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纓,江西石城人。 拔貢。 歷官鹽城、泰興、江浦、上元、六合、江寧諸縣,皆有聲。 江寧治防,儲糧練團,胥賴其力。 賊初至,假向榮書請入城,同纓察其詐,卻之。 砲裂城,率死士禦擊復完。 及城陷,賦絶命詞,投水死,恤典加等,贈道銜,謚武烈。 瑞昌,字雲閣,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 六世祖敖德,以軍功予騎都尉世職。 瑞昌由拜唐阿授鑾儀衛整儀尉,累遷冠軍使。 道光二十九年,擢正白旗漢軍副都統,歷金州、吉林副都統。 鹹豐三年,擢杭州將軍,未之任,率盛京兵赴淮、徐,專辦山東防剿。 尋從僧格林沁、勝保剿賊畿輔。 四年,連戰靜海、河間、東光。 五年,會攻連鎮,扼河西,毀賊巢木城。 賊首林鳳祥就擒,被詔嘉獎,命赴本任。 十年二月,粵匪由廣德入浙境,省城兵單,分防湖州、孝豐、餘杭。 賊分股突犯杭州,瑞昌令副都統來存出武林門禦之,自守錢塘門,偕巡撫羅遵殿佈置甫定,賊已麕至,縱火撲城。 越十日,地雷發,城陷。 瑞昌率旗兵迎擊於湧金門,殺傷相當。 退守駐防子城,賊屢攻,力拒卻之。 相持六日,會張玉良率援兵至,夾擊,賊棄城走,遂復杭州,特詔嘉獎,賜黃馬褂,予二等輕車都尉世職。 既而江南大營潰,常、蘇兩郡陷。 張玉良以罪黜,命瑞昌總統江南諸軍,江長貴副之,規復甦州,而賊已陷長興、武康,復諭先顧杭城,再圖進取。 嘉興尋為賊踞,命瑞昌督張玉良往攻,亦未果。 十月,賊陷富陽、餘杭,復撲杭州,瑞昌親督副都統傑純、副將吳再升擊走之。 十一年,賊勢益張,由嘉興進陷石門,湖州亦被圍,浙東諸郡相繼失守。 自紹興為賊踞,杭州愈危,遂被圍,瑞昌偕巡撫王有齡嬰城固守逾兩月。 張玉良戰城下,傷殞,軍心益渙。 外援不至,糧道皆絶。 瑞昌憂憤成疾,旗兵精壯多傷亡,乃集將校,誓死報國,家給火藥。 及城陷,瑞昌先舉火自焚,闔營次第火起,同死者,杭州副都統關福及江蘇糧儲道赫特赫納以下男婦四千餘人。 事聞,詔優恤,贈太子太保,晉一等輕車都尉世職,謚忠壯。 入祀京師昭忠祠,杭州建專祠,死事者附祀焉。 同治三年,杭州復,左宗棠奏瑞昌妾吳,於城破時挈兩幼子緒成、緒恩出走失散。 事定,尋得緒恩,護送回京。 詔念瑞昌忠烈,命本旗傳交其長子內閣中書緒光收養,飭宗棠購訪緒成下落,迄未得。 後以兩世職併為三等子爵。 傑純,布庫魯氏,蒙古正白旗人,杭州駐防。 由驍騎校累遷協領。 忠勇得士心,為瑞昌所倚。 杭州初破,瑞昌欲自剄,傑純與副都統來存言賊以偏師疾至,未有後繼,猶可力保駐防城以待外援,瑞昌從之,乃登陴守禦。 傑純當武林門,日與賊戰,長子前鋒校納蘇鏗陣亡,不之顧,殮其屍,不哭,曰:「汝先得所歸矣!」及援兵至,怒馬突出,賊披靡,追擊出城十里外。 以復城功,賜花翎。 擢寧夏副都統,留浙協同團練大臣統率練勇,出省復富陽。 是年冬,賊復犯杭州,迎剿於觀音橋,手刃數賊,率西湖水勇截擊,斬馘甚眾,又連破撲城之賊,追至留下,進克餘杭,賜號額騰伊巴圖魯。 調授乍浦副都統,仍留防省城。 十一年,城再陷,傑純戰一晝夜,所部傷亡略盡,遣次子出避,以存宗祀,闔門自焚,獨策馬入賊陣,死之。 詔嘉其一門忠烈,依都統例賜恤,予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職,杭州、乍浦並建專祠,子婦孫仆皆附祀。 後復加恩入祀京師昭忠祠,謚果毅。 擢次子固魯鏗知府,改歸京旗。 錫齡阿,紮哈蘇氏,蒙古正白旗人,荊州駐防。 以佐領率兵從戰沔陽、監利、潛江、應城、漢陽、宜昌。 積功累擢福州副都統,調乍浦副都統。 十一年,賊來犯,督兵出戰,城中內應起,折回巷戰,全軍皆沒,與兩子榮輝、榮耀同殞於陣。 贈都統銜,予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職,謚武烈,入祀京師昭忠祠。 