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慕容延釗為殿前都點檢,所遣副都點檢一缺,命高懷德兼任,賜皇弟匡義為殿前都虞侯,改名光義;趙普為樞密直學士;周宰相范質、守司徒,兼侍中;王溥守司空,兼門下侍郎;魏仁甫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均同平章事;其餘周主舊臣,悉進位加級,這一班攀龍附鳳的臣僚,都受了新主的寵命,莫不欣欣然各現喜色!那裡還記得周主的舊恩?從此這趙匡胤,便安安穩穩做了大宋朝第一代皇帝,史稱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太祖皇帝。 我這書中,說不來許多徽號,但稱他為太祖就是了。 後人有詩詠宋太祖篡奪周位,這班臣子,都一齊忘了世宗的恩德,甘心受宋朝的爵位道: 周祚已移宋鼎新,首陽不食是何人? 片言未合忙投拜,可惜韓通致殺身! 太祖大封功臣以後,又立四親廟,尊高祖眺為僖祖文獻皇帝,曾祖珽為順祖惠元皇帝,祖敬為翼祖簡恭皇帝,妣皆為皇后。 父弘殷為宣祖昭武皇帝,每歲五享,朔望薦新,三年一袷,五年一褅。 廟祠既定,乃尊母杜氏為皇太后,立夫人王后為皇后;原來太祖原配賀氏,生一子二女,子名德昭,在周世宗顯德五年,賀氏即因病逝世,繼娶彰德軍節度使王饒之女,世宗朝曾贈給冠帔,封瑯琊郡夫人。 至是太祖繼位,遂立為皇后。 又有妓女韓素梅,太祖微時,偕鄭恩等往勾欄遊玩,素梅識得太祖乃大貴之相,遂傾心相待,願以終身倚靠,作為偏房;太祖允之。 在周世宗時,已經接至汴京,作為側室,此時亦封為惠妃。 太祖敕封既畢,又下旨命內侍打掃宮庭,收拾寢殿,令王溥、魏仁甫為迎鑾正副使,備 了全副儀仗,至點檢衙署,迎請杜太后入宮。 高懷德持節,備了皇后儀仗,迎接皇后。 王審琦持旌,備了半副儀仗,迎接惠妃。 又命司天監擇定入宮的吉期,前往迎接。 范質等四位大臣,奉了旨意,到了吉期,將儀仗排齊,一路笙簫鼓笛,絲竹管弦,前往迎接太后,皇后和惠妃。 一路之上,早有地方官,知道太后、皇后一同入宮,早就預先打掃街道,沿著路旁,掛燈結綵,搭蓋了五色棚帳,凡是鳳輦經過的所在,都鋪了黃泥。 汴京的百姓見了這般情形,也都在門前擺了香案,迎接鸞駕。 未知太后入宮典禮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六回 點綉選美人民悲號 偎紅倚翠天子風流 話說自從太祖傳旨,命王溥、魏仁甫為迎鑾正副使,恭迎太后;高懷德持金節,迎接皇后;王審琦持銀旌,迎接惠妃以後,那地方官得了消息,早已打掃街道,高搭彩柵,懸掛燈綵,凡太后鳳輦經過的地方,都築起了黃土道。 百姓人家,也要家家排着香案,恭迎太后、皇后的鳳駕。 諸事料理齊全,等吉日一到,就要迎接太后入宮了。 那太祖又傳旨,文武百官,一齊赴朕舊邸,恭迎太后。 百官遵旨,待至吉日。 王溥、魏仁甫備起太后的全副鑾駕;高懷德持着金節,備起皇后的儀仗;王審琦持着銀旌,備起惠妃的儀仗,前往舊邸迎接。 文武百官,追隨儀仗之後,都是步行。 到了舊邸,早有承宣官,啟奏太后道:「迎鑾正副使,王溥、魏仁甫、高懷德、王審琦,偕同文武臣僚,朝見太后娘娘,與皇后娘娘、惠妃娘娘。 」杜太后聞奏,喜道:「吾兒素有大志,今日果然成功也!」遂傳懿旨道:「迎鑾正副使和文武臣僚,均免朝參,侍候啟駕。 」文武官員,奉了旨意,便排着班,在門前侍候。 王溥、魏仁甫、高懷德、王審琦四人,恭請鳳駕啟行。 文武百官,一齊俯伏道上,呼着萬歲。 承宣官傳旨平身,文武官紛紛錄身,都是徒步而行,列遂在前引導。 把太后的儀仗,一對一對,排列而行,卻與天子的鑾駕一般,鳳輦之前,多了二十四名武裝宮女,又有綵衣宮女十二人,提着紅紗燈三對,金爐三對,在太后鳳輦左右。 天子的儀仗,前回書中,已經表過,此時不必再提了。 太后穿著黃龍袍,黃緞龍鳳裙,頭戴金鳳冠,端端正正坐在鳳輦裡面,三十六名黃衣宮監,抬着向前而行。 太后過去,接連着便是皇后的儀仗,前導黃麾兩對,大戟一對,五色綉幡三對,長戈一對,綉旛三對,雉尾扇兩對,紅花團扇兩對,曲蓋、紫方傘各兩對,由紅衣甲士掮定前行。 甲士之後,便是兩匹高頭駿馬,左是高懷德,捧着迎皇后的金節;右是王審琦,持定迎惠妃的銀旌,馬後是校尉六十四人,金吾杖、立爪、臥爪、鐙仗、骨朵、儀刀、鉞斧,都一對一對的分列左右,寂靜無聲,往前進行。 隨後又有金響節十二,綿花蓋四,十六個侍衛,戴着闊邊珠涼帽,紅衣,黃緞腰帶,碧油靴,跨着白馬,手持豹尾槍,成對而行。 侍衛後面,便是內侍十二人,宮女二十四人,手中都執着金交椅、金踏腳、金水盆、金唾盂、金唾壺、金香盒、金脂盒列隊過去。 最後是武裝宮女十二人,都是短衣窄袖,各執金斧、銀鉞、黃蓋、青傘等類;錦衣宮女十二人,提着紅紗燈三對,金爐三對,在鳳輦左右。 皇后穿著日月龍鳳金綉襖,山河社稷地理裙,頭戴八寶鑲珠金鳳冠,堂皇富麗,端坐輦中,真像個一國的國母模樣。 皇后的鳳輦過後,就是惠妃的儀仗,也列着引幡、清道旗、黃蓋、青傘、金瓜、月斧等類,卻比皇后的減少一半,所以說半副儀仗。 第5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宮十八朝演義》
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