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學古見孟良志氣昂昂,自思:「此人必是將家,不可與之鬥。 」輒曰:「舞劍沒甚好處,且射箭為樂。 」孟良曰:「要走馬射,穿楊射,隨汝意欲。 」謝留曰:「走馬射柳,人所常見,須奇巧而射。 」孟良曰:「何謂奇巧?」謝留曰:「將一個活人縛在柱上,連射三矢,能避者便為妙手。 」孟良聽罷暗笑曰:「此賊要暗算我,先須殺之,以挫北番鋭氣。 」乃應曰:「那個先射?」謝留曰:「我先射。 」孟良慨然允諾,自令人縛于柱上,叫曰:「任汝連放三矢。 」八王等看見,各有懼色。 謝留離筵前一望之地,手拈硬弓,一矢放去,被孟良緊緊咬住。 第二矢向項下射到,又被孟良一手撥開。 謝留驚慌,再放一矢,要射其腹,不想孟良有護心鏡,射之不入。 十大朝官連聲喝彩。 眾人解去其縛。 孟良曰:「借汝與我試箭。 」謝留無可奈何,亦被縛于柱上。 盂良滿開雀弓,扣鏃射去,故意不中番官。 謝留自恩:「此人只會舞劍,不能射箭。 」乃曰:「任汝再放二矢。 」孟良又放一枝,正中項下。 謝留應弦而絶。 正是: 無能番士徒施勇,今日須教箭下亡。 耶律學古見謝留失手,大怒曰:「特要講和,何得相傷?」喝聲:「眾人擒捉!」只見筵前轉過番騎五六百,奮勇踏進。 岳勝、焦贊等不勝怒激,各打開箱子、竹節,取出長槍短劍,一齊殺來,耶律學古知有提備,先自走了。 眾騎被宋兵殺死一半。 孟良急保朝官出谷口,忽數聲炮響,韓君弼伏兵齊起,將谷口截住。 岳勝恐北兵緊困,力戰欲出,怎禁得番兵矢石交下,人不能近。 後面又是絶路,四下山崖壁立,正是: 虎落深坑無計出,龍墮鐵網智謀疏。 第四十一回 楊延朗暗助糧草 八娘子大戰番兵 卻說八王與十大朝官被困于谷中,憂悶無計。 寇準曰:「當辭朝之際,眾人就知有難。 如今只得忍耐,徐圖脫去之計。 」八王曰:「今糧草將完,援兵未至,倘番兵乘虛而入,何以當之?」孟良曰:「殿下請勿慮,待北兵稍緩提備,小可偷出谷口,回至三關,招取救兵,診此醜虜。 」八王依其議,遂按甲不出。 卻說耶律學古困了宋臣,與張猛議曰:「我等只堅守于外,彼雖有霸王之勇,不能出矣。 」猛曰:「此計極高,但恐中朝知此消息,必有兵來救應。 不如乘此機會,奏知娘娘,自提大兵相助,則可成功。 」學古曰:「君論誠高。 」即遣番兵徑赴幽州,奏知蕭後。 蕭後聞奏,與群臣商議。 耶律休哥奏曰:「既北兵困卻宋臣,此好消息也。 娘娘正鬚髮兵應之,以圖中原。 」後曰:「近因喪衄而歸,良將已皆凋零,今無保駕先鋒,何以征進?」道未罷,一人應聲而出曰:「小將不才,願保娘娘車駕,剿滅宋人而回。 」眾視之,乃木易駙馬也。 木易近前奏曰:「臣蒙娘娘厚恩,未酬所志,今願保駕前行。 」後大喜曰:「日前台官奏道:『幽州當興,該有扶佐者出。 』想應着卿矣。 」即下令,封木易為保駕先鋒,率領女真、西番、沙陀、黑水四國人馬共十萬前行。 木易受命而出。 翌日,蕭後車駕離幽州,軍馬浩浩蕩蕩,望九龍飛虎谷進發。 不日將近,耶律學古半路迎接,進軍中,拜曰:「賴娘娘洪福,將宋朝十大朝臣困于谷中,近聞糧草將盡,不久可擒。 臣恐宋朝發兵來救,特請車駕親行,定取天下。 」蕭後大悅曰:「此回若圖得十大朝臣,足可洗先年之恥。 」遂以軍馬分作二大營屯紮:耶律學古統女真、西番兵屯正北,木易駙馬統沙陀、黑水軍馬屯西南,作長圍之勢,以困宋兵。 學古等承命退出;自去分遣。 不題。 卻說木易軍馬安西南營,是夜,微風不動,星斗滿天。 木易在帳中自思曰:「今十大朝臣困于谷中,北番人馬若是之盛,彼如何得出,救兵雖來,倘糧草已盡,終難保其脫險。 」遂心生一計,修下書信一封,縛于箭頭,射入谷內。 令其密遣人出山後,贈他糧草幾十車。 準備已定,出帳前射進谷中。 恰遇孟良拾得,卻是一枝響箭。 知有緣故,揭開系書一封,連忙遞與八王觀看。 其書曰: 楊延朗頓首拜知八殿下、十大朝臣列位先生前:茲者北兵甚盛,列位且莫輒離,恐傷鋒鏑無益。 不久,當有救兵來到,忍耐,忍耐!今有糧草二十車,于九龍谷正南交付,聊作一月之給,須遣人搬取。 此系機密重事,勿誤勿泄。 八王看罷,不勝之喜,謂寇準曰:「此書楊將軍所報,有糧草于山後相濟。 北番全賴此人主兵,決保我等無事。 」寇準曰:「既有糧食,當遣人探視。 」孟良曰:「小將願往。 」八王允行。 孟良即率健軍十數人,乘夜來山後緝探,果見糧米二十車,孟良悉取至谷內。 八王曰:「糧食且幸有矣,若無救兵來到,終是險厄,汝輩計將安出?」孟良曰:「殿下放心,小可偷出番營,入汴京求救。 」八工曰:「汝去極好,亦須仔細。 」孟良曰:「小可自有方便。 」即辭八王,從山後走出。 行將一里之地,被邏騎捉住,孟良力鬥不勝,竟被綁縛,來見木先鋒。 木易故近前喝之曰:「吾差汝回幽州見公主,有緊關事報知,為何被人捉住?」孟良認詐應曰:「天色未明,走差路徑,致遭其捉。 」木易曰:「急去,便來回報。 」左右連忙解放去了。 第6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楊家將傳》
第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