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正月,石達開陷吉安,乃由湖北入通城。 達開悍而多詐,肆擾江西,不急犯省城,不直指南康,先旁收郡縣,遍置偽官,迫其土民,劫以助逆,因糧因兵,愈蔓愈廣。 其陷瑞州者為偽檢點賴裕新,先陷袁州者為偽豫王胡以晃,先攻臨江後攻吉安者為偽春官丞相張遂謀。 廣東土匪入江西者,以周培春黨為眾。 又匪目葛耀明、鄧象等均於瑞州入達開大股之中,匪目王義潮、劉夢熊分屯吉安、泰和,亦與達開合併為一。 達開久居臨江,為上下適中之地,凶悍之眾,皆萃於此。 南則窺伺贛州、南安以通粵匪,北則踞守武寧、新昌以通九江。 達開進攻南昌,周鳳山以九江全軍守樟樹鎮。 時達開眾才數千餘,乃張燈火山穀間為疑兵,率敢死士乘夜來襲,我軍不戰而潰。 鳳山走南昌,國籓亦移軍省城。 秀全益以皖、贛諸事付達開,尋陷進賢、東鄉、安仁,破撫州。 未幾,建康、南昌相繼失。 澤南念國籓艱危,日夜憂憤,督戰益急。 秦日綱嬰城待援,士卒多傷亡,陰穴城為突門。 會達開率九江援黨至,開城迎之。 澤南要之突門,寇出直衝澤南軍。 澤南三退三進,軍幾潰,槍丸中左額,收軍還,創發而歿。 以李續賓領其眾。 續賓初建議分屯窯彎絶寇糧,既代澤南,仍屯洪山,以遊兵巡窯彎、塘角間。 古隆賢率萬人來援武昌,約城寇舉燧為識,林翼諜知,佯舉火,城寇出,陷伏大敗。 達開援眾號十萬,林翼分水陸力戰,焚敵船七十,平八十壘。 武昌寇大窘,城守益固。 而江西請師日數至,義寧寇復犯崇通,九江寇合興國、大冶土寇自武昌縣進至葛店,謀襲巡撫大營。 林翼以江西待援,分軍四千一百人,以國籓弟國華統之,率劉騰鴻、劉連捷等道義寧,收鹹寧、蒲圻、崇陽、通城、上高。 湖南所遣援軍將劉長佑收萍鄉,蕭啟江收萬載。 國籓命李元度收東鄉,周鳳山等收進賢,劉子淳收豐城。 五月,畢金科將千人防饒州,陷,旋收復。 黃虎臣將三千五百人攻建昌,遇寇死。 六月,彭玉麟收復南康。 七月,劉騰鴻至瑞州,戰寇,走之。 是時江西列縣陷者四十餘城,廣東和平土寇犯定南、安遠、信豐、長寧、上猶、崇義、雩都,省城不能救,軍報數月不相聞。 瑞州居江、湘之沖,有南北城,中隔一河。 劉騰鴻援南城,韋昌輝自臨江來援,至北城,遽挑戰,騰鴻乘其弊攻之,從北岸渡河抄其後,南城兵角其前,寇大敗。 至是江湖路通,自長沙以至南昌無道梗憂。 寇自陷吉、袁、瑞、臨諸府,大修戰船,議秋間圍攻省城。 瑞、臨寇船出而下,湖口寇船入而上,困我水師,復於生米口築立堅壘。 七月,由松湖帶戰船三十餘艘、陸寇千餘,將抵瑞河口,我水師偵知,豫釘排椿。 寇甫至,我軍衝入,縱火焚之,復堵城寇於臨江口,焚其船壘。 生米口之寇聞之亦遁。 八月,劉騰鴻等敗臨川偽指揮黃某,收復靖安、安義。 寧都土寇襲陷建昌、鉛山、貴溪,圍廣信。 浙將饒廷選赴援,寇遁走。 時江西寇勢浩大,黨類眾多,欲以全力困江西。 自去年十一月至本年二月,以石達開為主;三、四、五月,以黃玉昆為主;六、七月,以韋昌輝為主。 九江則林啟容,瑞州則賴裕新,湖口則黃文金,撫州則三檢點,建昌則張三和,袁州則李能通,皆劇寇也。 統計江西境內近十萬人。 九月,國籓視師瑞州,李元度以撫州不克,餉益絀,乃分軍略旁縣募糧,且分寇勢,遂收宜黃,復崇仁。 是日城寇出攻江軍,林原恩敗死,元度突圍免。 撫州軍俱潰,元度移屯貴溪。 十月,復陷宜黃、崇仁,分陷金溪。 福建援軍將張從龍援建昌,軍潰,特詔起黃冕知吉安府,率軍往,以國籓弟國荃為軍主。 當是時,江西軍分為四,湘軍最強。 國籓居水軍中,劉長祐屯袁州,派隊攻克分宜,援寇路絶。 十一月,偽將李能通啟西門納官軍,袁州復。 國荃收安福。 江西諸軍稍振。 