協副將。 湖州初次解圍,上守城功,鄂爾霍巴以屬邑失守自劾,時論偉之。 餉糧久匱,困甚,以衣物質錢自給。 每圍急,身出巡城,而閉妻子於後堂,外環火藥,戒家人曰:「有不測,即舉火,無汙賊!」如是者屢矣。 及城陷,在北城督戰,策馬回署,則賊已入事。 手燃火繩,藥發,閤家轟死。 時署烏程縣事者為許承嶽。 承嶽,字柱山,湖南寧鄉人。 由縣丞擢署縣事,誓與瑞春死守。 千總熊得勝以搜米擾民,涕泣阻之,得勝開東門降賊。 承嶽即騎馬歸署,手刃二女,自縊於官所,妾錢氏從死。 潘錦芳,湖州人。 城圍久,趙景賢以江蘇巡撫駐軍上海,作血書乞援,募能犯圍出者。 錦芳時老病,家亦賣酒小康,獨激於義憤,請行,展轉得達。 議以松江提督曾秉忠率水師絶太湖而西,為外內合攻計。 湖賈之在上海者,且聚貲钜萬餉之。 行有日矣,有尼之者,中變,錦芳流涕曰:「老夫出城時,糧將罄矣。 兵一日兩粥,民食草根樹皮,空巷敝廬,死亡枕藉。 其倖存者,數老夫之行,旦暮待援,懼不相及。 城外賊如麻,登高叫呼,兵則憑堞應答,岌岌將為變。 鄉人之賈於此者,念在圍親屬,其愁迫何如?獨恨水師無翼而飛耳。 彼尼之者,何不仁乎?嗚呼!吾不復見趙公矣。 」抵案大呼,嘔血以死。 廖宗元,字梓臣,湖南寧鄉人。 道光二十年進士,以知縣分浙江,任仙居、德清等縣,有能名。 權歸安,粵逆自廣德進窺湖州,宗元建議:「湖州四面阻山,有險足恃,且城多富室,粟芻無虞。 今寧國雖潰,營將田宗升、楊國正皆宗元鄉人,若給以糗糧,可使為我固守。 」知府從其言,悉以防務屬之。 賊至,出擊。 賊知有備,引去。 會蘇、常、杭、嘉諸府相繼陷,賊復擾湖。 道員蕭翰慶陣亡,宗元收其潰卒,入城餉之。 明日出戰,大捷,賊敗走。 有以蜚語上聞者,解任聽勘,事得白。 第37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3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