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總錢貴升,元和人。 故業織,入貲竄名尺籍中,檄守婁門。 賊破閶門入,貴升未知也,遇二賊城壕,尚衣冠詰之。 賊訶之降,拔佩刀斫一賊,賊群至,亂斫死。 從者什長張義,同與於難。 時江蘇巡撫徐有壬既殉節,其族弟名曾庾,字裕齋,道光舉人。 官工部,來寓巡撫署。 建議請兵居城外,民守城內,有壬不能用。 城垂陷,有壬促曾庾出避,慨然曰:「兄能死忠,弟獨不能死義耶?況弟亦曾忝一官者耶?」自經死。 蕭翰慶,字黼臣,湖南清泉人。 鹹豐元年,從都司徐大醇討賊廣西。 大醇死綏,翰慶冒險扶櫬返。 三年,侍郎曾國籓治水師,翰慶投效營中,屢敘至千總。 四年夏,爭紅旗報嶽州捷,國籓奇其文雅,詢為讀書士,改敘從九品。 以隨剿粵匪功,屢擢至直州判。 七年,武昌克複,超晉知府,隨提督楊載福等克九江。 鄂督官文疏留鄂省,統帶龍坪以上至漢口水師。 九年正月,會陸師援湖南,時賊首石達開自江西道郴、桂圍永州,水師抵祁陽,沿江皆賊壘。 翰慶躬入小河,乘舢板督戰,平之。 總兵周寬世與賊戰長葉嶺,水師夾擊之,賊大敗。 詔以道員記名簡放。 十年,浙撫羅遵殿奏調楚軍援浙,翰慶與遵殿子忠祐有舊,遂請行。 倉猝無現兵,得唐訓方舊部訓字營四千人,益以降卒二千馳赴之。 抵皖,而杭州已陷。 時左都禦史張芾方治徽、寧防務,留翰慶辦賊。 攻石埭、太平,克之。 方進攻池州,而常州促援,乃分降卒圍池,自帥訓字六營、親兵三營行。 途次聞湖州被圍,乃改援湖,以湖州為皖、浙咽喉,棄之,則兩浙潰爛。 行抵禮義橋,悍賊突出截橋,戰勝之。 日暮大雨,所部持仗立風雨中。 平旦啟行,距湖州四十里,甫半,賊大至,且戰且進,抵同心橋,賊來愈眾,圍數重。 參將吳修考、鄧茂先戰死,翰慶血戰良久,力竭死之,年三十有四,謚壯節。 黃輔相,字鬥南,貴州貴築人。 道光二十五年進士,用知縣,分廣西。 權陸川、博白縣事,以捕盜著能聲。 江南提督張國樑者,原名嘉祥,本盜魁也,糾黨寇博白,勢張甚。 輔相率練敗之,獲其酋。 三十年,權橫州知州。 時南寧各州縣盜賊蜂起,輔相招降數股,以賊攻賊計走之。 巨盜王斌,號九江三者,與其弟九江四大舉入橫之陶圩,輔相調團勇,會提督向榮合力兜擊,擒九江三兄弟,斃賊三千有奇。 博合圩附近十餘村,賊蟻聚,民多從逆者。 輔相聲言閲團,召諸生閔麟書等語之曰:「官不能除害,是屍位也;紳不能衛鄉,是虛生也。 爾等豈無意乎?」因泣。 諸生皆泣,誓殲賊。 鹹豐元年二月,輔相從十餘騎至那陽,麟書等以團勇八千一夕至,圍陳山,賊遁獨竹,背倚高山。 率死士攀藤下,火其巢,擒斬甚眾。 餘黨竄上石,地險,不利仰攻,堅守困之。 賊糧盡,突圍出,追擊之,先後殪賊數千。 初,賊酋之降也,輔相察其詐,陽與覊縻。 至是陰遣諸生殺之,橫境以安。 以出奇制勝,擢直隷州知州,旋授鎮安府知府。 五月,賊糾眾撲州城,麕集南岸,輔相密令諸團分扼水陸要隘,遣子韶年率練伏村東。 夜半,以火具自大道攻入,別遣勁卒五百由小路抄襲,賊奔潰,斃無算。 餘匪躍入舟,守者截而焚之,悍賊數千無漏網者。 橫州肅清,賞花翎,並賞韶年六品翎頂。 十二月,改權南寧,兼權左江道。 二年春,艇匪自梧州連陷桂平、貴縣,圖犯左江,輔相率四百人馳抵橫州,斬其先鋒,賊震懾不敢入境。 勇目潘其泰與土賊有隙,賊假殺其泰名攻南寧,輔相堅守百五十日。 城中糧垂盡,毀銅錫器為砲子,力戰,圍解。 四年秋,權右江道,以巡撫勞崇光薦進道員。 五年,廣東賊李文茂圍潯州,犯武宣,署知縣硃爾輔以澛灘為北河要隘,自督兵屯守,乞濟師。 崇光檄輔相統水師駐武宣之碧灘,與澛灘犄角。 賊分水陸來撲,迎戰屢勝,艇賊何松亭率黨就撫。 八月,文茂陷潯州,屢攻澛灘,擊退之。 六年二月,以餉絀撤澛灘防兵,賊麕至,糧盡援絶,勢岌岌。 輔相連牒布政使乞餉,不報。 復遺書桂林守李承恩,瀝陳四難四易,使聞於巡撫,有「力竭心殫,惟以一死報國」之語。 