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元年,署禮部侍郎,應詔上疏:「請戒飭諸臣:一曰振因循。 積習相仍,中外一轍。 用兵無可退之理,乃引疾歸田,抽身保位,則因循在軍旅矣。 治水為難緩之功,乃自冬徂夏,漫口未合,則因循在河防矣。 雍沙番案,琦善以總督大員,猶復語多狡飾,以至往返鞫訊,則因循在刑法矣。 順天武清縣逃犯,竟敢窩藏匪徒,浙江奉化縣刁民並敢迫脅官長,則因循又在郡縣矣。 伏原皇上乾綱獨振,力輓頽風,聞嘉謨則立見施行,睹弊政則悉除支蔓。 惰者責之,勇者獎之,勤者進之,昏者黜之,庶奮庸熙載,百廢俱修矣。 一曰除欺飾。 粵西逆匪,萌櫱在十數年之前,使撫臣早為奏聞,何難根株立絶?乃養癰成患,諱莫如深。 比及有人指陳,勢已不可撲滅。 年來勞師糜餉,迄無成功,禍首罪魁,實由欺始。 夫獻可替否,宰相之責也;拾遺補闕,諫官之職也。 伏望皇上開誠佈公,虛懷善納,導之使言,言之使盡,執兩用中,歸於至當。 至科道職司言責,尤朝廷耳目之官,風聞偶誤,小過可容,庶贛直得效其愚,萋菲莫行其罔,而宸聰四達矣。 一曰屏偏私。 人之氣質,不能無偏,意見少有參差,議論遂多齟 。 相持不下,教令紛更,屬員既無所適從,宵小遂從而讒構。 嫌隙日深,乖氣致戾。 刑部越獄一事,非其明驗乎?夫師克在和不在眾,兩粵會剿,湖南防堵,將帥不應有諉罪爭功之見,督撫不可存此疆爾界之私,同德同心,群策效力。 苟無隙之可乘,定膚功之克奏。 河、漕本屬一體,未有河不治而漕治者。 從前督臣、漕臣,曾因參劾員,各執己見,現在漫口不能合龍,漕船何由利濟?億萬姓饑民待賑,數百萬帑項虛糜,正大臣憂患與共之時。 此即屏除嫌怨,共秉公忠,猶恐難以濟時屯而紓民患;倘仍芥蒂未化,籌畫分歧,不和政龐,咎將誰執?伏讀仁宗禦製和同論,諄諄以臣下偏私為戒。 原皇上一德交孚,與百僚共襄上理焉。 一曰防玩法。 現今軍務、河工,貽誤諸臣,厥咎匪細。 仰蒙寬典,僅予薄懲,恕其既往之愆,責其將來之報。 而且失伍之將弁,準其帶罪立功,潰防之河員,許其留工效力,恢宏大度,格外矜全,天下皆曉然於聖人不得已之苦心,與夫通變權宜之計,該大臣等久蒙倚任,渥荷優容,自無不激厲圖功,竭忠矢志。 第恐奔走禦侮,難得賢員,幸澤恃恩,復萌故智。 始猶懼罪之不可逭,一旦獲宥,遂謂罪有可原矣;初猶慮法之不能逃,幸而苟免,遂謂法止於是矣。 伏原皇上奮天錫之勇,播神武之風,寬大之詔,能發而即能收,希冀之恩,可一而不可再。 則德威惟畏,玩縱之萌,不戢自止矣。 以上四條,皆臣道之防,實切時之弊,而其本由於得人。 進英鋭,則因循者退矣;取誠篤,則欺飾者鮮矣。 惟在皇上任賢勿疑,用材器使,俾朝無幸位,莫不圖易思艱,庶可輓天災民變之窮,而上副引咎納言之至意。 」疏入,上嘉納之。 三年,授兵部侍郎,署倉場侍郎。 廉得奸人把持倉務,置於法。 十年,調工部,復調吏部。 同治元年,擢工部尚書。 二年,卒,謚文恪。 張祥河,字詩舲,江蘇婁縣人。 嘉慶二十五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 遷戶部主事,累轉郎中。 道光十一年,出為山東督糧道。 十七年,擢河南按察使,以父憂去官。 服除,仍授河南按察使,署布政使。 二十二年,祥符決口合龍,賜花翎,詔以河南迭被水災,始終克勤其事,予優敘。 二十四年,遷廣西布政使,擢陝西巡撫。 西安、同州有刀匪擾害閭閻,祥河飭嚴捕百餘人置諸法,詔嘉之。 三十年,文宗即位,應詔陳言,請述祖德,守成法,勵官方,蠲民欠。 疏入,報聞。 祥河優於文事,治尚安靜,不擾民,言者劾其性耽詩酒。 鹹豐二年,東南軍事日棘,祥河奏言:「陝西興安等地毗連楚境,應舉行團練,擇要防堵。 惟鄉勇良莠不齊,易聚難散,不如力行保甲,為緝奸良法。 」三年,召還京。 四年,授內閣學士,尋遷吏部侍郎,督順天學政。 六年,以病罷。 病痊,仍授吏部侍郎。 八年,擢左都禦史,遷工部尚書。 十年,加太子太保。 十一年,以病乞罷。 同治元年,卒,謚溫和。 羅惇衍,字椒生,廣東順德人。 