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瀛,山東樂陵人。 道光元年舉人。 官廣西知縣,歷貴縣、蒼梧,以剿匪功洊升知府,亦為張亮基所薦拔。 鹹豐三年,擢漢黃德道。 甫抵任,偕豐玉同守田家鎮,歿於陣,予騎都尉世職,追諡勇節。 金雲門,安徽休寧人。 道光十三年進士,官浙江雲和知縣。 改湖北,歷天門、崇陽、隨州。 以擒崇陽匪首鍾人傑功,晉知州。 洊擢安陸知府,署糧儲道,護按察使,調署黃州。 自田家鎮失利,賊遂進陷黃州,雲門死之,贈太仆寺卿,予騎都尉世職。 後京山士民以政績卓越請建祠,謚果毅。 唐樹義,貴州遵義人。 嘉慶二十一年舉人,官湖北鹹豐、監利、江夏知縣,洊擢湖北布政使。 以病歸,在籍辦團練。 張亮基奏調湖北,署按察使。 及田家鎮軍事亟,率兵防江北陵路,駐廣濟。 既而黃州、漢陽相繼陷,樹義剿賊德安,進軍灄口。 鹹豐四年,戰失利,褫職留任,率舟師禦賊金口,船破,死之。 予騎都尉世職,謚威恪。 嶽興阿,博爾濟吉特氏,滿洲正藍旗人。 考授內閣中書,出為河南南陽知府,洊擢湖北布政使。 四年,武昌陷,死之。 予騎都尉世職,謚剛節。 易容之,廣東鶴山人。 捐納銓授湖北德安知府。 四年,德安陷,罵賊死之,予騎都尉世職。 李榞自有傳。 溫紹原,字北屏,湖北江夏人。 少負奇略。 入貲為兩淮鹽運司經歷,改知縣。 鹹豐二年,署六合,減賦役,蠲苛法,民戴之。 粵匪陷武昌東下,紹原以六合為南北要衝,勸民積穀儲群堡,修城垣,治守具。 團練四鄉,合為一氣,別募壯勇訓練。 三年春,江寧陷,賊遊騎至境,輒殲之。 既而大至,禦於龍池,以兵單失利,練總徐琳、達成榮戰死,紹原退保南關。 會日暮,賊營火,乘亂攻之,斬偽丞相一、偽統制四,餘眾殲焉。 紹原益增守要隘,浚品字坑伏地雷。 守備秦淮陽,千總夏定邦、王家幹,皆能戰,賊屢至,隨機禦之,每擒斬過當,賊懼之,不敢逼。 欽差大臣向榮、總督怡良先後上其功,以知府升用,賜花翎,特詔嘉獎;並以紳民深明大義,蠲免六合一年丁漕,增廣學額,以示旌異。 四年,賊屯九洑洲,結簰置砲,翼以戰艦,順流下,至八卦洲,紹原夜以小舟襲之,縱火焚簰幾盡,偕總兵武慶、江浦知縣曾勉禮,分路進攻九洑洲。 天大霧,架浮橋襲賊營,大破之,平其壘,被議敘。 五年,署江寧知府,在縣設治,督辦府屬團練事宜。 賊屢糾悍黨自浦口來撲,皆不得逞。 六年,大軍攻鎮江、瓜洲急,賊數路來援。 其自蕪湖來者,紹原要之於江,七戰皆捷,進劃南岸七里洲賊壘,毀其舟。 賊乃出陸路,竄踞高資港、下蜀街,巡撫吉爾杭阿檄紹原赴援。 紹原令其弟溫綸率千人往戰,數有功。 江北托明阿軍潰,揚州陷。 紹原由儀徵往援,而賊陷江浦,犯浦口,踞六合葛塘集,偕張國樑馳擊於龍池,大破之;又破之於盤城集,連復江浦、浦口。 捷聞,擢道員。 未幾,賊再陷江浦,進犯六合,紹原合水陸擊走之。 時軍事分隷江南、江北兩大營。 六合地居江北,紹原以孤城為保障,且數出境渡江助大軍攻剿立功,向榮深推重,令充南軍翼長。 德興阿督北軍,意嗛之。 七年,天長、來安土匪起,遣兵破之。 列上所部戰績,德興阿謂越境邀功,置勿錄,紹原力爭,遂以幹頂保舉疏劾褫職,仍留六合帶勇防堵。 尋有旨命兼管江寧、江浦團練。 總督何桂清疏言:「紹原以一縣倡募水陸各勇,激勵紳團,屢殲賊眾,出奇制勝。 且餘力上搤江浦,下救儀徵,北援來安,江北大營得免西顧之憂。 自來安至廬州,尚有一綫運道可通者,亦惟紹原是賴。 才足匡時如紹原者,實不多見。 請複原官,以維繫眾心。 」詔允開復知府。 八年,從大軍克來安,加鹽運使銜。 悍酋李秀成、陳玉成大舉援江寧,先陷江浦。 德興阿退六合,三戰皆敗,又退揚州。 