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恐我直搗巢穴,佯為出兵,牽制我師。 我若分兵往援,正中彼計。 」遂疾馳而進,敵果遁去。 成祖料敵可謂甚明。 大兵進駐沙胡原,拿住阿嚕台部屬,一一訊問。 據言:「阿嚕台聞大軍到來,惶恐已極,他母及妻,統罵阿嚕台昧良,無端負大明皇帝,所以阿嚕台窮極無奈,已盡棄家屬,及駝馬牛羊輜重,向北遠遁了。 」成祖道:「獸窮必走,也是常情,但恐他挾有詐謀,不可不防。 」嗣復獲得敵騎數人,所言悉與前符。 乃命都督朱榮、吳成等,盡收阿嚕台所棄牛羊駝馬,焚燬輜重,指日還師,乘便擊兀良哈三衛。 兀良哈三衛,即大寧屬地,自遼瀋起直,至宣府,延長三千餘裡,元置大寧路于此。 元得大寧,即封皇子權為寧王,另封兀良哈三衛,處置降人,以阿北失裡等為三衛都指揮同知。 成祖起兵,誘執寧王權,應二十二回。 並將寧王部屬,悉數移入北平。 兀良哈三衛,奉命惟謹,且發兵從戰,所向有功。 成祖即以大寧地盡畀兀良哈,作為犒賜。 此是東周封秦之覆轍,成祖何故蹈之。 自此遼東宣府一帶,藩籬撤去,門庭以外,就是異族。 成祖約他為外藩,平居使偵探,有急使捍衛,無如異族異心,未免攜貳。 自阿嚕台恃強抗命,遂與兀良哈三衛勾通。 三衛中朵顏衛最強,次為泰寧衛,次為福余衛,既附合阿嚕台,遂時入塞下。 成祖北征旋師,語諸將道:「阿嚕台恃兀良哈為羽翼,所以敢為悖逆,今阿嚕台遠遁,兀良哈勢孤,應移師往討,平定此寇。 」當下簡選精鋭數萬人,分五路搗入,自率鄭亨、薛祿等,直入西路。 師次屈裂兒河,兀良哈驅眾數萬,前來抵敵,忽被陷入澤中,成祖即指揮騎兵,衝殺過去,斬首數百級。 敵自相踐踏,勢幾散亂。 成祖登高瞭望,見敵兵散而復聚,料有接應兵至,遂命吏士持神機弩,潛伏深林,自張左右翼出陣夾擊。 敵兵突沖左翼軍,左翼軍佯退,引敵入深林中,一聲號炮,伏兵齊發,箭如飛蝗般射去,敵遂驚潰。 左翼軍反擊敵腹,右翼軍猛攻敵背,敵兵死傷無算,追奔三十餘裡,盡毀三衛巢穴,然後下令班師,還京受賀。 又是一番跋涉了。 次年七月,又有阿嚕台寇邊消息,成祖笑道:「去秋親征,渠意我不能復出,朕當先駐兵塞外,以逸待勞。 」即命皇太子監國,車駕擇日發京師。 三次北征。 師行月餘,進至沙城,阿嚕台屬下,知院阿失帖木兒、古納台等,率妻子來降,由成祖詳問阿嚕台情形。 阿失帖木兒稟道:「今夏阿嚕台為瓦剌所敗,部屬潰散,勢日衰微。 今聞大軍遠出,必疾走遠避,哪裡還敢南向呢?」成祖甚喜,賜他酒食,俱授千戶。 惟大軍仍然前進,至上莊堡,由先鋒陳懋來報,說是韃靼王子也先土于,挈眷投誠。 成祖大喜,語侍臣道:「遠人來歸,應格外旌異,方便招徠。 」隨即令陳懋引見,當面獎諭,特封他為忠勇王,賜名金忠。 是時兵部尚書金忠已卒,豈成祖欲令他後繼,所以不嫌複名歟?並授他甥把罕台為都督,部屬察卜等統為都指揮,賜冠帶織金襲衣,一面下詔南旋。 此次北征最屬無謂。 越年,為永樂二十二年,即成祖皇帝末年,諜報阿嚕台復寇大同,忠勇王金忠,請成祖發兵,願為前鋒自效,於是成祖復大舉北征。 第四次了。 行抵隰寧,仍不見有敵人蹤跡,心知邊報不實,未免爽然。 會有金忠部將把裡禿,獲到敵哨,具言阿嚕台早已遠颺,現聞在答蘭納木兒河。 成祖即督軍疾趨,直達開平,遣中官伯力哥,往諭阿嚕台屬部道:「王師遠來,只罪阿嚕台一人,他無所問,倘若頭目以下,輸誠來朝,朕當優與恩賚,決不食言。 」至伯力哥還報,阿嚕台部落,亦多遠遁,無可傳命,成祖乃決計入答蘭納木兒河。 沿途見遺骸甚眾,白骨纍纍,因飭柳升督率軍士,掇拾道殣,妥為瘞埋,自製祭文,具酒漿等物,奠爵酹土,聊慰孤魂。 又進次玉沙泉,以答蘭納木兒河已近,即命前鋒金忠、陳懋等先發,自為後應。 金忠、陳懋等到了答蘭納木兒河,彌望荒蕪,不特沒有敵寨,就是車轍馬跡,也是一律漫滅,無從端倪。 大家瞭望一番,不知阿嚕台所在,只好遣人復奏。 成祖又遣張輔等窮搜山谷,就近三百里內外,沒一處不往搜尋,也只有蔓草荒煙,並不見伏兵逃騎,張輔等亦只好空手覆命。 真是彼此搗鬼。 成祖不禁詫異道:「阿嚕台那廝,究到何處去了?」張輔奏道:「陛下必欲擒寇,願假臣一月糧,率騎深入,定不虛行。 」成祖道:「大軍出塞,人馬俱勞乏得很,北地早寒,倘遇風雪,轉恐有礙歸途,不如見可而止,再作計較。 」言未已,金忠、陳懋等亦已回營,奏稱至白邙山,仍無所遇,以攜糧已盡,不得不歸。 成祖嘆息多時,便下令還京。 又是白跑一次。 道出清水源,見道旁有石崖數十丈,便命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刻石紀功,並諭道:「使萬世後知朕過此。 」不見一敵,何功可言?然自知不再到此,亡征已見。 銘功畢,成祖少有不豫,升幄憑幾而坐,顧內侍海壽問道:「計算路程,何日可到北京?」海壽答道:「八月中即可到京。 」出塞四次,連路程都不能計,不死何待?成祖復諭楊榮道:「東宮涉歷已久,政務已熟,朕歸京後,軍國重事,當悉付裁決。 第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演義》
第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