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榮所部湖南兵,因榮子繼雄用事,軍心不服,故武宣、象州之役戰不力,皆歸咎之。 文宗排眾議,仍加倚任,而調四川兵以易湖南兵。 賽尚阿不知兵,專倚榮與烏蘭泰。 二人復不協,圍永安久不下。 榮建議缺北隅勿攻,伺賊逸擊之。 二年二月,天大雨,賊由北突出,逕犯桂林。 榮由間道馳援,先賊至,賊冒榮旗幟襲城,擊走之。 偕巡撫鄒鳴鶴急治守具,屢出奇兵擊賊城下,俘斬甚眾。 經月餘,援軍集,賊乃解圍北竄。 詔嘉其保城功,已奪職復之,予議敘。 賊由興安、全州入湖南。 榮頓兵桂林,為總督徐廣縉論劾,褫職戍新疆。 賽尚阿疏請暫緩發遣,令援湖南。 九月,至長沙,破賊瀏陽門外,又破之於見家河、漁網洲、嶽麓山。 至冬,圍乃解。 賊北竄,陷嶽州,入湖北,進犯漢陽、武昌,官軍遙尾之,莫敢擊。 賽尚阿、徐廣縉先後罷黜,諸將無一能軍。 詔以榮屢保危城,緩急尚欲恃之,予提督銜,幫辦軍務,責援武昌。 尋復授廣西提督。 榮至,數奏捷,而武昌尋陷,褫職,仍留軍。 調署湖北提督,未幾實授,命為欽差大臣,專辦軍務。 賊既踞武昌,勢益熾,不可複製矣。 三年正月,大舉東犯,連舟蔽江,棄城而去。 榮以克複聞,詔促躡追。 榮所部兵多疲弱,遣撤六千餘名,料簡精鋭,率總兵和春、李瑞、秦定三、玉山、福興沿江躡賊;令提督蘇布通阿率川兵,總兵晉德布率滇兵來會。 至九江,無舟,留半月,賊已掠安慶,陷江寧,為久踞計。 榮至江寧,屯孝陵衛。 時鎮江、揚州皆為賊踞,詔琦善剿江北,榮剿江南,分任軍事。 榮所部一萬七千餘人,攻通濟門外及七橋甕賊壘,連破之,進屯紫金山,結營十八座,賜黃馬褂。 江寧城內士民謀結合內應,屢爽期,迄無成功。 賊已分股由安徽北擾河南,而鎮江、揚州南北互應,大江上下遊賊勢相首尾。 榮遣提督鄧紹良率兵八千規鎮江,總兵和春以舟師伺便夾擊,屢戰,進壁城下。 六月,紹良軍為賊所襲,退守丹徒鎮,榮令和春往援,遂代領其軍。 賊注意蘇、常諸郡,以和春軍相持不得進,乃欲取道東壩。 十月,賊船入蕪湖,陷高淳,遣兵擊走之,令鄧紹良駐防。 既而皖北賊熾,和春赴援,榮請以提督餘萬清代督鎮江軍。 四年七月,賊犯東壩,遣副將傅振邦等協剿,賊退高淳,進復其城。 賊乘江寧大營空虛,大舉來撲,率諸軍拒之,擒偽丞相譚應桂,俘斬三千餘。 總兵葉長春、吳全美以水師克下關水柵砲台,殪偽燕王秦日綱,進扼三山,營江路上遊。 賊聚太平府,與江寧相應。 張國樑連克賊壘,乘勝復太平,殲賊首韋得真等。 江寧賊出營於上方橋,三路來撲,又撲七橋甕,分擊敗之,三戰殪賊二萬餘。 八月,毀上方橋賊壘,進逼雨花台,搗其巢,追奔至城下。 賊復由觀音門出趨棲霞,令總兵德安追擊,敗之於高資汛,又與餘萬清合擊於夾江,擒斬殆盡。 萬清亦屢敗賊於鎮江。 五年春,湖北竄賊入蕪湖,鄧紹良禦之於黃池。 瓜洲賊出鯰魚套犯高資,擊走之。 五月,賊由蕪湖犯灣沚,卻之。 吳全美率水師破賊於東梁山,德安、明安泰率陸師進攻蕪湖,會鄧紹良大破安慶援賊,遂復蕪湖。 餘賊猶濱江結壘,以廣福磯、弋磯為犄角,數路死力來援,紹良、全美等水陸苦戰,迭敗之而不能克也。 時巡撫吉爾杭阿既克上海,詔幫辦軍務,專任鎮江一路,督攻甚急,江寧賊百計赴援。 十一月,榮督總兵德安、張國樑、秦如虎等,迭擊之於燕子磯、觀音門、甘家港、棲霞街、石埠橋等處,賊竄回江寧,令德安駐軍東陽鎮扼之。 十二月,上遊蕪湖、兩梁山、金柱關及江北瓜洲、金山、廬州、三河諸賊同趨江寧,約城中悍賊衝出:一由神策門至仙鶴門抄綴大營;一由觀音門沿江至棲霞,直趨鎮江;一由南路秣陵關來犯。 榮令張國樑、秦如虎迎擊於仙鶴門,大捷,回擊石埠橋,賊亦退,又敗之於龍脖子及元山、板橋等處。 檄鄧紹良自蕪湖回援,餘萬清自鎮江移駐龍潭、下蜀街。 六年春,賊踞倉頭,為往來要道,餘萬清、張國樑迭擊不退,鄧紹良至,令統前敵諸軍,屢戰不利。 