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料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仲叔兩兄,又染着疫病,一同去世,只剩了嫂侄兩三人,零丁孤苦,涕淚滿襟。 這時元璋年已十七,看到這樣狀況,頓覺形神沮喪,日夕徬徨,輾轉躊躇,無路可奔,還不若投入皇覺寺中,剃度為僧,倒也免得許多苦累,計畫已定,也不及與嫂侄說明,竟潛趨皇覺寺,拜長老為師,做了僧徒。 未幾長老圓寂,寺內眾僧,瞧他不起,有時飯後敲鐘,有時閉門推月,可憐這少年落魄的朱元璋,晝不得食,夜不得眠,險些兒做了溝中瘠,道旁殣,轉入輪迴。 受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那時元璋熬受不住,想從此再混過去,死的多,活的少,不得不死裡求生,便忍着氣攜了袱被,託了鉢盂,雲遊四方,隨處募食,途中越水登山,餐風飽露,說不盡行腳的困苦。 到了合肥地界,頓覺寒熱交侵,四肢沉痛,身子動彈不得,只得覓了一座涼亭,權行寄宿。 昏瞶時,覺有紫衣人兩名,陪着左右,口少渴,忽在身旁得着生梨,腹少饑,忽在枕畔得着蒸餅,此時無心查問,得着便吃,吃着便睡,模模糊糊的過了數日,病竟脫體。 霎時間神清氣爽,昂起頭來,四覓紫衣人,並沒有甚麼形影,只剩得一椽茅舍,三徑松風,見《明史·太祖本紀》,並非捏造。 他也不暇思索,便起了身,收拾被囊,再去游食。 經過光固汝潁諸州,雖遇著幾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挨過了三年有餘,仍舊是一個光頭和尚,袱被外無行李,鉢盂外無長物。 乃由便道返回皇覺寺,但見塵絲蛛網,佈滿殿廡,香火沉沉,禪床寂寂,不禁為之驚嘆。 他揀了一塊隙地,把袱被鉢盂放下,便出門去訪問鄰居。 據言:「寇盜四起,民生凋敝,沒有甚麼餘力,供養緇流,一班游手坐食的僧侶,不能熬清受淡,所以統同散去。 」這數語,惹得元璋許多嗟嘆。 嗣經鄰居檀越,因該寺無人,留他暫作住持,元璋也得過且過,又寄居了三四年。 至正十二年春二月,定遠人郭子興,與黨羽孫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將撤裡不花,奉命進討,憚不敢攻,反日俘良民,報功邀賞。 於是人民四散,村落為墟。 皇覺寺地雖僻靜,免不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元璋見鄰近民家,除赤貧及老弱外,多半遷避,自己亦覺得慌張,捏着了一把冷汗。 欲要留着,恐亂勢紛紛,無處募食,不被殺死,也要餓死;欲要他去,可奈荊天棘地,無處可依,況自己是一個禿頭,越覺得棲身無所。 左思右想,進退兩難,乃步入伽藍殿中,焚香卜爻,先問遠行,不吉;復問留住,又不吉;不由的大驚道:「去既不利,留又不佳,這便怎麼處?」忽憶起當年道病,似有紫衣人護衛,未免為之心動,復虔誠叩祝道:「去留皆不吉,莫非令舉大事不成!」隨手擲筊,竟得了一個大吉的徵兆。 當下躍起道:「神明已示我去路,我還要守這僧鉢,做什麼?」遂把鉢盂棄擲一旁,只攜了一條敝舊不堪的薄被,大踏步走出寺門,徑向濠州投奔去了。 小子恰有一詩詠道: 出身微賤亦何傷,未用胡行舍且藏。 贏得神明來默示,頓教真主出濠梁。 欲知元璋投依何人,且看下回續敘! 第二回 投軍伍有幸配佳人 捍孤城仗義拯主帥 卻說朱元璋出寺前行,一口氣跑到濠州,遙見城上兵戈森列,旗幟飄揚,似有一種嚴肅的氣象,城外又有大營扎着,好幾個赳赳武夫,守住營門。 他竟不遑他顧,一直闖入,門卒忙來攔阻,只聽他滿口喧嚷道:「要見主帥!」當下驚動了營中兵士,也聯翩出來,看他是個光頭和尚,已覺令人驚異,嗣問他是何姓氏?有無介紹?他也不及細說,只說是朱元璋要見主帥。 大眾還疑他是奸細,索性把他反縛,擁入城中,推至主帥帳前。 元璋毫不畏懼,見了主帥,便道:「明公不欲成事麼?奈何令帳下守卒,縶縛壯士?」自命不凡。 那上面坐著的主帥,見他狀甚奇兀,龍形虎軀,開口時聲若洪鐘,不禁驚喜交集,便道:「看汝氣概,果非常人,汝願來投效軍前麼?」元璋答聲稱是。 便由主帥呼令左右,立刻釋縛,一面問他籍貫裡居。 元璋說明大略,隨即收入麾下,充作親兵。 看官!你道這主帥為誰?便是上回所說的郭子興。 至此始點醒主帥姓名,文不直捷。 子興得了元璋,遇著戰事,即令元璋隨着。 元璋感激圖效,無論什麼強敵,總是奮不顧身,爭先衝陣。 敵軍畏他如虎,無不披靡,因此子興嘉他義勇,日加信任。 一日,子興因軍事已了,踱入內室,與妻張氏閒談,講到戰事得手,很覺津津有味。 張氏亦很是喜慰。 嗣複述及元璋戰功,張氏便進言道:「妾觀元璋,不是等閒人物,他的謀略如何,妾未曾曉,惟他的狀貌,與眾不同,將來必有一番建樹,須加以厚恩,俾他知感,方肯為我出力。 」張氏具有特識,也算一個智婦。 子興道:「我已拔他為隊長了。 」張氏道:「這不過是尋常報績,據妾愚見,還是不足。 」子興道:「依汝意見,將奈何?」張氏道:「聞他年已二十五六,尚無家室,何不將義女馬氏,配給了他?一可使壯士效誠,二可使義女得所,倒也是一舉兩得呢!」子興道:「汝言很是有理,我當示知元璋便了。 」次日昇帳,便召過元璋,說明婚嫁的意思。 元璋自然樂從,當即拜謝。 子興便命部將兩人,作為媒妁,選擇良辰,準備行禮。 第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演義》
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