道光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十七年,督四川學政,召對,上以惇衍年少,語多土音,留不遣。 二十三年,大考一等,擢侍講。 累遷侍讀學士,轉通政副使、太仆寺卿。 二十六年,督安徽學政,遷通政使。 三十年,文宗即位,應詔陳言,略言:「古帝王治天下,根源祗在一心,要在覽載籍,勤省察,居敬窮理,以檢攝此心。 聖祖仁皇帝禦纂性理精義,於存養省察、致知力行,以及人倫性命,皆有程途階級,其論君道,尤極詳備。 惟在皇上講習討論,身體力行。 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於臣工奏摺,指示得失,明見萬里。 皇上幾暇,日閲一二事,凡督撫陳奏,如能深謀遠慮,措置得宜,即予以褎答;若有飾詐懷私,亦為之指示,庶大吏皆知警戒。 他若禦纂資政要覽、庭訓格言諸書,皆本心出治,一以貫之。 伏原皇上法祖以修己,推而知人安民,皆得其道。 」又請諭部院大臣各舉所知,備京卿及講讀之任;敕直省督撫、提鎮、學政皆得犯顏直諫,指陳利病,無所忌諱,籓臬亦許密封由督撫代為呈奏。 疏入,上嘉納之。 鹹豐元年,疏陳風俗侈靡,民生日困,請崇儉禁奢,以蓄物力。 二年,署吏部侍郎,授左副都禦史。 三年,擢刑部侍郎,仍兼權吏部。 時軍需孔亟,戶部令京師商民以賃舍金一月納公家,惇衍以為非政體,疏乞明定限制。 又疏薦廣東在籍給事中蘇廷魁等任籌軍餉。 江寧既陷,寇氛復溯江上犯,惇衍疏請敕曾國籓練楚勇,自湖南移駐武昌,杜賊窺伺荊襄;蘇廷魁募粵勇援江西;袁甲三回河南防撚匪,並會同已革兩廣總督徐廣縉募新兵堵禦鳳、潁,遏賊北竄諸路;多被採納。 命隨同惠親王巡防京師,調戶部。 五年,以父憂歸。 七年,英吉利兵攻陷廣州,八年正月,命惇衍及在籍太常寺卿龍元僖、給事中蘇廷魁為團練大臣。 十年,款議定。 十一年,召來京,擢左都禦史。 同治元年,兩廣總督勞崇光被劾任用非人,調度乖方,命惇衍偕廣州將軍穆克德訥按治,崇光坐罷。 遷戶部尚書,疏言:「吏治日壞,當獎廉懲貪。 四川總督駱秉章、湖北巡撫嚴樹森、山西布政使鄭惇謹、山東按察使吳廷棟,清操較著,請獎之,以勵其餘。 」又疏言:「皇上求賢若渴,應詔者寥寥,即有登諸薦牘者,或由他省督撫保舉,必待本省給咨,始能赴部,非所以示虛懷延攬之道。 且但令封疆大吏保舉,而未及京卿,恐馴致外重內輕,不可不防其漸。 內閣、六部、九卿等朝廷重臣,素所親信,必俾其各舉所知,眾正盈廷,然後可反危為安,轉亂為治。 請不必限以時日,拘以人數,但有操守廉潔,才猷卓越者,即許隨時疏薦。 倘所舉之人,將來或犯貪汙,罪其舉主。 」二年,兼署左都禦史。 四年,兼管三庫,署翰林院掌院學士。 伊犁參贊大臣聯捷、禦史陳廷經先後論劾「陝西布政使林壽圖沉湎於酒,巡撫劉蓉未諳公事,舉劾悉聽壽圖」,及「蓉疏奏失體,漏泄密保」。 命偕協辦大學士瑞常赴陝西按治。 惇衍等為疏辨,僅以微過議處,吏議壽圖遷調,蓉革職留任。 尋蓉復以他事罷,陝民為蓉、壽圖訟冤,總督楊嶽斌以聞。 惇衍等已回京覆命覆奏,遂合疏言:「劉蓉秉性樸直,辦理甘肅潰勇,不動聲色,悉臻妥善。 甘肅亂回竄擾,遣兵分佈要隘,陝民以安。 林壽圖身任勞怨,勤奮有為,惟參劾屬員,間有輕重失當,致謗毀紛興,而其廉潔之操,究不能稍加訾議。 」詔蓉仍署巡撫,壽圖來京候簡用。 六年,兼署工部。 八年,以母憂歸。 十三年,卒,謚文恪。 惇衍學宗宋儒,立朝正色,抗論時事,章凡數十上,無所顧避。 著有集義編、百法百戒、庸言、孔子集語等書。 鄭惇謹,字小山,湖南長沙人。 道光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刑部主事。 再遷郎中,出為山東登州知府,擢河南南汝光道。 鹹豐元年,泌陽土匪喬建德踞角子山,惇謹與南陽鎮總兵圖塔布督兵捕獲之,被議敘,署布政使。 二年,授廣東布政使,仍留署任。 第1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1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