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至虎牢,打戰書入鄭。 時,定公已死,獻公在位,急問君臣:「誰敢退兵?」時,子產、子皮皆亡,無人敢對,獻公甚憂。 忽近臣奏:「朝外有一漁家,願退吳兵!」獻公宣入,問其名氏?漁家曰:「臣乃釣牧之徒,不敢通名,但退得吳兵,以報鄭國足矣!」獻公曰:「汝退兵之後,加官封爵!」漁者拜謝出朝。 遂攜綸竿,乘夜釣于淮水之南。 遂扣竿而歌曰:蘆中入,蘆中入,憶昔當年漁丈人,魚羹專濟窮途士,今日須回困鄭兵。 時,子胥出寨過水閒遊,是夜風清月白,乃聞有漁者,因思蘆中人之事,始知此處乃昔日渡江之所。 遂召漁者曰:「汝是何人也?”漁者曰:「汝記漁丈人乎?」員曰:「漁丈人是汝何人?」漁者曰:「吾父也!」員曰:「當日吾與漁丈人相逢于此,相呼于蘆花深處,四顧無人,兩心獨知,及吾登岸東遊,丈人連舟而溺。 」漁者曰:「吾父複姓聞丘,名亮,吾即其子聞丘成也!昔明輔逃難江口,吾父駕舟東渡,見于饑餒,曾命吾持鱸魚之羹餉子,子與吾父隱名相呼,一為漁丈人,一為蘆中人,吾已聞知,如何不識?」子胥躬身便拜。 漁者曰:「近聞明輔東投,握吳重權,席捲荊襄,以酬素志。 今又移兵伐鄭,鄭伯恐懼,因出榜令有能退吳兵者,裂土封官。 吾自忖度,明輔乃寬仁大度之士,故敢來冒請乞罷伐鄭之兵,不知尊意若何?」子胥笑曰:「子原為鄭而至,吾本欲踐平鄭地以雪仇!今感汝父之德,未能補報,鄭伯既許爾裂土封官,吾暫屯兵東界,子可入朝請職,待你受封之後,吾始退兵,倘彼失信,吾即催兵攻城!」聞丘成曰:「吾乃鄭之小民,世荷國恩,不忍社稷危亡,君囚城陷,吾非為富而來也!明輔大兵一退,成即埋名隱姓,遁于江湖,豈可上書獻績而貪富貴乎?」子胥嘆曰:“吾子內不失君,外不失友,實高賢之土!員何敢不從?」 遂取百金謝成,即日班師,成亦遜謝,遂攜妻子遁于江湖。 鄭伯聞之,使人遍求不得,乃旌其閭。 卻說孫武之兵回至吳都。 吳王親自出城迎接入朝,君臣慶賀,賞功罰罪,封孫武為大司寇,伍員為相國,伯嚭為太宰,厚待唐、蔡二侯,令其領兵歸國。 孫武告吳王曰:「臣聞王者不矜功,伯者不失時,當今諸侯惟楚為盛,楚自我兵一伐,吳之名震天下,主盟奪伯,正在於此,不如乘時征伐,以圖中國盟主,有何不可?」吳王曰:「越為國家邊患,不可不伐!若欲圖霸,必先伐越,而後及于列國。 」孫武曰:「越雖近吳,然王孫駱曾屯兵于龍門山,截其來路,可緩而不可急。 齊人強悍,日擾邊疆,不可以不先征!依臣之見,莫若先伐齊,然後及越。 」吳王從之。 覆命孫武為元帥,專毅為先鋒,發兵十二萬,即日東征。 當時,齊魯年年交兵,景公用晏嬰之謀,穰且之勇,會侵魯汶陽之田。 至是,魯定公用季桓子之言,升任孔子為司寇,攝行相事,百姓樂業。 齊景公聞之大懼,謂群臣曰:「孔丘,聖人也!魯國任用,必謀于齊,卿等有何妙計?」晏子曰:「臣聞親鄰睦近,國之大寶!魯公既用孔子,吾齊理合與之請和定好,庶無侵害。 」景公然之。 遂修書遣使,約與魯公會于夾谷,以尋舊好。 使者徑投魯國,來見定公,呈上盟書,定公覽其書曰:大鎮魯公閣下,伏惟吾齊與魯,實皆周之功臣子孫,故其地境相連,邦為唇齒。 近因小忿,致違尊顏,今思先君呂尚與周公姬旦,尚德比義,其輔周家,不忍自相攻擊,上辱先人。 茲欲尋盟定議,以通兩國之好,敬于齊魯界上,夾谷山前,設壇立會,至期幸屈大駕一臨本地,少敘舊好,荷德不沒。 定公看完,令使者退,以容商議。 曰:「齊人既以尋盟相會,不往是示之以弱也!」定公猶豫不決。 左班閃出一人,身長七尺,腰大十圍,河目海口,龍額龜脊。 眾視之,乃曲阜人也,姓孔名丘字仲尼。 定公曰:「司寇有何議論?」孔丘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古者諸侯出疆會好,必具左右司馬相從,臣固不才,願保聖駕而往!」定公大喜,遂率群臣往夾谷之會。 卻說齊景公與數文武將赴夾谷,前軍來報,孔仲尼親從魯公赴會。 景公大驚曰:「孔丘自至,必有機變,卿等有何計策?以備對拒!”大夫犁組曰:「先令萊夷之兵列于壇下,待二君合宴,詐使夷兵舞劍助樂為名,舞至座前,就擒孔丘並魯公而殺之,鼓兵入魯,則其國可滅矣!」晏嬰諫曰:“不可!」 景公不聽,令諸將依計行事。 及至夾谷,與定公相見,各登壇揖讓相遜,正在獻酬之間,齊大夫犁鉏進曰:「筵前無樂不歡,請奏樂舞劍,以助君歡。 」 齊侯許之。 於是,閃出數十萊夷,身穿獸皮,面嵌金珠,執長槍短劍,鼓噪上壇,交舞于二君之側。 魯國司馬見萊夷有欺魯公之意,亦將出兵對敵。 孔子止曰:「不可!吾當以禮退此匹夫!」乃歷階而上告齊侯曰:「兩君會好,夷狄何敢如此?夷不亂華,裔不謀夏,此非明公本心,無乃有司者進之!」景公麾萊夷下壇,二君將復歡飲。 第12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春秋列國志傳》
第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