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黑人運動的高漲十分明顯,它打破了美國社會傳統的自滿情緒,引起了國際上廣泛的關注。 種族衝突的一個新特點是,它現已成為一個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全球性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種族糾紛被認為純粹是有關國家的事情,但今天,情況已不再如此。 各種事件,無論是發生在南非礦山、美國校園還是英國工業城鎮裡,都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有關種族歧視或暴力行動的報道在非西方地區的人民大眾中激起了強烈的反感。 在馬來亞,美國邊遠落後地區的黑人將他們的黑人聚居區看作是受剝削的殖民地,將他們自己看作是受壓迫的殖民地居民。 蘇聯人在進行多年的反西方「種族主義的帝國主義者」的刺耳宣傳後,現在自己也在經歷亞非學生在蘇聯城市中舉行的示威遊行,這些學生打着諸如「莫斯科是第二個亞拉巴馬」之類的標語,抗議蘇聯的種族主義。 現在的危險是世界範圍的反殖民主義將越來越帶有反對白人的特色,產生無法預料的影響。 英國著名的權威人土巴巴拉·沃德說: 目前,大多數西方人認為種族問題主要是這樣一個問題:非洲血統的男子和婦女在非洲或美國能否獲得完全平等的地位。 但是,這種意法可能已過時。 現在的問題不再是非洲人能否獲得平等,而是變成一個更大的疑問:白種人的男子和婦女是否將失去平等。 人類在經過300年的白人統治之後是否將平安進入種族平等的社會,這一點還無法確定。 富國和窮國 近代以前,西歐並不是一個發達地區,而是一個不發達地區。 11世紀,中國生產的鐵是1640年英格蘭和威爾士合在一起生產的鐵的兩倍半。 到12世紀時,中國幾大城市各擁有人口1300萬左右,相當於當時整個英格蘭的人口。 1203年,當西歐人開始圍攻君士坦丁堡時,他們對「那些高大的城牆和巨大的塔樓那些富麗的宮殿和高聳的教堂」充滿敬畏之心,「這類建築如此之多,若非親眼看見,真教人難以置信。 」 在近代,這一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轉變,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來自海外貿易和海外殖民地的刺激作用和利潤以及對整塊整塊大陸的拓居和開發。 因此今天,世界工業總產量的90%來自歐洲和由歐洲民族佔據的地區。 世界上大約三分之二的人平均年收入約200美元,而其餘三分之一的人平均年收入高達2400美元,如美國的情況就是這樣。 由於占多數的窮人大部分生活在北緯30度以南地區,這一全球的經濟上的劃分是緯度方向上的。 這種以經濟方式作出的全球的南北劃分在許多方面比根據國界或意識形態集團作出的傳統劃分更有意義。 世界不僅分成了富裕的北方和貧窮的南方,而且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人均年收入在200美元以下的國家的經濟增長率每年大約僅為2%左右,而較富裕的國家的經濟增長率通常為前者的兩倍甚至兩倍以上。 造成全球收入分配中的這一差異的一個原因是出生率的不同。 一般地說,窮國的出生率高,富國的出生率低。 經濟增長率2%而出生率2-3%意味着生活水平的停滯不變或下降,經濟增長率4%而出生率約1%則意味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造成全球收入分配中的這一差異的另一原因是文盲率為60%或60%以上的不發達國家缺乏受過專門培養的人才,而培養出經濟發展所必不可少的技術工人、工程師和專業人員比掃盲更難。 最後,全球的不平衡還起因于歧視不發達國家的國際貿易協定。 不發達國家生產的糧食和原料的價格趨于下降,而它們購買的工業製成品的價格卻趨于上漲。 這損害了不發達國家的購買力,因此,它們今天以一定數量的原料換得的工業品比10年前大約少三分之一。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兩次會議分別于1964年和1968年召開,但是,用出席1968年會議的巴西代表的話來說,這兩次會議的給果僅僅是「含糊的許諾和友好的表白。 因此,我們几乎還處在4年前所處的狀況中,我們中的有些人可能還認為我們實際上已遠遠落後於我們1964年時所處的狀況。 」因此,如表1所表明的那樣,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巨大差距繼續存在,倫敦《經濟學家》警告說,最終結果也許是「白人的1789年」。 表1 世界的不平衡:富國和窮國——1970年表中數字表示世界總數的百分數 人口 國民總產值 糧食 識字的人 發達世界新西蘭、日本、澳大利亞、西歐、加拿大和美國 18.0 45.0 5.0 96.0 共產黨歐洲和蘇聯 11.0 30.0 23.0 90 拉丁美洲 6.5 8.0 6.5 67 非洲 8.5 3.5 6.0 19.O 近東 3.5 7.5 2.5 36.0 遠東不包括中國 31.0 3.5 14.0 40.0 中國 22.0 2.5 13.0 50.0 世界大同中的民族主義 幾內亞總統塞古·杜爾已聲明;「幾內亞寧願要貧窮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 」這一口號清楚地表明了當今時代的一個矛盾和問題——民族主義正在一個在其他方面均日趨統一的世界中迅速發展。 這個問題也可直接歸因于歐洲的影響,因為民族主義起源於歐洲,並隨着歐洲的擴張而傳播到全世界。 第4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4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