未幾,兵士果以饑譁,賊黨潛結土匪內應,開城納賊。 輔相督外委吳錦蘭等巷戰,格殺數十人,賊乘夜冒雨大至,署潯州營副將福格暨錦蘭皆死之。 輔相受創被執,絶粒罵賊,仰藥死,賊棄屍於江。 輔相才略足辦賊,時有旨調引見,而殉難事聞,賜恤如例。 孔昭慈,字雲鶴,山東曲阜人,至聖七十一代裔孫。 道光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廣東饒平縣知縣。 憂歸,服闋,發福建,署莆田、沙縣。 攝興化通判,授古田縣。 二十八年,調閩縣,進邵武同知,移台灣鹿港。 時南北匪徒洪恭等陷鳳山,知縣王廷幹、高鴻飛相繼死,郡城岌岌不保。 昭慈聞警,航海赴援,協力守禦,殲擒甚眾。 鹹豐四年,擢台灣府知府,督捕餘孽,次第蕩平。 進道員,備兵台、澎,加按察使銜,兼督學政,以助餉加二品銜。 在台五年,威信大著,外裔內番悉畏服。 同治元年,彰化亂民戴萬生等糾眾結會謀亂。 昭慈偵知,督兵馳抵彰化,部署未定,變起倉卒,城陷,巷戰,力竭不支,殉節文廟先聖前。 昭慈為政,興利剔弊,不遺餘力。 莆田俗好鬥,推誠諭禁,勸以懲忿保身,治正凶不少貸,民憚法罷鬥。 邑多孔氏寄籍,為創立義學。 沙縣土利藝茶,少耕植,遊民競逐末,暇則事攘奪。 為拔茶禁之,而農桑始興,至今利賴。 所至停採買,革津貼,捐粟平糶,多損己益民。 尤愛才,重林文察材略,白其復父仇可宥而薦之,殺賊立功,官至提督。 治盜嚴明,誅止其魁,盜之良者,或重其賢而避之。 歿後,匪為斂殯歸喪,愧嘆曰:「吾輩負孔使君矣!」卒,年六十八,恤世職,謚剛介,於立功地方建祠。 徐曉峰,江蘇東台人。 初由供事隨工部侍郎呂賢基剿辦安徽撚匪,獎六品頂帶。 旋署蒙城縣知縣,有惠政。 時潁州府撚氛不靖,給事中袁甲三檄曉峰剿辦,先後獲其酋馬文俊、鄧大俊、馬在隴、馬九、陳建中等。 餘匪麕聚阜、亳交界,復擒撚首李致文於陣。 剿匪渦河,匪眾鳧水來撲,曉峰領隊堵截,賊砲從馬腹過,馬驚蹶,頸背皆傷,覆上馬截擊賊渡河者,殲焉。 粵匪撲潁州府城,甲三複檄曉峰赴援,禦之南岸河上,殲匪毀船。 匪於滁州駐馬河紮營為久踞計。 曉峰改裝潛探,隨按察使恩錫分三路進剿,毀賊營三座。 竄林母圩,復偕都司劉鶴翔等剿敗之。 又隨廬鳳道張光第追剿粵匪於高旺街,賊潰,追敗之。 烏江賊分隊襲後路,於大雨中麾眾痛擊,擒偽司馬等五人。 匪由江寧鎮下竄,陣斬偽佑天侯富姓、偽右四丞尉張盛林等。 鹹豐七年,亳州撚匪劉老淵等竄擾李八莊等處,曉峰督兵攻剿,斃賊百餘,生擒三十餘人。 攻破宗圩匪巢,鄧圩賊內訌,被脅男婦閉門乞命,縛匪首李寅、悍賊劉破頭等三十五人。 姚圩賊二百餘人亦降,遂平兩圩。 著名巨賊,悉數就誅。 王圩撚匪復踞河抗拒,曉峰乘夜進攻,難民內應,遂擒匪首王紹堂。 乘勝收復東面七圩,宿州以南,一律肅清。 五六年間,曉峰於剿辦撚、粵各匪,戰功獨著。 由知縣歷保知府,至是擢道員,記名簡放。 旋授福建汀漳龍道,同治元年,赴任。 三年二月,檄署按察使,督全省軍務,守延平。 粵匪餘孽竄粵,閩防解嚴,七月,還漳州道任。 賊復由粵竄閩,守漳者僅練勇二百五十人,賊遂勾結土匪攻城。 無備無援,九月十四日城陷,曉峰被執,死之。 妻王氏聞城破,知曉峰必死,先絞其女,亦自經。 恤贈內閣學士銜,給騎都尉世職,復以「曉峰從戎豫、皖由軍功洊升監司,自軍營回任,甫及旬餘,倉猝被害,最為慘烈。 妻女皆以身殉。 忠孝節烈,萃於一門」褒之,於死所建專祠。 曉峰初從甲三軍,與馬新貽同幕,新貽謂曉峰殺氣滿面,目光灼灼射人,終當以義烈見。 及被賊執,備受淩虐,叱跪不跪,勸降不降,書其禁錮壁間有雲:「壯志未酬,君恩莫補。 取義成仁,臣心千古。 」又絶命辭二章。 尋予謚剛毅。 第3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3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