賊久憾紹原,合力圍攻。 文宗恐其有失,詔促德興阿、勝保速援,皆不至。 紹原堅守幾及一月,力竭城陷,死之。 張國樑既克揚州,即日馳赴,於城陷次日始至,聞者莫不嗟悼。 詔嘉紹原「六載守城,久為江北重鎮。 援師未集,力竭捐軀,深為憫惜」,贈布政使銜,予騎都尉世職,於六合建專祠,謚壯勇。 夏定邦,六合人;王家幹,睢寧人。 從紹原守禦,及八卦洲、九洑洲、江浦諸戰,皆有殊績,並擢官都司。 城陷,同死難。 金光箸,字濂石,直隷天津人。 捐納通判,分甘肅,署巴燕戎格,改安徽知縣。 青陽民因歲荒抗徵,幾釀變,光箸奉檄單騎諭解之。 補建平,調定遠。 定遠多盜,巡緝無間,捕土匪陳小喚子置之法。 又調壽州。 鹹豐三年春,粵匪連陷安慶、江寧,皖北盜蜂起,光箸集民團備戰守。 陸遐齡者,定遠巨猾,系安慶獄。 城陷,賊令歸結黨為北路應,擾定遠、壽州、合肥,勢甚張。 巡撫周天爵兵少不能制,令光箸圖之。 先布間諜,散其黨羽,然後進攻莊木橋。 光箸設奇計,親率勇士擒遐齡父子及其黨四十餘人,戮之。 天爵特疏薦,晉秩知府,賜花翎。 四月,賊由江寧、揚州分股北竄臨淮,擾及鳳陽、懷遠。 光箸於兩河口立水營,八公山雜張旗幟為疑兵,列砲要隘。 獲賊諜逃兵,並斬之以徇,壽州獲安。 五月,賊復由六合撲正陽關,光箸調練勇千,屯三十里鋪及兩河口迎擊,殲賊二百餘人,乃引去。 招降附近土匪談家寶、張茂等黨眾數千,皆效用。 是年冬,粵匪陷廬州。 四年,六安繼陷,北路撚匪日猖獗。 和春督大軍規廬州,不暇北顧。 袁甲三剿撚,徬徨於皖、豫之交。 正陽為要衝,距州城六十里。 光箸扼關以禦,撚黨數來犯,五戰皆捷。 季學盛踞於家圍,而馬四、馬五、王亮彩、鄧三虎等諸撚黨出沒州境,先後平之。 廬州大軍無後顧憂者,光箸之力也。 五年,大軍克廬州,光箸署知府,撫流亡,嚴斥候,數殲伏匪。 六年,遂實授。 尋巡撫福濟疏列其治行上聞,以道員記名,署廬鳳道。 時和春移督江南大軍,袁甲三再起軍臨淮,撚勢南趨。 光箸甫出兵,撚首張洛行已破周鎮、王莊,犯三十里鋪。 光箸背水為陣,令曰:「有進無退!」分三路擊之,以八百人破賊數萬。 七年春,撚匪龔德等掠正陽關,光箸偕副都統德勒格爾渡河襲擊,斃賊八百餘,追七十里。 將搗其巢,聞六安復為粵匪所陷,回保壽州。 粵匪驟至,圍城。 破其地雷,夜乘霧出城,分三路襲賊營,鄉團應之。 賊驚潰,追擊,斃賊千餘,圍立解。 捷入,加按察使銜。 乘勝合水陸進剿,毀賊營四十餘處,克正陽關,賜號鏗色巴圖魯。 閏五月,撚匪復踞正陽關,欽差大臣勝保率兵至八里垛,光箸請夾擊於沫河口,建浮橋先渡馬隊。 賊忽由後路鈔來,光箸立船頭督戰,左腿中槍,猶指揮進擊,纜斷溜急,舟覆,沒於河。 詔贈布政使銜,依贈官賜恤,予騎都尉世職,謚剛湣,於壽州建專祠。 光箸吏治戰績為安徽第一。 嘗言:「大兵宜攻不宜守。 郡縣吏宜守四境,不宜守孤城。 」皖北倚為保障。 及其歿後,撚氛乃益熾,人尤思之雲。 李孟群,字鶴人,河南光州人。 父卿穀,道光二年舉人,四川長寧知縣,累擢湖北督糧道,署按察使。 鹹豐四年,粵匪陷武昌,巡撫青麟走湖南,卿穀守城殉難,贈布政使,予騎都尉世職,謚湣肅。 孟群,道光二十七年進士,廣西即用知縣。 歷署靈川、桂平,以剿匪功擢南寧同知。 鹹豐元年,匪首洪秀全犯盤龍河,孟群手執藤牌督戰殺賊,鏖戰連日,賊不得渡。 擢知府,調赴永安軍營。 二年,授泗城知府。 賊犯桂林,孟群赴援,連戰北門外及古牛山、五里墟、夾山口、睦鄰村,迭挫賊鋒。 圍解,加道銜。 進平潯州艇匪,擢道員,署潯州知府。 三年,調江西九江府,仍留廣西剿賊。 第8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