初,武昌久不下,林翼謂戰易攻難,以分兵牽寇斷其援路為要。 是月,唐訓方等敗石達開於葛店。 寇增召戰艦復犯葛店,蔣益澧總六營往,逆戰,克之。 追奔至樊口,合水師燔其船,入武昌縣城。 石達開憤樊口之敗,大集黨萬餘,由廣濟、蘄水、黃岡至漢鎮,密約偽丞相鍾某堅守以待。 官文獲其偽諜,令都興阿、多隆阿馬步兜擊,寇大潰。 我軍乘勝攻黃州,不能克。 舒興阿、舒保等將馬隊四百人渡江,寇於青山、魯港間增十三壘相持。 水陸合擊破之,追奔至葛店。 寇懾於騎軍,乃大奔。 自是水陸馬步相輔,軍勢日盛,益募陸軍五千、水軍十營,增長圍困之。 武昌、漢陽同克複,擊斃偽丞相鍾某、偽指揮劉滿,生擒偽將軍、師帥、旅帥、兩司馬五百餘名。 武昌寇分七隊突門出,生擒偽檢點古文新等四人,斃先鋒悍黨八百餘,死兩萬有奇。 蓋武漢自五年三月失守,至是已二十餘月矣。 尋復武昌縣、黃州、興國、大冶、蘄州,民兵復蘄水、廣濟、黃梅。 陳師九江城下。 十二月,國籓至九江勞軍,議統水師決取九江,以聯絡內外。 乃派千總張金璧等復建昌。 李續賓追寇東下,復瑞昌。 進攻九江,派軍復德安。 劉長祐由袁州赴分宜,寇退踞新喻溪,遇之寶山,降將李能通匹馬衝陣,寇退入城,我軍隨之人,寇出東門遁。 湖南援軍將劉拔元等收永寧、永新、蓮花、崇義、上猶。 寇陷鎮江至是四年矣,是年京口為張國樑所迫,秀清命四偽丞相李秀成、陳玉成、陳仕章、塗鎮興往援。 秀成欲一人渡江,潛往京口,約兵夾擊,無敢應者。 玉成乃夜乘小舟潛越水寨,縱兵擊國樑軍,秀成登高見城中兵出,遣鎮興、仕章當敵,而自率奇兵繞國樑軍後擊之。 乘勝擊丹徒,和春敗走,遂渡瓜洲攻揚州,陷之。 托明阿軍潰退北路,詔德興阿代領其軍。 偽顧王吳如孝守鎮江,分兵踞高資。 古爾杭阿檄知府劉存厚扼之,金陵寇大恐。 秀清遣悍黨數萬出句容來援,吉爾杭阿中砲死。 存厚翼其屍不得出,亦戰死。 向榮急遣張國樑會救,克之。 秀成以揚州孤懸江北,留守不便,遂棄去,竄回金陵。 當是時,向榮、張國樑負眾望,稱江南勁旅。 然頻年征戰,餽餉乖時,士卒常忍饑赴敵,頗缺望,又分兵四出,所部兵力過單。 楊秀清知可乘,請於秀全,定夾攻大營之策。 五月,密約吳如孝率鎮江寇自東而西,拊大軍之背;金陵寇自西而東與相應,更命溧水、金柱關諸寇旁出橫截。 秀清自率勁旅出廣濟門,先遣賴漢英率紫荊山諸黨攻七橋甕以挑之。 向榮、張國樑狃常勝,併力截殺,漢英忽少卻,向榮益策大軍赴敵。 吳如孝以鎮江黨突薄之,大營空虛,守兵驚散。 向榮見大營火起,退無所據,軍立潰。 寇數路乘之,大軍死傷遍地。 國樑獨以身翼榮出,稍收敗卒退保丹陽。 寇築壘圍之,向榮以病不能進,乃以軍事付國梁,一慟而絶。 向榮既死,寇舉酒相慶,頌秀清功。 秀全益深居不出,軍事皆決於秀清,文報先白其府,刑賞黜陟皆由之,出諸偽王上。 如韋昌輝、石達開雖同起草澤,比於裨將。 大營既潰,南京無圍師。 秀清自以為功莫與京,陰謀自立,脅秀全過其宅,令其下呼萬歲。 秀全不能堪,因召韋昌輝密圖之。 昌輝自江西敗歸,秀清責其無功,不許入城;再請,始許之。 先詣秀全,秀全詭責之,趣赴偽東王府請命,而陰授之計,昌輝戒備以往。 既見秀清,語以人呼萬歲事,昌輝佯喜拜賀,秀清留宴。 酒半,昌輝出不意,拔佩刀刺之,洞胸而死。 乃令於眾曰:「東王謀反,吾陰受天王命,誅之。 」因出偽詔,糜其屍咽群賊,令閉城搜偽東王黨殲焉。 東黨恟懼,日與北黨相鬥殺,東黨多死亡逃匿。 秀全妻賴氏曰:「除惡不盡,必留後禍。 」因說秀全詭罪昌輝酷殺,予杖,慰謝東黨,召之來觀,可聚殲焉。 秀全用其策,而突以甲圍殺觀者。 東黨殆盡,前後死者近三萬人。 第26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