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危機再次表明,兩個核大國都不敢採取以戰爭作為推進國策的工具的傳統做法。 雖然對抗和平地結束了,但這是很僥倖的事——非常僥倖,因此,它捉使雙方為緩和世界緊張局勢而重新作出努力。 1963年8月5日,美國、英國和蘇聯簽署了《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 這一條約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歡迎,它們也都簽署了這一條約,只有當時正在向美蘇首要地位挑戰的兩個大國——法國和中國拒絶簽署。 1967年2月,拉丁美洲14個國家簽署了禁止製造、使用或擁有核武器的條約。 同一年,98個國家簽署了禁止向環繞地球的軌道發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禁止在月球或其他天體上安置這類武器、禁止任何國家將這些天體占為己有的條約。 1968年初夏,包括美國和蘇聯在內的許多國家簽署了防止核擴散條約,該條約規定,簽約的核國家不得向非核國家提供核武器,禁止簽約的非核國家製造核武器。 這一條約于1970年3月5日開始生效,到這時已有47個國家簽署。 這些條約都有助于極大地緩和冷戰所造成的國際緊張局勢。 三、西歐的獨立自主 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期間,西歐國家已無需美國提供經濟援助,因而在政治問題的處理方面獲得了更大的機動性。 顯著增長的生產率、全面的繁榮和共同市場的建立使經濟獨立成為可能,使西歐具有能與美國相比的經濟實力。 在歐洲歷史的長河中,共同市場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 從中古時代起,哲學家和政治家就提出了統一西歐的種種方案。 但實際上人們什麼也沒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創傷使人們對基于完全主權國家的國際秩序產生懷疑時。 20世紀20年代後期,法國和德國的外交部長考慮了建立歐洲合眾國的計劃。 但是,大蕭條的來臨、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的侵略結束了歐洲一體化的任何可能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其對人力物力資源的空前破壞再次使人們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種方法來擺脫國際混亂局面。 1950年5月9日,問題有了突破性進展,當時,法國外交部長羅伯特·舒曼提出以煤鋼聯營作為發展歐洲一體化的小規模試驗廠。 這一建議旨在將為法國、德國、比利時和盧森堡這四個國家所分割的萊茵河流域的煤鐵資源合併起來,做到使戰爭象舒曼所說的那樣「不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從而減輕法國對工業復興的西德的擔憂。 舒曼的建議立即得到了熱烈的響應。 1951年4月18日,《歐洲煤鋼聯營條約》被簽訂,根據這一條約而成立的組織就稱為「歐洲煤鋼聯營」ECSC,它于1952年正式成立。 最早成員國有6個: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 這些成員國給了歐洲煤鋼聯營以決定價格、確定進出口稅和分配原料的全部權力。 它們還成立了一個管理機構——高級委員會,其總部設在盧森堡市。 重大的政策性決議由經成員國議會選舉產生的歐洲煤鋼聯營聯合大會作出;各成員國之間的爭端則由聯營機構自己的法院解決。 歐洲煤鋼聯營在短期內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它不僅去掉了聯營成員國中煤、鋼產品的所有關稅,而且消除了各種限制,如定額、進出口許可證、差別性運價或價格級差等。 到1954年年中時,運過聯營成員國邊界的煤和鋼比歐洲煤鋼聯營出現以前大約多40%。 但這僅僅是西歐一體化的開端。 下一步的行動是,1957年3月25日,6個成員國又簽訂了兩項條約,建立了歐洲原子能聯營Euratom和歐洲經濟共同體EEC即共同市場。 歐洲原子能聯營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將來同核大國之間的能源差距而做好必要的準備。 它包括共同進行原子能研究、自由交換原子能情報和建立一個共同市場進行原子能裝備及物資的貿易等。 歐洲原子能聯營與美國的原子能委員會相似,所不同的僅在於它只關心將原子力量用於和平目的。 共同市場的建立更為重要,園為它的目的是將歐洲煤鋼聯營的工作擴大到所有產品和所有部門,在規定的時期內減少所有的內部關稅,到1969年12月31日時,取消所有這些關稅,使6個成員國組成一個巨大的自由貿易區。 這時,歐洲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發展,這一方面是由於這種一體化,一方面是由於其他方面的發展,如引進美國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 1950年至1964年間,西德、意大利和法國的國民總產值增長率分別為7.1%、5.6%和4.9%,而美國的國民總產值增長率只有3.5%。 西歐經濟力量不斷增長的另一跡象是:1948年至1962年間,美國在自由世界的黃金中所占的份額已從71%下降到40%,而西歐所占的份額則從15%上升到44%。 與西歐和美國之間經濟關係的變化相似的是政治關係的相應變化。 戴高樂領導下的法國尤其如此,戴高樂在各個領域裡都推行其獨立自主的政策。 這一點在1963年他不批准英國加入共同市場的申請時得到了清楚的證明。 起初,英國拒絶加入共同市場,一方面是因為如果它加入,就意味着放棄它與英聯邦的優惠貿易協議,一方面是因為它歷來不願意與歐洲大陸牽連在一起。 第4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4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