嗣以荊州紳民感念保境功,請建專祠。 子榮輝、榮耀並予雲騎尉世職。 論曰:清制,行省要區置旗兵駐防,其尤重都會,兵額多者,以將軍領之。 蓋監製疆臣,備不虞也。 承平恬嬉,非復國初勁旅,小有變動,可資鎮懾;钜寇燎原,力不足以禦之。 江南之失,誤於陸建瀛不預設防。 祥厚倉猝專任,以孤城當方張之寇,寧有幸焉。 杭州初陷,賊僅偏師,故瑞昌能守內城以待援;及蘇、常既失,輔車無依,終不能保,大勢然也。 然二人者,皆能以忠義激勵,城亡與亡,婦嬰皆知效死,烈已!祁宿藻孤忠盡瘁,傑純智勇能軍,並一時傑出之才。 炎岡同燼,世尤惜之。 列傳一百八十六 呂賢基 鄒鳴鶴 戴熙 湯貽汾 張芾 黃琮 陶廷傑 馮培元 孫銘恩 沈炳垣 張錫庚 呂賢基,字鶴田,安徽旌德人。 道光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遷禦史、給事中,持正敢言,數論時政得失,多改採用。 文宗即位,應詔上封事,請懋聖學,正人心,育人才,恤民隱,尤被嘉納。 遷鴻臚寺卿。 鹹豐元年,超擢工部侍郎。 二年,以時事可危,疏請下詔求言,略曰:「粵西會匪滋事,二年以來,命將出師,尚無成效,甚至圍攻省城,大肆猖獗。 南河豐工未能合龍,重運阻滯,災民屯聚,在在堪虞。 河工費五百萬,軍需費一千餘萬,部臣束手無措,必致掊克朘削,邦本愈搖。 今日事勢,譬之於病,元氣血脈,枯竭已甚,外邪又熾,若再諱疾忌醫,愈難為救。 惟有開通喉舌,廣覓良方,庶可補救萬一。 請特旨令大小臣工悉去忌諱,一改泄遝之故習,各抒所見,以期集思廣益。 」疏入,諭部院大臣、九卿、科道有言責者,各據見聞,直言無隱。 三年正月,命賢基馳赴安徽會同巡撫蔣文慶及周天爵辦理防剿事宜,賢基疏言:「江寧以東西梁山為要隘,必先扼守。 廬州為江淮門戶,宜令重臣駐★。 巢湖出江當梁山上遊,地方匪徒宜招撫,免為賊用,且可與梁山為犄角。 」上嘉納,不及施行,而安慶、江寧先後陷。 奏調給事中袁甲三、知府趙畇幫辦團練防剿,又調編修李鴻章等襄軍事。 偕周天爵疏言:「事當分任。 團練專令殲除土匪;牧令守本境,統帥剿賊,不得遠駐百里之外,以免推諉。 」上韙之。 安徽境內無大枝勁旅,團練亦散漫無可恃。 七月,湖北敗賊竄陷英山,擾太湖,分犯洪家埠,賢基檄遊擊賡音太、伍登庸擊走之。 八月,賊復自江西竄踞安慶,賢基赴舒城、桐城勸募團練,為官軍聲援。 賡音太、伍登庸戰歿於集賢關。 賊犯桐城,紳士馬三俊率練勇迎戰失利,遂失守。 已革按察使張熙宇退駐大關,賢基抗疏劾之。 時方駐舒城,或告以無守土責,未轄一兵,賊鋒甚鋭,可退守以圖再舉。 賢基曰:「奉命治鄉兵殺賊,當以死報國。 敢避寇倖免乎?」十月賊至,登陴守禦,城陷,死之。 文宗初聞舒城失守,即曰:「賢基素懷忠義,必能大節無虧。 」及奏上,深悼惜之,贈尚書銜,加恩於舒城建專祠,擢其子編修錦文以侍讀用,賜銀三千兩,命錦文即日回籍治喪。 予騎都尉世職,祀京師及本籍府城昭忠祠。 後安徽請祀鄉賢,特諭:「賢基品行端正,居官忠直,名副其實。 」即報可。 鄒鳴鶴,字鍾泉,江蘇無錫人。 道光二年進士,雲南即用知縣。 親老告近,改發河南,署新鄭,補羅山,有惠政。 母喪,去官。 巡撫程祖洛疏陳鳴鶴政績,羅山紳民籥請保留河南,特旨允俟服闋以南、汝、陳、光四府州所屬酌補選缺,異數也。 尋補光山,調祥符,擢蘭儀河工同知,護開歸陳許道。 以治河勞,晉秩知府。 歷衛輝、陳州、開封。 二十一年,河決祥符,水圍省城,鳴鶴露宿城上,儘力堵禦。 有議遷省城於洛陽者,鳴鶴上議有六不可。 欽差大臣王鼎等據以疏陳,乃決議堅守。 凡歷七十餘日,水退城安。 論功,晉秩道員。 二十三年,河決中牟,褫職留工,工竣,複原官,仍在工效力。 丁生母憂,服闋,署彰衛懷道,尋授江西督糧道。 文宗即位,詔舉賢才,戶部侍郎侯桐、兩江總督陸建瀛交章以鳴鶴薦,擢順天府尹。 第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