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拜占廷在作為第三羅馬的俄羅斯領土上繼續生存。 這一第三羅馬之所以能倖存下來,是因為它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堅固的根據地——它包括了遼闊的歐亞大陸平原及不久之後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廣闊無垠的西伯利亞地區。 這完全不同於1453年前苟延殘喘了幾個世紀、縮小了的拜占廷。 紅衣主教貝薩裡翁所提倡的維新,絲毫未在注定滅亡的、與時代不合的拜占廷引起過任何反應。 (見第十七章 第三節)但在俄羅斯,某些沙皇卻以貝薩裡翁的角色出現。 作為龐大帝國的專制君主,他們擁有將自己的願望變為現實——不過是不完全地——的權力和財力,從而,如修土菲洛修斯所預言的那樣,保證第三羅馬不會遭到第二羅馬的厄運。 第十六章 傳統的儒家文明 我幸福,因為我是人,而不是動物;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中國人,而不是蠻族人;我幸福,因為我生活在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洛陽。 邵雍新儒教徒,1011~1077 漢朝最終由隋、唐繼承,使中國文明繼續沿著傳統的道路發展,這種情況與羅馬帝國崩潰後西方所發生的獨特變化形成鮮明對照(見第十一章 第三節)。 隨後1000年,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偉大的黃金時代。 早在漢代,中國已成功地趕上歐亞大陸其他文明,而現在,即中世紀時期,中國則突飛猛進,仍是世界上最富饒、人口最多、在許多方面文化最先進的國家。 從6世紀隋朝重新統一中國,到16世紀西方人開始由水路侵入中國,這1000年是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空前穩定的時期。 但似乎有悖常理的是,這種穩定性既是好事,又是壞事。 說它是好事,是因為在這1000年中,中國社會比世界其他任何社會,向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物質保障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說它是壞事,是因為正是這種成就和舒適,使中國雖不是絶對靜止,但卻相應地保持不變。 然而,在這同時,如下章所述,西方由於技術發展早、經濟繁榮以及社會、政治等多種因素,正在發生着變化。 而所有這些形成一種推動力,最終導致世界性霸權。 結果,極為穩定而又保守的中國社會,被西方的不可阻擋的擴張主義弄得四分五裂。 但這一點不應抹殺:整整1000年,中國文明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對人類遺產的巨大貢獻,始終居世界領先地位。 一、隋朝統一中國 隋朝589-618年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同大約早八個世紀的秦朝一樣。 兩者都在經歷長期的混亂之後,重新統一了中國,然後,都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但是,在這過程中,它們都沉重地壓迫人民,都遭到了眾多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抗,以致都几乎是其創立者一死便崩潰。 秦朝統治者的偉大貢獻是:統一全中國,修建公路和開挖運民修築長城,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擴大並鞏固疆土。 隋朝統治者的成就與此非常相似,且同樣窮極民力財力。 他們重建部分失修的萬裡長城,開挖後被稱為「大運河」的龐大的運河系統的主要河段。 這一大運河滿足了將已成為全國經濟中心的長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連接起來的迫切需要,但為此付出的財產和生命的代價是十分昂貴的。 後來,一位中國作家評論道:此項工程的發起者隋煬帝「雖使他的朝代縮短了許多年,但給子孫萬代卻帶來莫大的好處。 他雖實行暴政,但其統治將被認為具有不朽的功績」。 拓疆擴土的一系列戰爭,同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這些戰爭使帝國的疆域擴大到包括台灣、印度支那的安南和占婆以及西北部的甘肅在內的地區。 但是,征服朝鮮最北部領土的企圖卻慘遭失敗;當時的朝鮮分成三個王國。 連續四次入侵,都被不屈不撓的朝鮮軍擊退。 於是,不滿的士兵發動兵變;而全國各地的農民,也因賦稅過重而起來造反。 隋煬帝逃到南方,618年被暗殺。 幾個覬覦王位者隨後展開爭奪,獲勝者建立了唐朝,唐朝被中國和西方許多歷史學家稱為最輝煌的朝代。 二、大唐帝國 唐朝最明顯的特點是帝國擴張。 通過一系列大的戰役,它的疆域甚至超過漢朝。 唐朝在中亞建立了中國的宗主權,控制整個塔里木盆地,並越過帕米爾高原,控制奧克蘇斯河流域各國,以及個阿富汗印度河上游地區。 另外,南部的西藏、西北的蒙古、東北的朝鮮和滿洲等廣大地區,這時也被迫承認中國的宗主權。 當時世界上,只有中東穆斯林阿拉伯人的帝國能與之匹敵。 中國人的勝利,不應完全歸於其優越的物質力量,下面這段東突厥人關於他們與大唐帝國的關係的敘述明顯地說明了這一點: 送來黃金、白銀、小米和絲綢的中國人,總喜歡使用奉承話,隨意處置其日漸減少的財富。 他們用奉承話和其日漸減少的財富來引誘居住在遙遠地區的民族,使這些民族更接近他們由於顯要人物「王子」和人民之間關係不融洽,由於中國人陰險、狡猾、詭計多端,由於兄弟們樂意接受於他們彼此間不利的勸告,引起顯要人物和人民之間的衝突,中國人使突厥人古老的王國土崩瓦解,使守法的可汗滅亡。 貴族的兒子成為中國人的農奴,純潔的女兒變成了奴隷。 國內重建了強大的中央政府,使對外征服成為可能。 如前所述(第十章 第1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1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