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字言夏,號確菴。 明崇禎十六年舉人。 世儀格致篇首提「敬天」二字,瑚由此用力,頗得要領。 因定為日紀考德法,而揭敬勝、怠勝於每日之首,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於每月之終,益信「人皆可以為堯舜」非虛語也。 復取小學分為六:曰入孝,曰出悌,曰謹行,曰信言,曰親愛,曰學文;大學分為六:曰格致,曰誠意,曰正心,曰修身,曰齊家,曰治平。 謂小學先行後知,大學先知後行,小學之終,即大學之始。 瑚之為學,博大精深,以經世自任。 值婁江湮塞,江南大饑,瑚上當事救荒書,皆精切可施行,而時不能用。 明亡,絶意仕進,避地崑山之蔚村。 田沮洳,瑚導鄉人築岸禦水,用兵家束伍法,不日而成。 父病,刺血籥天,原以身代。 父卒,遺產悉讓之弟。 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有二。 門人稱曰安道先生。 巡撫湯斌即其故居為之立安道書院。 敬,字宗傳,號寒溪。 諸生。 長世儀一歲。 矢志存誠主敬之學,篤於孝友。 居喪三年,不飲酒食肉。 有弟遇之無禮,敬終始怡怡。 士韶,字虞九,號藥園。 諸生。 其學以世儀為歸。 同時理學諸儒多著述,士韶以為聖賢之旨,盡於昔儒之論說,惟在躬行而已。 晚年取所作焚之,故不傳於後雲。 張履祥,字考夫,桐鄉人。 明諸生。 世居楊園村,學者稱為楊園先生。 七歲喪父。 家貧,母沈教之曰:「孔、孟亦兩家無父兒也,只因有志,便做到聖賢。 」長,受業山陰劉宗周之門。 時東南文社各立門戶,履祥退然如不勝,惟與同裡顏統、錢寅,海鹽吳蕃昌輩以文行相砥刻。 統、寅、蕃昌相繼歿,為之經紀其家。 自是與海鹽何汝霖、烏程淩克貞、歸安沈磊切劘講習,益務躬行。 嘗以為聖人之於天道,「庸德之行,庸言之謹」,盡之矣。 來學之士,一以友道處之。 謂門人當務經濟之學,著補農書。 歲耕田十餘畝,草履箬笠,提筐佐饁。 嘗曰:「人須有恆業。 無恆業之人,始於喪其本心,終於喪其身。 許魯齋有言:‘學者以治生為急。 ’愚謂治生以稼穡為先。 能稼穡則可以無求於人,無求於人,則能立廉恥;知稼穡之艱難,則不妄求於人,不妄求於人,則能興禮讓。 廉恥立,禮讓興,而人心可正,世道可隆矣。 」初講宗周慎獨之學,晚乃專意程、硃。 踐履篤實,學術純正。 大要以為仁為本,以修己為務,而以中庸為歸。 康熙十三年,卒,年六十四。 著有原學記、讀易筆記、讀史偶記、言行見聞錄、經正錄、初學備忘、近古錄、訓子語、補農書、喪葬雜錄、訓門人語及文集四十五卷。 同治十年,從祀文廟。 履祥初兄事顏統。 周鍾之寓桐鄉也,至其門者踵接。 統曰:「鍾為人浮偽,不宜為所惑。 」履祥嘗曰:「自得士鳳,而始聞過。 餘不失足於周鍾、張溥之門者,皆其力也。 」 寅,字子虎。 與履祥為硯席交。 崇禎癸未冬,海寧祝淵以抗疏論救劉宗周被逮,履祥與寅送之吳門。 次年,遂偕詣宗周門受業焉。 自是寅造履益謹,寇盜充斥不廢學。 卒,年三十四。 汝霖,字商隱,海鹽人。 嘗與友人曰:「周、程、張、硃一脈,吾輩不可令斷絶。 」居喪三年,未嘗飲酒食肉。 隱居澉浦紫雲村,學者稱紫雲先生。 履祥子維恭,嘗受業於汝霖、克貞之門。 又有吳璜、安道、邱雲,皆履祥友,並命維恭師事焉。 曰:「數人皆深造自得,君子人也。 」璜,秀水人。 剛直好義,勢利不動心。 安道,嘉興人。 雲,桐鄉人。 安道嘗言:「君子之異於小人,中國之異於夷狄,人類之異於禽獸,有禮無禮而已。 士何可不學禮?」又曰:「東林諸公,大抵是重名節。 然止數君子,餘皆有名而無節也。 」 克貞,字渝安,烏程人。 履祥交最篤。 嘗謂:「父子兄弟安得人人大中、明道、伊川,夫婦安得人人伯鸞、德曜,在處之得其道耳。 」與履祥遊蕺山之門者,有屠安世、鄭宏。 安世,秀水人。 