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熊文燦既收降張、羅二賊,餘賊膽落,湖、廣、河南一帶,稍稍平靜。 文燦遂上言「兵威大震,潢池小丑,計日可平」等語,懷宗優詔報答。 至洪承疇調督薊、遼,孫傳庭無辜下獄,關、陝中失兩統帥,張獻忠遂密圖自逞,擁兵索餉,日肆劫奪。 穀城知縣阮之鈿,屢稟文燦,乞為預防,文燦不省。 獻忠遂殺之鈿,毀穀城,脅眾復叛。 羅汝才聞獻忠動手,自然起應,與獻忠同陷房縣,殺知縣郝景春,及其子鳴鸞。 左良玉率兵追剿,至羅山,遇伏敗績,喪士卒萬人,並亡副將羅岱。 楊嗣昌聞報大驚,亟面奏懷宗,請自出督師討賊。 無非恐文燦得罪,自己連坐,因請自出以試懷宗,自謀不可謂不巧,但人有千算,天教一算,奈何?懷宗乃削文燦官,降良玉職,命嗣昌代文燦任,賜尚方劍,及督師輔臣銀印。 臨行時,由懷宗親餞三爵,賜詩勒石。 又弄錯了。 嗣昌拜謝而出,馳抵襄陽,此行恐非初志。 入文燦軍。 文燦方在交卸,緹騎忽至,把他逮解京師,尋即棄市。 空隱之言驗矣。 嗣昌大會諸將,誓師窮剿,左良玉、陳洪範等畢至,良玉英姿特達,詞辯生風,大受嗣昌賞識。 以貌以言,寧可取人。 嗣昌即奏良玉有大將才,請破格任用,應拜為平賊將軍,有旨報可。 良玉即佩將軍印,偕諸將至枸平關,與獻忠遇,出師合擊,戰敗獻忠。 獻忠遁入蜀界。 良玉復從後追躡,正驅軍大進,忽接嗣昌來檄,令他駐兵興平,遣別將賀人龍、李國安等,入蜀追賊。 良玉憤憤道:「我正要乘勝圖功,剿滅此賊,乃無端阻我前進,真是何意?」言畢,把來檄擲諸地上,仍飭進兵,似此驕將,安肯受嗣昌籠絡?直抵太平縣境的瑪瑙山。 山勢險峻,方擬倚險立營,驀聞山上有鼓雜訊,仰首眺望,見賊已踞住山巔,乘高大呼。 良玉戒軍士輕動,自己從容下馬,周覽一番,才分兵為三隊,三面登山,且下令道:「聞鼓聲乃上。 」各將踴躍聽令,等了半晌,尚不聞有鼓聲。 大眾驚疑參半,遙望山上各賊,或坐或立,陣勢錯亂,都不禁交頭私議,謂此時不上山進攻,更待何時?偏偏中軍帳下,仍寂無音響,大眾未免焦躁。 倏已天晚,突聞鼓聲大起,隨即三面齊登,直上山頂。 獻忠也擬乘夜下山,不防良玉已先馳上,且分軍三路,堵不勝堵,頓時腳忙手亂起來。 官軍衝突入陣,鋭厲無前,獻忠料不可支,策馬先奔。 賊眾見獻忠一走,都是逃命要緊,紛紛四竄。 怎奈天色已昏,忙不擇路,有墜崖的,有隕澗的,稍稍仔細,徐行一步,便被官軍殺死。 賊黨掃地王曹威,白馬鄧天王等十六人,統不及逃避,陸續斃命。 只獻忠逃至山後,回顧殘眾,僅得數百人,連自己的妻妾,也不知去向了。 此時無暇尋覓,但急急忙忙的遁入興歸山中。 羅汝才自旁道出,犯蜀夔州,偏遇石砫女官秦良玉,率眾來援,智曹操碰着勇貂蟬,一些兒沒有勝着,大纛旗被她奪去,所率勇悍賊目,又被她斫死六人,沒奈何遁入大寧。 楊嗣昌聞兩賊窮蹙,飛檄左良玉及賀人龍,令他窮搜會剿,指日殲除。 哪知左良玉不肯深入,賀人龍也是逗留。 原來瑪瑙山未戰以前,嗣昌以良玉違令進兵,擬奪良玉封印,給與人龍,且曾與人龍面談,囑令儘力。 至瑪瑙山捷報馳至,嗣昌又左右為難,不得已婉告人龍,靜待後命。 主見未定,如何做得統帥?良玉雖未曾奪印,聞着這個消息,心中很是怏怏。 人龍也好生怨望,遂致你推我諉,把賊寇擱起一邊。 獻忠復遣人遊說,至良玉營,與語道:「獻忠尚在,所以公得見重,否則公亦無幸了。 」木朽蛀生,即此可見。 良玉也以為然,樂得觀望徘徊,按兵不動。 獻忠遂得潛收潰卒,西走白羊山,與羅汝才會合,再出渡江,陷大昌,攻開縣,沿途迫脅,氣焰又張。 嗣昌聞賊又嘯聚,自出赴蜀,駐節重慶。 監軍評事萬元吉,入白嗣昌謂:「左、賀兩軍,均不足恃,賊或東竄,必為大患,須亟從間道出師,截他去路,方為萬全。 」嗣昌不從,只檄令左、賀各軍,蹙圍賊眾,毋令他逸。 人龍本屯兵開縣,託詞餉乏,引軍西去,良玉遲久方至。 嗣昌擬水陸併進,追擊獻忠,且下令軍中道:「汝才若降,免罪授官。 獻忠罪在不赦,若得獻忠首,立賞萬金,保舉侯爵。 」此令下後,過了一日,那行轅裡面,四處張着揭帖,上面寫着,「能斬督師楊嗣昌,賞銀三錢」。 妙不可言。 嗣昌瞧著,不勝駭愕,還道左右皆賊,遂限令進兵,軍心已變,速進何益?自統舟師下雲陽,令諸將陸行追賊。 總兵猛如虎,參將劉士傑,奮勇前驅,與獻忠相值。 士傑當先突陣,賊眾闢易。 獻忠遁入山中,憑高俯瞰,但見如虎一軍,有前無繼,遂想了一計,命部下悍賊,繞道山谷中,抄出官軍後背,自率眾從高馳下,夾擊官軍。 士傑與游擊郭開,先後戰死。 惟如虎突圍而出,甲仗軍符,盡行失去。 良玉軍本在後面,不但不肯進援,反且聞風潰走。 獻忠遂席捲出川,復入湖北,途次虜嗣昌使人,從襄陽返四川,詢知襄陽空虛,遂將他殺死,取得軍符,密令二十八騎,改易官軍衣飾,令持符入襄城,潛為內應。 第2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演義》
第2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