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正月,江蘇巡撫吉爾杭阿克上海縣,縣自三年秋陷於賊,至是始復。 秀全令皖寇大舉犯湖北,中道自小池口沿江陷黃、蘄;復分黨從富池渡江西,陷興國、通城、崇陽、鹹寧、通山,且掠江西武寧,所至脅眾以行。 湖北巡撫陶恩培甫蒞任數日,時總督在外,未及議守備。 城中兵僅二千,徵兵半途聞警皆潰去。 湖北、江西方千里,旬日騷然矣。 始寇之起,所行無留難。 其踞省府,脅取民財米。 行道掠人夫,不用則遣還,未嘗增眾。 及屢敗,乃結土寇屯城鎮,頗收拔悍鷙者,而任用石達開、陳玉成等,極稱得人之盛。 自漢口進襄河,上犯漢川,擾沔陽,進犯武昌,踞漢陽府城。 沿江築壘,並於漢陽下南岸嘴高築砲台,以阻下遊之師。 時江西寇入腹地陷饒州。 國籓親至南昌,修整內湖水師,與羅澤南陸軍相依。 二月,韋國宗等攻陷武昌,巡撫陶恩培等死之。 寇溯漢江而上,以嶽家口、仙桃鎮為老巢。 上以胡林翼巡撫湖北,國籓進吳城鎮,屢書與議東南大勢,以武昌據金陵上遊,宜厚集兵力為恢復計。 四月,陷德安府,楊霈退走襄陽,上褫其職,以官文為湖廣總督。 國籓屯南康,思整軍出江謀進取,然寇已由都昌陷饒州,別由東流、建德窺樂平,屯景德鎮,東犯祁門、休寧諸處。 而湘軍僅萬餘人,水陸分為四:李孟群等水師回援武昌,塔齊布留攻九江,羅澤南入江西攻饒州,國籓收蕭捷三水師三營屯南康。 羅澤南奔走往來,克廣信府,收景德。 寇之踞徽州者,與土匪相結,據險以抗我軍。 浙軍出境擊寇,復徽州,乘勝克休寧、黟縣、婺源,生擒偽將軍、兩司馬等八名。 秀全命北固山、鎮江、瓜洲、金山四路,約期進犯揚州。 托明阿伏兵九洑洲,迎擊破之,斷鐵鎖船鍊,焚船三百。 諸路寇被創而遁。 饒州之寇分據樂平、德興、弋陽,江西軍率水陸師往剿。 寇出五隊來撲,不克而奔,郡城立復。 秀全以金陵山三山為濱江要區,以精卒守之,水師不能上駛。 托明阿督水師總兵吳全美沿江掃蕩,焚船二百餘艘,獲拖罟、快蟹等船二十五艘、大小砲八十餘尊,生擒偽先鋒陳長順等六十一名。 吳全美乘勢上山,蹋平營卡。 江西肅清,水師始棹行無阻。 五月,秀全謀襲金口,斷楚軍糧道。 林翼督軍屢戰,斬其偽丞相陳大為等,進屯紙坊,逼省城小東門。 寇潛自他門出掠。 林翼建議先攻漢陽,扼溳口、蔡店要隘,絶竄湘之路;開濬江堤,以水師腹背攻之,則漢陽可破,而鄂省咽喉已通,不難併力於武昌矣。 初,寇由府河入湘,所過州邑悉殘破無完土,復為官文伏軍所狙擊,分途潰退。 六月,收復雲夢、應城,二城者府河出入要道也,寇失之,大恐。 我軍進攻德安,斷其出入,寇始不敢窺伺荊襄。 七月,塔齊布卒於軍。 寇陷義寧,國籓遣羅澤南出奇兵復之。 寇嚴守襄河蔡店,上通德安,下達漢鎮,互為應援。 十二月,彭玉麟克蔡店,水陸併進,毀襄河鐵索浮橋,蹋平南岸敵巢,而下遊塘角、漢陽、大別山營壘焚燬殆盡,德安之寇益蹙。 林翼既克蔡店,而漢川為蔡店後路,寇據此遊行衝突,德安亦資以通聲氣。 林翼與官父會軍克複漢川,武漢首尾始聯絡一氣。 蕪湖之陷幾二載矣,江、皖往來道梗。 寇以為上下關鍵,水則聯艦,陸則砌台,我軍屢攻不能拔。 是月,向榮督軍分道擊之,縣城始復。 楚南軍亦攻復湖口、都昌。 八月,按察使李孟群守金口,崇寧寇句結武昌城黨分道來撲,陸營失守,林翼亦敗於奓山,退保大軍山。 寇勢復熾,分擾漢陽,並繞道襲陷漢川。 九月,官文、林翼檄調羅澤南援武漢,澤南上書請率所部以行,謂:「得武昌乃可控制江、皖,屏蔽江西,而後內湖外江聲息可通,攻九江始操勝券。 