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其他許多帝國一樣,拜占廷的內部衰弱招致了外來侵略。 在西方是諾曼人冒險者。 他們最初是拜占廷的僱傭軍,這時轉而反對衰弱的帝國,佔領了自查士丁尼征服時期以來一直保留下來的意大利南部領地。 同樣,在東方是塞爾柱突厥人。 他們從家鄉中亞進入伊斯蘭教帝國,在那裡被巴格達哈里發僱為僱傭軍。 這些僱傭軍逐漸變為主人,于1055年佔領巴格達,建立了塞爾柱帝國。 這些突厥人使行將滅亡的伊斯蘭教世界得以復興,重新統一印度和地中海之間的廣大地區,並兵臨將拜占廷帝國和伊斯蘭教世界分隔數世紀的托羅斯山脈邊境。 這是1071年拜占廷帝國發生兩大災難時的背景,這兩大災難標志著南國長達數世紀的衰落開始了。 一個災難發生於意大利南部的巴裡,在那裡,諾曼人佔領了拜占廷喉一殘存的一個據點。 另一災難,也是更為決定性的失敗,發生於小亞細亞的曼齊刻爾特。 在那裡,塞爾柱人在一重大戰役中擊敗了拜占廷皇帝,這一戰役使小亞細亞開始由希臘人的基地變成突厥人的根據地。 這一戰役之後,兩位敵對的皇帝為爭奪拜占廷王位而開戰,他們各自僱傭了突厥軍隊互相爭鬥。 於是,突厥人能隨意進入小亞細亞,漸漸將小亞細亞從東正教拜占廷勢力的基地變成了突厥民族的中心地。 精明頑強的皇帝亞歷克塞一世康危努斯1081-1118年,輓救了似乎即將滅亡的拜占廷帝國。 他給予威尼斯人極大的商業特權,以換取他們的支持,反對威脅要進攻君士坦丁堡的諾曼人。 他還向天主教國家求援,反對穆斯林塞爾柱人。 但他得到的不是所希望的數量有限的外國僱傭軍,而是大批渙散的十字軍;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些十字軍是由亞歷克塞極有理由不信任的諾曼人領導。 這兩個社會的接觸,導致了彼此間的懷疑和公開敵對。 希臘人和拉丁人各自都不喜歡對方的語言、宗教、政治和生活方式。 亞歷克塞機敏地慫恿十字軍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小亞細亞,在那裡,阿拜占廷軍隊一起收復了塞爾柱人佔領的部分領土。 但第二次、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希臘人和拉丁人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 另外,在小亞細亞中部,當拜占廷人輕率出擊,進攻塞爾柱帝國的首都科尼亞時,遭到了慘重的失敗。 他們在中途的密列奧塞法隆戰役1176年中被突厥人打敗。 這一失敗使拜占廷在小亞細亞東山再起的任何可能化為烏有。 與此同時,威尼斯人由於早先從財政緊迫的皇帝手中獲得的商業特權,正在破壞拜占廷的經濟基礎。 他們獲準在全國各地免交一切捐稅,這一特權使他們對遭受苛捐雜稅的拜占廷商人占絶對優勢。 因此,意大利人不僅束縛了帝國的貿易,而且使君士坦丁堡的國庫失去了主要的稅收來源。 威尼斯人的富裕和拜占廷人的貧窮之間的懸殊差別,導致了1183年的暴動;暴動中許多拉丁人被殺死,其財產被掠奪。 這就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的背景。 這次東征被恰當地稱為「商人的東侵」。 威尼斯商人的經濟計劃,西方冒險家對財富和土地的追求,拜占廷覬覦王位者的奉承,拉丁人心中對所謂的狡詐、柔弱、貪婪和異端的希臘人的長期不滿,所有這一切,使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改變了方向,從解放耶路撒冷這一最初目的改為進攻君士坦丁堡。 1204年春,法蘭克、威尼斯、佛拉芒和日耳曼聯軍攻陷君士坦丁堡,使它接連三日遭到冷酷無情的掠奪和屠殺。 「即使是薩拉森人」,一位拜占廷編年史家說,「也比他們仁慈。 」然而,似乎有悖常理的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最後結果卻是為伊斯蘭教統治整個中東鋪平了道路。 儘管1261年拜占廷帝國得以恢復,但再也沒能從拉丁人征服的創傷中複原過來,而是苟延殘喘地生存下去,直到145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君士坦丁堡為止。 四、拜占廷的滅亡 獲勝的拉丁人在拜占廷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他們的封建國家。 他們在君主坦丁堡建立了一個拉丁帝國,在塞薩洛尼基建立了一個拉丁王國,在希臘建立了幾個拉丁國家。 熱心商業的威尼斯人,佔領了君士坦丁堡四分之一的領土,兼併了許多位於通往地中海東部的道路上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島嶼和港口。 然而,這些新的國家一開始就注定要滅亡。 當地的希臘東正教居民雖死對他們滿懷敵意。 而且,拉丁征服者僅在巴爾幹半島的邊緣地區佔有幾塊孤立、不穩的小地盤,四周都被敵人包圍着。 他們不僅面臨巴爾幹半島內地的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王國,而且面臨相繼建立的三個希臘國家,一個位於伊庇魯斯的阿爾塔,一個位於黑海南岸的特雷比藏德,還有一個位於小亞細亞西部的尼西亞。 其中,第一個國家非常貧窮,難以提供有效的領導,第二個國家又十分孤立。 因此,只有尼西亞,能憑藉它的戰略位置、豐富的資源以及有力的領導,組織希臘人抵抗拉丁人的統治。 憑藉外交手腕和軍事勢力,尼西亞統治者逐步削弱了拉丁帝國的力量,使其最後只剩下君士坦丁堡一座城市。 結果,1261年,拉丁皇帝和威尼斯殖民者未進行任何抵抗,便逃離了君士坦丁堡;尼西亞皇帝米海爾·巴列奧略莊嚴地邁入首都,在公眾歡呼聲中,住進帝國皇宮。 第10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1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