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變革的推動,最終導致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于645年開始,它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日本改變成中央集權制國家。 按照中國的模式,日本也分成若干省和地區,由從天皇和國家議舍那裡取得權力的總督和地方行政官統治。 此外,以天皇名義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分給農戶耕種。 新的擁有土地的耕種者需向中央政府納土地稅和勞務稅,前者以稻米的形式支付,後者有時包括服兵役。 施行這些和其他一些變革的目的是加強帝國的權力,而且,他們是在與前氏族組織相比較後才這樣做的。 但實際上,日本天皇離一個高度中央集權制國家的當然首腦相差甚遠。 強有力的世襲貴族強行對這種中國式的、最終將導致其垮台的行政機構作某些變更。 雖然任命官員可能同中國一樣要通過考試,任人唯賢,但實際上舊貴族仍成功地獲取了顯要地位和權力。 同樣,舊貴族還保留着大片土地;而這些土地通常是免稅的,成為國家行政體制外的采邑。 在這期間,藤原家族完善了兩頭政治,即雙重政府體制。 他們實際統治國家,為天皇選擇是後,擔任行政和軍事的高級職務。 而天星則過着奢侈的隱居生活,既不治理朝政,也不與民眾接觸,他的主要職責是保證世世代代有人繼承,延續不斷。 這種雙重政府體制在中國是沒有先例的,始終以日本的形式保持下來直到19世紀日本的國門被歐洲人打開為止。 在文化上同樣改變了中國的模式。 日本人借用了漢字,但發偎了他們自己的書寫體系借鑒了儒家學說,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標準,調整了它的政治學說,以適應他們的社會結構。 在保留其本族的神道教的同時,日本人還接受了佛教,但對之作了修改,以滿足他們自己的精神需要。 以後都長安為模型,日本人首先在奈良,然後在京都建立了帝國新都。 但十分清楚,廟宇、樓閣、神龕和花園都具有日本的特徵。 帝國朝廷成為高度發展的文化和藝術活動的中心。 11世紀,紫式部女士在她的著名小說《源氏物語》中,以輕快的筆調描寫了宮廷生活。 但這部小說也反映了一個日漸頽廢、見卓完全熱衷于追求美感和肉慾的社會。 這種墮落在下個世紀中變得更為嚴重,它有助于新的封建時期的到來那時,政權從帝國朝廷轉入強有力的鄉村武士的手中。 七、日本的封建制度 645年的大化改新所引進的中國的帝國體制,對日本長期有效。 但到12世紀時,這種體制被日本的種種封建制度所破壞和取代。 一個原因是,各省統治者太喜歡優美的京都,往往將他們的權力和職責授予地方部屬。 另一原因是,有勢力的地方家族和佛教團體對土地總是垂涎欲滴,經常用武力強占土地。 只要免稅制度繼續存在,他們就想開墾荒地。 這些傾向使納稅土地的數量減少,意味着擁有耕地的農民的捐稅負擔增加;於是這些農民或是逃亡北部邊境地區,用武力趕走住居在那裡的蝦夷人,或是將自己連同土地一起交託給擁有采邑的貴族。 這樣,他們可以免稅,並得到保護,但卻因此變成農奴。 結果,到12世紀末,納稅土地只是整個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十,甚至更少,地方權力被新的農村貴族所接管。 與此同時,由於帝國軍隊的瓦解,這一貴族成為居統治地位的軍事力量。 大化改新規定所有20歲到60歲的男人服兵役。 但這些應徵士兵必須自帶武器和糧食,而且還不免除固定的捐稅負擔。 這種做法是行不通的,于739年被廢除。 國家軍事職務通常由軟弱的宮廷貴族擔任,只是掛掛名而且。 結果,反對蝦夷人的戰爭則由農村貴族指揮。 他們已成為騎兵武士,其軍事戰鬥力逐漸增強,最後完全超過了帝國軍隊。 這時,在這些農村貴族和他們的侍從,即武士字面上的意思是「為人服務的人」之間形成了一種封建關係。 這種關係以理想化的道德即「武士道」為基礎。 武士在法律和禮儀上享有特權,但反過來必須絶對效忠於他們的封建領主。 到12世紀,日本已由相互競爭的各封建領主集團控制。 一段時期內,藤原氏通過利用他們所具有的力量幫助一方或另一方,還能維持勢力均衡。 最後,源賴朝在這些封建領主中獲勝。 1192年,天皇任命他為「征夷大將軍」征服蠻族大元帥,並有權指定他的繼承人。 作為大將軍,賴朝是全軍的總司令,負責王朝的內外防禦。 賴朝定鏡倉為大本營,以天皇的名義控制全國;天皇則繼續留在京都,過着隱居生活。 正是在鎌倉幕府時期,蒙古人分別于1274年和1281年兩度入侵日本。 兩次入侵,蒙古人都登上了日本領土,但均遭到日本人的頑強抵抗,後被大風暴擊潰;大風暴消滅了遠征軍。 日本人認為,是神的干預解救了他們,故稱這些風暴為「神風」。 1333年,主要由於朝廷的陰謀詭計以及武士階層中不斷增長的不滿,鎌倉幕府滅亡。 這時,足利尊氏獲得「征夷大將軍」的稱號,但他們的權力始終只限于京都及其近郊。 在日本其他地區,地方封建主為控制儘可能多的土地而你爭我奪。 結果,是大地主即「大名」的興起。 16世紀初,這樣的大名有幾百個,他們都企圖獲得統治全日本的霸權。 八、日本的後撤與孤立 第1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1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