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睏乏,其子與諸將挾夾行上二十里,遇哨馬報:「秦將白乙丙,劫掠大寨,火焚吾之糧草!”玉調副將屈謨往救,行不數裡,遇白乙丙于中途,二馬戰不數合,白乙丙敗走,屈鞭馬追上五里,西河左岸一彪人馬殺出,當先一將大叫曰:“楚狗走往何方?吾乃齊將軍崔天也!奉先元帥軍令等候多時!」 屈謨更不打話,直取崔天。 崔天拍馬迎敵,戰二十合,不分勝負,白乙丙拍馬夾攻,又戰數合,屈謨措手不及,被崔天斬于馬下。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九回 晉先軫三氣子玉 郤谷遺計斬之僑 屈漠被斬,秦齊二國之兵亂殺一陣,盡奪其衣甲器械。 子玉與數騎慌忙無所投奔。 子西曰:「此去連谷城不遠,宜速至彼就食,以作區處。 」卻說楚之令尹斗子文先告楚王曰:「子玉此回不肯班師,必遭晉兵所敗,主公速宜遣兵行救。 」楚王曰:「非令尹親往,他人不可也!」遂遣子文將五千兵至城濮,以救子玉。 子文領兵來至中途,卻好遇子玉引敗兵而回。 二人相見,子玉抱頭痛哭。 子文曰:「悲哭無益,急宜收軍回朝,重整兵勢,再來複仇。 」子玉田:「此回乃吾專戰,今又大敗,喪兵五十萬,焉敢歸朝?不如移屯連谷,募取四方亡卒,必須伐晉報仇,方敢回楚。 」子文曰:「勝敗兵家之常,子雖專戰,亦是為國,且暫時歸楚,養兵練將,待時而舉可也!」子玉不聽,引敗兵徑投連谷,子文只得引兵從子玉,行至連谷城以下,城上豎起晉將軍魏犨旗號,子玉問其緣故?城上晉卒曰:「魏將軍早奉元帥之軍令,先取連谷,等侯多時,若不速退,叫汝一騎不存!」子玉大怒,令眾將土緊急攻城。 忽連谷城東,塵頭蔽日,喊殺連天,一彪人馬殺來,當先一員大將,大叫:「得巨匹夫!果不出吾元帥所料,好好下馬,受綁歸晉,萬事俱休,若半聲不肯,只來無回。 」子玉看見,乃晉魏公諒也!嚇得魂飛膽落,箭瘡復裂,翻于馬下,魏犨諒拍馬來斬!子西忙救上馬。 魏犨連殺一陣,拋棄袍甲而回。 子玉走離連谷二十五里,回見殘兵蕭條,不上數千餘人,在馬上長嘆數聲,曰:「吾自起兵,未嘗敗北,今日之戰,天亡我也!」遂氣絶身死。 其子大心與子西扶樞歸楚。 後人有詩云:晉楚交兵城濮東,騰騰殺氣逼蒼穹,千山猛獸潛收跡,四海蛟龍隱伏蹤。 一戰得臣拋甲殞,再圍連谷建奇功,近觀莘野閒花草,千載猶沾將血紅。 又一絶,單道先軫用兵之妙云:先軫包藏戰略奇,鬼神不測妙中機,非惟三氣荊元帥,談笑猶能挫鋭師。 又一絶,單譏子玉兵機之淺云:英雄尚勇貴多謀,子玉心驕少大猷,六尺軀遭三氣死,安能破敵望封侯。 又有五言排律,以志晉楚交兵之事云: 壯馬雄如虎,精兵猛似龍。 逢屯城濮北,烏合有莘東。 戈載橫霜白,旌旗映日紅。 晉兵皆慷慨,楚將盡英雄。 勒馬能追電,揮鞭敢截虹。 作威吞海岳,體勢厭崆峒。 初擊震天鼓,乍彎滿月弓。 槍刀破竹下,失石墜星空。 劍起袍生火,箭飛鎧點紅。 初交無勝敗,再戰決雌雄。 屍積低山聳,血流壅澗通。 哭聲遍綠野,怨氣塞蒼空。 猛獸驚斂跡,惟禽俱隱蹤。 楚兵喪膽遁,晉將便收功。 子玉之殘兵歸見成王,成王大罵:「匹夫不聽吾言,以至喪吾數十萬軍。 遂令斬其子大心。 子文告曰:“子玉非不欲成大功,奈時有不利焉!何可罪其子哉?」王聞息怒,使大心與子西各複原職。 是夕,王感喪師之恨,遂憂成疾。 楚王憂病將死,召次子名職入宮傳位。 長子商臣之傅潘崇聞之,告商臣曰:「太子為國長子,今父病而不侍側,則大位將歸於職矣!」商臣遂以宮甲圍王宮,成王請食熊蹯而死,商臣不與,遂且縊于偏殿之內而卒。 群臣奉商臣即位,是為穆王。 史臣評曰:楚王襲父兄余業,跨荊襄之地,猛將滅息滅鄧,虎視東方;伐鄭代蔡,鯨噬中原。 然生值中國有人,不能遂其霸志,故一舉召陵,則屈威于齊桓;再戰城濮,則喪師于重耳。 雖有豺虎勢,厄于齊晉,不得以逞其志,遂成憂隕。 惜哉! 卻說魏犨收子玉盔甲,歸見先辦。 先軫大悅,立為破楚第一功,整齊軍馬,即日班師。 舟之僑率本部之兵,尋夜先歸,欲謀作亂。 先軫聞之,忙將郤谷所授錦囊打開,內有紙書字數行曰:「舟之僑為人素無終始,久後必然謀叛,惟茅筏、欒枝二人可制。 」先軫看罷,便知其意,遂封此數行字,令小卒密付與茅筏、欒枝營中,二人拆開讀之,遂知其意,屏去左右,自相謂曰:「元帥以舟之僑事付吾二人,何以處之?」筏曰:「必行苦肉之計,方能成事。 」枝曰:「其計何如?」筏曰:「吾掌馬廄,明日詐稱失卻良馬三十餘匹,誣公盜去,告入中軍,但公忍受苦杖,其計方成!」枝曰:「但能破賊靖國,何苦數十杖乎?」茅筏大喜。 第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春秋列國志傳》
第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