聞宗周講學,喜曰:「苟不聞道,虛生何為!」遂執贄納拜焉。 宗周既歿,從父兄偕隱於海鹽之鄉。 病作,不粒食者十有七年。 得宗周書,力疾鈔錄。 反躬責己,無時或怠。 嘗曰:「朝聞夕死,何敢不勉!」卒,年四十六。 宏,海鹽人。 與弟景元俱從劉宗周受業,篤於友愛。 景元短世。 乙酉後絶意進取,躬灌園蔬養母,屢空,晏如也。 敝衣草履,不以屑意。 嘗徒跣行雨中,人不能識也。 卒,年五十六。 洤,字人齋,海寧人。 乾隆丙辰舉人。 私淑履祥,為梓其遺書。 所纂有淑艾錄。 吳蕃昌、沈磊在孝友傳。 沈昀,字朗思,本名蘭先,字甸華,仁和人。 劉宗周講學蕺山,昀渡江往聽。 與應扌為謙友。 其學以誠敬為宗,以適用為主,而力排二氏。 家貧絶炊,掘階前馬蘭草食之。 鄰有遺之米者,昀宛轉推辭,忽仆於地,其人驚駭潛去。 良久方甦,因笑曰:「其意可感,然適以困我。 」扌為謙嘆曰:「我於交接之際,自謂不苟。 以視沈先生,猶覺愧之。 」宗周身後傳其學者頗滋諍訟。 昀曰:「尼父言‘躬行君子’,若騰其口說以求勝,非所望於吾也。 」以喪禮久廢,緝士喪禮說,以授同郡陸寅。 疾革,門人問曰:「夫子今日何如?」曰:「心中無一物,惟誠敬而已。 」卒,年六十三。 窮無以為殮,扌為謙涕泣不知所出。 曰:「我不敢輕授賻衤遂,以汙先生。 」其門人姚宏任趨進曰:「如宏任者,可以殮先生乎?」扌為謙曰:「子篤行,殆可也。 」姚遂殮之,葬於湖上。 宏任,字敬恆,錢塘人。 少孤,母,賢婦也。 宏任隱巿廛,其母偶見貿絲銀色下劣,慍甚,曰:「汝亦為此乎?」宏任長跪謝,原得改行,乃受業於扌為謙。 日誦大學一過,一言一行,服膺師說,遇事必歸於忠厚。 扌為謙不輕受人物,惟宏任之餽不辭。 曰:「吾知其非不義也。 」宏任每時其乏而致之,終身不倦。 扌為謙卒,執喪如古師弟子之禮。 姚江黃宗炎許之曰:「是篤行傳中人也。 」晚年以非罪陷縲絏。 憲使閲囚入獄,宏任方朗誦大學,憲使異之,入其室,皆程、硃書;與之語,大驚,即日釋之。 然宏任卒以貧死。 葉敦艮,字靜遠,西安人。 劉宗周弟子。 嘗貽書陸世儀,討論學術。 世儀喜曰:「證人尚有緒言,吾得慰未見之憾矣。 」 劉汋,字伯繩,宗周子。 宗周家居講學,諸弟子聞教未達,輒私於汋。 汋應機開譬,具有條理。 宗周殉國難,明唐、魯二王皆遣使祭,廕汋官,氵勺辭。 既葬,居蕺山一小樓二十年,杜門絶人事,考訂遺經,以竟父業。 有司或請見,雖通家故舊,亦峻拒之。 所與接者,惟史孝感、惲日初數人。 或勸之舉講會,不應。 臨卒,戒其子曰:「若等安貧讀書,守人譜以終身足矣。 」人譜,宗周所著書。 所臥之榻,假之祁氏。 疾亟,強起易之,曰:「吾豈可終於祁氏之榻?」 應扌為謙,字潛齋,錢塘人。 明諸生。 性至孝。 殫心理學,以躬行實踐為主,不喜陸、王家言。 足跡不出百里,隘屋短垣,貧甚,恬如也。 杭州知府嵇宗孟數式廬,欲有所贈,囁嚅未出;及讀扌為謙所作無悶先生傳,乃不敢言。 康熙十七年,詔徵博學鴻儒,大臣項景襄、張天馥交章薦之。 扌為謙輿床以告有司曰:「扌為謙非敢卻薦,實病不能行耳!」客有勸者曰:「昔太山孫明復嘗因石介等請,以成丞相之賢,何果於卻薦哉?」扌為謙曰:「我不能以我之不可,學明復之可。 」乃免徵。 二十二年,卒,年六十九。 扌為謙於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四書各有著說。 又撰教養全書四十一卷,分選舉、學校、治官、田賦、水利、國計、漕運、治河、師役、鹽法十考,略仿文獻通考,而於明代事實尤詳。 其不載律算者,以徐光啟已有成書;不載輿地者,以顧炎武、顧祖禹方事纂輯也。 又有性理大中二十八卷。 門人錢塘淩嘉邵、沈士則傳其學。 第30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3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