」國籓從之,乃部署援師五千人,自義寧趨通城。 寇聞我軍至桂口,分眾來援,設木城重壕自固。 澤南會軍克之,進攻崇陽。 桂口寇退入崇陽,密約通山來援。 桂口與湖南、江西、湖北交界,形勢奧衍,米糧充足。 曩偽丞相鍾酋義寧敗後,踞此修土木城,跨山引澗,袤斜六里,欲踞一隅以掣三省之師,伺隙而動。 澤南移得勝之兵先奪是隘,進克崇陽,焚寇壘,馳赴羊樓司扼敵上竄。 十月,克複廬州。 廬州陷已三年矣,守之者為偽豫王胡以晃,與我軍大小數百戰,死傷萬餘,皆受創而去,是月始克之。 其據德安者,眾不過數千,恃武漢為下遊奧主,襄、府二河群蟻聚。 我軍勝東挫西,疲於奔命。 至是官文督兵力戰,守城寇黨陸長年、馬超群潛赴大營投誠,約為內應。 值大風雨,放火開門納師,遂復其城。 時寇之牽制我軍者三路:自隨、棗至襄陽為北路,武昌上下為南路,漢川中路。 尾潛、沔,首德安為尤要,屢收屢陷。 官文督軍分四道齊集漢川,克之,遂率兵東下,與林翼合謀武漢。 石達開自安慶率三萬人上援武昌。 澤南會林翼夾攻,連克蒲圻、鹹寧;至金口,會攻武昌,破城外敵壘,駐軍洪山。 寇之踞武昌者,城外大壘八、小壘二。 林翼與戰,澤南襲之,破大壘一、小壘二。 李孟群亦薄攻漢南,與官文軍相聲援。 水師往來南北燒敵船,都興阿以馬隊護之。 群帥輯和,寇益不得逞。 漢陽城外自龜山沿河而下,敵船林立。 上遊入江之梁子湖,下遊金牛鎮,群寇赴援。 水陸各軍督團勇犁巢掃穴,武漢外患至此盡除。 秀全以瓜、鎮屢挫敗,圖往援,十一月,出龍脖子等處。 向榮飭張國樑敗之仙鶴門、甘家巷,又戰七霞街,斃偽丞相周少魁等四十名;追至石埠橋,馘二千餘,逃入城不敢復出。 秀全於對江九洑洲築石壘,濬深壕,悉鋭守之,為金陵屏蔽。 寇竄江北,以此為出路,屢攻之未下也。 六合知縣溫紹原克其壘,後復為寇據,同治二年始復之。 瓜洲、鎮江一水相望,兩城往來無阻,並時有合竄揚州圖北犯意。 揚州軍與瓜洲相持已二年餘,托明阿以日戰無效,諭士民築長圍於瓜洲之北以扼之,至是圍成。 寇水路分撲,大敗去,奪其簰船,生擒偽參護鄭金柱等十名。 吉爾杭阿既克上海,移軍鎮江,是月營小九華山。 又於黃鶴山、京畿嶺築城置砲台以逼之,併為地道轟城,寇死拒不得入。 十二月,無為寇糾合安慶、蕪湖諸黨東下,圖解鎮江之圍。 蕪湖下至揚州,沿江汊河套港皆寇通藪。 向榮檄水師溯江會攻,敗之神塘河,又敗裕溪口援寇於陶陽浦,生擒偽檢點趙元發、偽將軍王化興等數十名。 十二日,秀全遣李秀成等援鎮江,我軍禦之石埠橋,尋由江州下竄下蜀街。 先是楊秀清調上遊蕪湖,江北和、含及廬州眾還江寧,統以李秀成及偽丞相陳玉成、偽春官丞相塗鎮興、偽夏官副丞相陳仕章、偽夏官正丞相周勝坤,取道棲霞、石埠,而豫遣城寇四出絓我軍。 向榮大營存兵不敷分佈,檄蕪湖鄧紹良分軍為張國樑、秦如虎應援,令吳全美以師船攻大勝關,以分敵勢。 明安泰嚴堵秣陵關,咨吉爾杭阿等守丹陽,以固蘇、常要隘。 初,澤南既去江西,石達開乘虛復入義寧,敗江西官軍,陷新昌、瑞州、臨江、袁州、安福、分宜、萬載。 江西、湖北隔絶,軍勢不能復振。 曾國籓飛調副將周鳳山統九江全軍往援,遇寇樟樹鎮,以鈎連槍敗其藤簰手,並會水師毀敵船,新淦寇聞風竄走,遂復其城。 第2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2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