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元璋部將張志雄等,舟檣忽折,為敵所乘,竟被圍住。 志雄窘迫自剄,他將余昶、陳弼、徐公輔皆戰死。 還有丁普郎一人,身受十餘創,頭已脫落,尚植立舟中,持刀作戰狀。 及援兵四至,救出那舟,將士大半傷亡,只奪得屍骸,令他歸葬罷了。 戰雖獲勝,尚傷亡多人,是之謂危事。 友諒逃了一程,見敵舟已遠,頓時咬牙切齒,與諸將計議道:「元璋狡獪,用火攻計,折我大軍無數,此仇如何得報?我見元璋坐船,檣是白色,明日出戰,但望見白檣,併力圍攻,殺了他方泄我恨。 」恐無此好日。 部眾領命。 到了翌晨,又鼓勇東來,只望白檣進攻,誰意前面列着的船檣,統成白色,辨不出甚麼分別,不敘元璋這邊,含蓄得妙。 頓時相顧驚愕;但已奉出戰命令,不好退回,只得上前奮鬥。 元璋自然麾眾接戰,自辰至已,相持不下。 忽劉基躍起大呼道:「主公快易坐船!」元璋亦不遑細問,急依了基言,改乘他舟。 基亦隨至,並用雙手虛揮,面作喜色道:「難星過了。 難星過了。 」言未已,但聞一聲炮響,已將原舟彈裂。 元璋且驚且喜,復語劉基道:「此後有無難星?」基答道:「難星已過,盡可放心。 」既寫劉基,亦回應周顛語。 於是元璋麾舟更進,時友諒高坐舵樓,正辨出元璋坐船,用炮擊碎,滿疑元璋必死,不想元璋又督兵殺來,很是驚駭,沒精打采的下舵樓去了。 且說元璋部將廖永忠、俞通海等,駕着六舟,深入敵中,舟為大艦所蔽,無從望見,好似陷沒一樣。 俄頃見六舟將士,攀登敵舟,逢人便殺,見物即燒,那時元璋所有的將士,益覺勇氣百倍,呼聲震天,波濤立起,日為之暗。 敵船大亂,怎禁得元璋部下,殺一陣,燒一陣,刀兵水火,一齊俱到,害得進退無路,只好與鬼商量,隨他同去。 最可笑的,舟高且長,操櫓的人,不識前面好歹,兀自載了同舟敵國,吶喊狂搖,到了火熾,已是不及逃命。 大舟之害,如是如是。 友諒到此,狼狽已極,虧得張定邊拚命救護,才得衝出重圍,退保鞋山。 元璋率諸將追至罌子口,因水面甚狹,不好輕進,便在口外寄泊,友諒亦不敢出戰。 相持一日,元璋部將欲退師少休,請諸元璋,未得邀允。 俞通海復入稟道:「湖水漸淺,不如移師湖口,扼江上流。 」元璋因問諸劉基。 基答道:「俞將軍言之有理,主公且暫時移師,待至金木相犯的日時,方可再戰。 」乃下令移師,至左蠡駐紮。 友諒亦出泊渚磯,兩下又相持三日,各無動靜。 元璋乃遣使遺書友諒道: 公乘尾大不掉之舟,頓兵敝甲,與吾相持。 以公平日之強暴,正當親決一死戰,何徐徐隨後,若聽吾指揮者,無乃非丈夫乎?唯公決之!盡情奚落,令人難堪。 使方發,忽報友諒左右二金吾將軍,率所部來降。 元璋甚喜,接見後,慰勞備至,問明情由,乃是左金吾主戰,右金吾主退,俱不見從,兩人料友諒不能成事,因此來降。 元璋道:「友諒益孤危了。 」既而復有人來報,說是去使被拘,並將所獲將士,一律殺死,元璋道:「他殺我將士,我偏歸他將士,看他如何?」遂命悉出俘虜,盡行縱還,受傷的並給藥物,替他治療;此等處全是權術。 並下令道:「此後如獲友諒軍,切勿殺他。 」一面又致書友諒道: 昨吾舟對泊渚磯,嘗遣使賫書,未見使回,公度量何淺淺哉?江淮英雄,惟吾與公耳。 何乃自相吞併?公今戰亡弟侄首將,又何怒焉?公之土地,吾已得之,縱力驅殘兵,來死城下,不可再得也。 設使公僥倖逃還,亦宜卻帝名,待真主。 不然,喪家滅姓,悔之晚矣!丈夫謀天下,何有深仇?故不憚再告。 嘲諷愈妙。 友諒得書忿恚,仍不作答,只分兵往南昌,劫糧待食。 偏又被朱文正焚殺一陣,連船都被他毀去,嗣是進退兩窮。 元璋覆命水陸結營,陸營結柵甚固,水營置火舟火筏,戒嚴以待。 一連數日,突見友諒冒死出來,急忙迎頭痛擊,軍火併施。 友諒逃命要緊,不能顧着兵士,連家眷都無心挈領,只帶著張定邊,乘着別舸,潛渡湖口,所有餘眾,且戰且逃。 由元璋追奔數十里,自辰至酉,尚不肯舍。 驀見張鐵冠自棹扁舟,唱歌而來,元璋呼道:「張道人!你何閒暇至此?」鐵冠笑道:「友諒死了,怎麼不閒?怎麼不暇?」元璋道:「友諒並沒有死,你休妄言!」鐵冠大笑道:「你是皇帝,我是道人,我同你賭個頭顱。 」趣甚。 元璋亦笑道:「且把你縛住水濱,慢慢兒的待着。 」彼此正在調侃,忽有降卒奔來,報稱友諒奔至涇江,復被涇江兵襲擊,為流矢所中,貫睛及顱,已斃命了。 張鐵冠道:「何如?」言畢,劃槳自去。 身如閒鷗,真好自在。 元璋又追擒敗眾,共獲得數千人,及一一查核,恰有一個美姝,及一個少年,問明姓氏,美姝系友諒妃闍氏,少年系友諒長子善兒。 越日,復得降將陳榮,及降卒五萬餘名,查詢友諒死耗,果係確實。 已由張定邊載着屍身,及友諒次子理,奔歸武昌去了。 友諒稱帝僅四年,年才四十四。 初起時,父普才曾戒他道:「你一捕魚兒,如何謀為大事?」友諒不聽。 及僭號稱帝,遣使迎父,父語使人道:「兒不守故業,恐禍及所生。 」終不肯往,至是果敗。 第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演義》
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