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這愛兒命該出家,子遠夫婦商議之後,未及半月,一日,子運往地上灌種,將及已牌,朱氏閉上門,正要到廚房內整治午膳,只聽得有人敲門。 朱氏笑道:「老人家終不耐饑,出門不多時,就回來吃午飯了。 」走出來開門看時,原來不是丈夫,卻是一個年老的和尚。 朱氏看那長老時,生得: 眉長耳大,體健神清。 手持小磐,項掛數珠。 身穿一領不新不舊褊 衫,腳着一雙半黑半黃僧履。 卻似阿難降世,猶如彌勒臨凡。 原來這和尚是本村圓慧寺中法主,姓閻,法名智覺,每常來鐘家打齋米的。 這長老合掌向前,叫一聲:「施主問訊了。 」朱氏連忙回禮道:「師父請坐。 」智覺坐下,擊動小磬,誦了數卷經,念了幾句咒,吃了茶,問道:「鐘檀越那裡去了?」朱氏答道:「他去地上種菜,還未回來。 」智覺又問道:「二位施主都一向安樂否?」朱氏道:「仗托三寶庇祐,近日而已。 」正說之間,只聽得笑聲漸近,卻是愛兒讀書回來。 對和尚唱個喏,智覺回禮道:「好位小官,回來吃午飯了?」愛兒道:「師父猜得着。 」這智覺定睛看了一會,猛失聲道:「咬咬,可惜!」朱氏問道:「師父為何嘆惜?」智覺道:「施主莫怪,貧僧有一句話,不好出口,怕施主見責。 」朱氏道:「師父有話,但說不妨。 」智覺道:「令郎相貌甚清,只嫌額角上多了一塊華蓋骨,此為孤相。 若在俗門中,恐無受用,又且壽夭。 貧僧有一個救他的道理,但恐施主見怪,故此失聲嘆惜。 」朱氏道:「多承師父好意,指示迷途,焉敢見怪。 」正說話間,鐘子遠回來了。 智覺即起身問訊,袖手相別而去。 子遠吃飯畢,依舊往地上種作,直至天晚方回。 臨睡時,問渾家道:「日間曾有人來尋我麼?」朱氏道:「並無人來。 有一事說起,到也湊巧。 」子遠道:「甚事湊巧?」朱氏道:「就是日間看經的長老,把愛兒相了半晌,驀然嘆道:『可惜!』我問他為何嘆惜,他說:‘好一位清秀賢郎,只嫌額角上多了華蓋骨,大抵壽少,恐無受用。 貧僧有個好方子救他,只是怕怪難說。 ’我正欲問時,你卻回了,隔斷了話頭,他就相別去了。 察他的念頭,想是要愛兒出家的意思。 我正欲與你議此一事如何。 」子遠道:「這機會卻也湊巧。 我前日與你商議,正沒個好師父出家,倒將這位長者忘記了。 譚家,你不知這智覺是個篤實老成的長老,況且寺又鄰近,不如選個吉日,送愛兒與他為徒孫絶好。 」 夫妻二人商量停當,次日侵早,鐘子遠徑行圓慧寺中來。 進了山門,只見殿門半開半掩,靜悄悄並沒個人影。 子遠咳嗽一聲,也不見有人答應。 子遠就佛殿門檻上坐了一會,心裡想道:「這些和尚着實快活,日高三丈,尚兀自安睡未起。 」正想之間,猛聽得哈的一聲響,子遠吃了一驚。 也是機緣輻揍,遇著響這一下。 正是: 有意種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陰。 畢竟響的什麼東西,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回 鍾愛兒圓慧出家 梁武帝金鑾聽講 詩曰: 削髮技緇作野僧,止因多病入空門。 無緣歌舞三更月,有分修持一卷經。 誦梵罷時知覺路,參禪靜裡悟無生。 偶逢武帝求賢詔,引向金鑾面聖君。 話說鐘子遠聽得伽藍案前一聲響,急抬頭看時,見一個老鼠在琉璃上偷油,見了人跳將下來,不偏不斜,卻好跳在籤筒上,將籤筒撲倒,響這一聲。 子遠思量道:「這寺裡伽藍甚有靈感,不如將這事求一簽,問愛兒出家,日後成得功否。 」就跪在伽藍案前,通誠求一靈簽,以卜凶吉。 求得第二十四簽,子遠看時,簽上四句詩道: 枯木逢春月至秋,他鄉遇故喜相投。 求名問利雖成就,未若禪林更好修。 子遠看了詩,正合其意,甚是歡喜,坐在門檻上唸誦。 只聽得有人叫一聲:「鐘施主,為何大侵早到我敝寺中閒坐?口裡念些什麼?」子遠回頭看時,卻是管園的矮道人。 子遠慌忙起身道:「阿公,要見你閻長老說話,有煩轉達。 」矮道人笑道:「我去。 」即忙進去。 不移時,閻長老出來,迎子遠到方丈裡坐下。 智覺問道:「鐘老丈久矣不到敝寺中來,今日甚風吹得到此?」子遠道:「小子不為別事,就是師父日昨到舍誦經,相小兒無壽,說有什麼計較可救,今日特造寶剎求教。 」智覺道:「一向看令郎容貌,是一孤相,在俗門中,惟恐壽薄;若空入門為僧,必成正果,又且可以延壽。 這便是救他的方子。 雖如此說,只恐你夫妻二人未必割捨。 」子遠道:「小子正為這事而來。 適間問伽藍求一簽在此,請看一看。 」智覺看罷道:「不必說了,這一簽是上吉的,只怕施主心下恍惚。 若出家時,必有收成結果。 」子遠道:「有何恍惚?既承師父美意,肯收留小兒,即選吉日送來。 」智覺道:「施主,再要和你今正商議,不可造次。 待貧僧揀一個空亡日子,辦些盒禮過來,請令郎出家,方是道理。 」子遠道:「這也不消了,亦不必和賤荊計議,師父揀定日期,小於送來便是。 」子遠茶罷,起身告別而回,一一與渾家說了。 過了數日,智覺着行童送柬帖到子遠家裡來,說道:「本月十二日,是華蓋空亡日子,果肯不棄,此日回成更好。 」 第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禪真逸史》
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