賊日增多,蔓延炭渚、橋頭,改以張國樑為總統,國樑力戰,連破橋頭、下蜀街、三汊河、張楊村諸壘,賊始竄走,復合鎮江賊入瓜洲,將軍托明阿軍潰,江北大震。 榮令紹良援揚州,偕德興阿復其城。 國梁援六合,進克江浦、浦口,江北稍定。 四月,寧國告陷,蘇、浙戒嚴,令紹良馳禦之。 江長貴亦退守黃池,而鎮江軍事復急。 國樑進攻小丹陽未下,吉爾杭阿戰歿於煙墩山,鎮江京峴山營壘皆失,榮令餘萬清代領其軍。 明安泰扼小丹陽,福興、張國樑率兵防剿,以固蘇、常門戶。 國樑破賊於丹徒鎮,進扼馬陵,而賊已陷溧水,由高資、下蜀街趨江寧,分屯太平、神策門外。 五月,上遊賊麕至,屯城北。 榮大營兵僅數千,急促國樑回援。 賊分十餘路來撲,營壘盡失,退守淳化鎮,再退丹陽,自請治罪,詔原之,褫職,仍留欽差大臣,督辦軍務。 丹陽當鎮江、江寧兩路要衝,榮率張國樑、虎嵩林扼守。 令西林防句容,明安泰攻溧水,江長貴扼溧陽,張國樑仍總統諸軍。 賊更番至,恃國樑力禦卻之。 疏請增兵,未至,榮憂憤成病,七月,卒於軍。 遺疏上,文宗震悼,詔嘉其忠勤,雖未恢復堅城,數年保障蘇、常,盡心竭力,複原官,依例賜恤,予一等輕車都尉世職,謚忠武。 命建專祠,又入祀江蘇名宦祠。 克複江寧後,賜祭一罈,入昭忠祠。 子繼雄,候選道,襲世職。 和春,字雨亭,赫舍裡氏,滿洲正黃旗人。 由前鋒、藍翎長授整儀尉,累遷副護軍參領。 出為湖南提標中軍參將,擢永綏協副將。 鹹豐元年,從向榮赴廣西剿匪,戰武宣東鄉,賜花翎。 破賊於中坪,進攻紫金山,奪雙髻山、豬仔峽要隘,功最,賜號鏗色巴圖魯。 又奪風門坳,克古調村賊巢,擢綏靖鎮總兵。 二年,援桂林,力戰解圍,加提督銜。 追賊至全州,敗之。 賊入湖南,迭戰於道州、桂陽,遂犯長沙,和春從向榮赴援,數出奇破賊。 賊去陷嶽州,坐追剿遷延,褫職留軍。 三年春,會攻武昌。 賊棄城東下,追至九江,遇賊,襲擊之。 從向榮抵江寧,分軍攻通濟門外賊壘。 尋偕總兵葉長春、吳全美等率舟師攻鎮江,破賊甘露寺下。 駐金山扼江路,又掠鯰魚套,擊敗賊船。 偕總兵瞿騰龍攻太平門,填壕逼城,殲賊甚眾。 六月,提督鄧紹良師潰於鎮江,詔和春署江南提督,率所部廣東、湖南兵馳援。 移軍丹徒鎮,進復京峴山舊壘。 賊數千來爭,殲戮殆盡。 賊鋭稍挫,兩軍相持,蘇、常得無事。 尋實授提督。 是年冬,安徽軍事急,命和春分兵移防滁州,遂進援廬州。 巡撫江忠源困守危城,陝甘總督舒興阿率援軍至,不敢戰,忠源疏言和春忠勇可恃,請命總督援軍,詔允之,而所部僅千人,請舒興阿分兵,不聽。 未幾,廬州陷,忠源殉。 軍事專屬和春,福濟繼任巡撫,為之副。 四年,疏言:「皖省軍情重大,兵勇雖有萬餘,多未經戰陣。 請調鎮江舊部湖南兵,並撥金陵得力官兵三千,交總兵秦定三、鄭魁士率之來助剿。 」時廬州屬縣皆陷,與安慶踞賊聯絡一氣,城大賊眾,和春駐軍三里岡,屢率鄭魁士等進剿,賊抗拒不下。 乃沿河築壘構橋,分三路更番攻擊。 夏,知州茅念劬率民團克六安,秦定三破賊於三連橋,進攻舒城。 賊由霍山撲六安,擊走之。 紮筏載大砲轟廬州城,賊分出拒戰,迭敗之。 別遣軍復英山、廬江,而和州、含山一路賊時窺伺,疏請飭袁甲三嚴防烏江,以斷賊援。 冬,臧紆青、劉玉豹由廬南規桐城,連奪大關等隘,逼城下,而紆青戰歿,玉豹退保六安,和春為賊牽制不能救。 秦定三攻舒城,亦久不下,迭詔切責。 初,和春專剿廬州,袁甲三扼臨淮,軍事多相關,而意不合。 五年,偕福濟疏劾甲三,罷之,命和春遣員接統其軍。 夏秋連擊敗援賊,督諸軍急攻廬州,至十月克之,城陷將兩年矣。 詔嘉和春功能補過,賜黃馬褂,予騎都尉世職。 六年,復舒城,大破賊於三河,克之,再復廬江。 會向榮卒於軍,命和春代為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 第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