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諸將稱善,即由徐達、常遇春統着重兵,由淮入河,向山東進發。 達等去訖,又命湯和為征南將軍,吳楨為副,率常州、長興、宜興、江淮諸軍,討方國珍,胡廷美亦為征南將軍,廷美即廷瑞,見第九回。 因避元璋字,故改瑞為美。 何文輝為副,率師攻閩,平章楊璟,左丞周德興、張彬,率武昌、荊州、潭、岳等衛軍,由湖廣進取廣西,從兩路中分出四路。 小子不能並敘,只好依着戰勝的次序,陸續寫來。 方國珍自通好應天,嘗遣使貢獻方物,及吳王元璋與陳友諒、張士誠相角逐,他復乘隙略地,據有瀕海諸郡縣,吳王遣博士夏煜、楊憲往諭國珍,國珍答語,多半支吾。 吳王恨他反覆,進兵溫州,國珍又使人謝過,且詭稱俟克杭州,便當納土。 至杭州已平,國珍據土如故,吳王乃致書責問,並征貢糧二十萬石,國珍置之不理。 已而湯和、吳楨奉命南征,用舟師出紹興,乘潮夜入曹娥江,夷壩通道,直至餘姚,守吏李樞降,分兵攻上虞,亦不戰而服,遂進圍慶元。 國珍方治兵守城,誰意院判徐善,已率父老,開城納款,害得國珍孤掌難鳴,不得已帶領餘眾,浮海而去。 如此無用,何必倔強。 湯和遂分徇定海、慈溪等縣,得軍士三千人,戰船六十艘,銀六千九百餘錠,糧三十五萬四千六百石,正擬航海追討,聞吳王又遣廖永忠,自海道南來,遂出師與會,夾攻國珍。 國珍遁匿海島,尚望台、溫二路,未盡淪陷,借為後援,乃迭接警耗,台、溫諸地,也被吳王麾下朱亮祖,次第奪去。 弟國瑛,子明完,俱赤着雙手,遁入海來。 至是窮蹙無策,怎禁得湯和、廖永忠的人馬,又復兩路殺到,彷彿攪海龍一般,氣勢甚鋭,那時欲守無險,欲戰無兵,惶急得甚麼相似。 幸湯將軍網開一面,遣人賫書招降,乃令郎中承廣,員外郎陳永,偕至軍前,獻上銅印銀印二十六方,銀一萬兩,錢二千緡,又令子明完奉表稱臣。 其詞云: 臣聞天無不覆,地無不載,王者體天法地,於人亦無所不容。 臣荷主上覆載之德舊矣,不敢自絶于天地,故一陳愚衷。 臣本庸才,遭時多故,起身海島,非有父兄相借之力,又非有帝制自為之心。 方主上霆擊電掣,至于婺州,臣愚即遣子入侍,固已知主上有今日矣。 將以依日月之末光,望雨露之餘潤,而主上推誠布公,俾守鄉郡,如故吳越事。 臣遵奉條約,不敢妄生節目,子姓不戒,潛構釁端,猥勞問罪之師,私心戰兢,用是令守者出迎,然而未免浮海,何也?孝子之於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臣之情事,正與此類。 即欲面縛,待罪闕廷,復恐嬰斧鉞之誅,使天下後世,不知臣得罪之深,將謂主上不能容臣,豈不累天地大德哉?迫切陳詞,伏惟矜鑒! 吳王元璋,本怒國珍狡詐,意欲聲罪加戮,及覽表,見他詞旨淒惋,情緒哀切,錄表之意在此,然亦無非喜諛耳。 不覺轉怒為憐道:「方氏未嘗無人,我亦何必苛求?」隨即賜覆書道:「我當以投誠為誠,不以前過為過,汝勿自疑,幸即來見!」國珍得書,乃率部屬謁湯和營,和送國珍等至應天。 吳王禦殿升座,由國珍行禮畢,即面責道:「汝何為反覆,勞我戎師?今日來謁,毋乃太遲!」國珍頓首謝罪。 虧他忍耐。 吳王又問前日呈表,出自何人手筆?國珍答系幕下士詹鼎所草。 吳王點首,遂命詹鼎為詞臣,其餘盡徙濠州,浙東悉平。 後來吳王即真,厚遇國珍,賜第京師,又官他二子,國珍竟得善終,這是後話不題。 國珍了。 且說湯和等既克國珍,遂由海道赴閩,接應胡廷美軍。 閩地為陳友定所據,友定福清人,起自驛卒,事元平寇,屢著功績,元授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嘗遣兵侵處州,為參軍胡深所敗。 深進拔松溪,獲守將陳子玉,入攻建寧,為友定將阮德柔所襲,馬蹶被擒。 友定頗加優禮,嗣為元使所迫,遂殺深。 深有文武才,守處州五年,威惠甚著,及被執,天象告變,日中現黑子,劉基謂東南當失大將,已而果驗。 吳王聞報震悼,飭使賜祭,追封縉雲郡伯。 不沒胡深,所以敘入。 及胡廷美、何文輝等率兵南下,由江西趨杉關,先遣使赴延平,招降友定。 友定怒殺使人,瀝血酒中,與眾酌飲,誓死不降。 廷美聞知,督眾猛進,陷光澤,克邵武,下建陽,直逼建寧。 友定簡選精鋭,往守延平,留平章曲出,同僉賴正孫,副樞謝英輔,院判鄧益等,以眾二萬守福州。 湯和、吳楨、廖永忠等,揚帆出海,不數日,掩至福州五虎門,駐師南台。 守將曲出等,領眾出南門拒戰,為湯和部將謝得成等擊敗,退入城中。 湯和遂率兵圍城,攻至黃昏,接着守將袁仁降書,願開門納師,以翌晨為約。 待至黎明,果然南門大啟,乘機擁入,曲出、賴正孫、謝英輔等皆遁去,鄧益戰死,參軍尹克仁,赴水自盡,僉院伯鐵木兒,殺妻妾及兩女,縱火焚屍,復拔劍自刎。 和入城後,撫輯軍民,獲馬六百餘匹,海船一百五艘,糧十九萬餘石,分兵略興化及莆田等十三縣,一律平定,遂鼓行而西。 第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演義》
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