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端州並粵左,倉惶滇省依天波。 勢窮力盡走緬甸,緬酋慘殺猶殘苛。 吳軍直指緬甸境,君臣為俘相芟鋤。 逆臣辣手弒帝后,血淚飛揚迫死坡。 極惡窮凶志不回,焚其屍首揚其灰。 破巢之下無完卵,爰及妃嬪皇嗣交殘摧。 天愁地慘鬼神哭,甘弒君後為奴才。 吁嗟呼! 亂臣賊子古來有,何如三桂罪之魁。 試讀明季慘亡史,二百年後人猶哀。 自此吳三桂即坐鎮滇中,以平定永曆之故,清廷念其勛勞,即以雲南為三桂食采地。 又招其子為駙馬,寵幸已極。 如是有年,三桂日即驕橫。 所有雲南歲入庫款,皆不奏報,又招兵買馬,直如三代諸侯一樣。 因此清廷大為嫉忌。 唯是三桂耳目遍佈京中,早有消息知得清廷嫉忌之意,志在探聽確實,以窺朝廷舉動。 正籌思無策,忽報大清國順治帝駕崩,吳三桂便趁此機會,以奔喪為名,直進京中。 又恐自己入京之後被朝廷挾制,便點起大兵,然後啟程。 計大兵不下十餘萬,經貴州、湖南,入湖北、河南,望北京而去。 沿途騷擾,三桂又故遲遲其行,以看朝廷之意。 隨行如馬寶、夏國相,皆三桂心腹將士。 以馬寶為前驅先行,自己在後進發。 計行了數十日,三桂尚須兩日方能抵京,唯前驅人馬已在燕京塞擁道路,弄得京中一帶人心惶恐。 有言三桂反清復明的,有說三桂帶兵入京志在襲取大位的,紛紛其說。 你言我語,居民十室九驚,交相避匿。 那時順治帝既崩,康熙帝正在即位,聽得風聲,又不知三桂有何用意,心中不免顧慮,即與廷臣計議。 有主張阻拒三桂不令入京的,康熙帝又恐反因此激成三桂反情,終是不決。 徐見諸臣紛奏道:「三桂領兵入臨,人馬過多,在京騷擾,驚嚇居民。 請旨定奪。 」康熙帝立意用安慰之策,以覊縻一時。 先派大臣赴吳三桂軍中,先獎頌他的功業,隨說居民惶駭,請不必入京成禮,以靖民心,就在京外設祭哭靈而去。 正是: 為慮藩心多反側,反教朝意起嫌疑。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築菜園陳姬托修齋 依海市楊娥謀討賊 話說吳三桂入京奔喪,因所帶人馬眾多,騷擾京城,已令他在京外設祭哭靈而去。 自此三桂也以清廷為猜疑自己,清廷亦以為畏懼,自己即一面率領人馬回滇。 那時清廷仍欲覊縻三桂,俟三桂回滇後,即降一道詔敕,稱獎三桂功勞,由平西王晉封為平西親王,世襲藩封罔替。 吳三桂得詔,即請夏國相計議。 三桂道:「孤前者入京奔喪,竟不令孤入京,是疑孤也。 今又晉封孤為親王,是為藩府,是又有畏孤之心,故示覊縻之術耳。 為今之計,須謀自全之道,願卿有以教我。 」夏國相道:「大王如欲始終恪守臣禮,自當力辭世襲藩府之任,願解兵權,以釋朝廷之心。 如其不能,又當速自為謀,毋延誤時日,自取其敗也。 」吳三桂道:「早知如此,孤斷不為緬甸之行矣。 然孤以二十年汗馬戰爭,始有今日。 既遭朝廷疑,所可以自全者,只恃此兵權耳。 曹孟德說得好,若一旦卸去兵權,必為人所算。 語所謂騎虎難下,不能以冒虛名孤受實禍也。 」夏國相道:「三代而後封建久廢,今大王得此異數,朝廷必有深意。 大王能順則順之,若既不能,即取死之道也。 究如何而可以死裡求生,自當早計。 以韓信之能,破項羽可以破而不能阻未央宮之禍,燕王棣才不及韓信,而可以制建文,此視夫見機之遲早耳。 此則大王智力所能,無煩老夫計及也。 」吳三桂大笑道:「卿知我心也。 」夏國相道:「若以此計為然,趁人心思明之際,幸勿以遲疑取禍。 」吳三桂道:「今卻不能,須看部下文武之意如何,待有機會,方可乘勢行之。 」夏國相道:「大王之言是也。 以恩結人,以威令眾,實為上策。 然早自圖,幸勿輕泄。 」國相言罷而出。 自此三桂一發施恩於人。 凡雲南地方,雖為三桂藩地,惟一切官吏等仍多由朝廷虛發。 惟三桂用意,一來懼朝廷派人窺視他的舉動,二來欲全用自己心腹,故雖朝廷所任的,三桂也一概撤回,另以藩府龍鳳下批咨部,以某人任某守令,以某人任某參游。 縱部選本有定例,亦必撤回,改用藩府所咨選,時稱為西選。 那時西選之官遍于東南,即地方督撫大吏,于西選之官亦必改容加禮,蓋恐得罪藩府也。 三桂那時勢焰日熾,漸溺晏安,每暇即以聲色自娛。 那寵姬圓圓,聲色為一時之冠,惟自入滇以後,頗不滿意于三桂行動,聲色憂容,但三桂寵愛之弗衰。 三桂見圓圓常不大歡悅,思有以取媚之,乃大興土木為築梳妝台,以處圓圓。 那一日,圓圓謂三桂道:「妾自蒙大王青顧,恩寵有加,復以大王英雄,榮及賤妾,妾復何憾?但妾昔日所言,願大王勿忘之也。 」三桂道:「卿所言甚多,究何所指?孤焉能一盡記之?」圓圓道:「妾今榮華極矣。 若再享榮華,必增妾累,願得一淨室,俾修慧業以終餘生,並贖前過,此皆大王之賜也。 」三桂道:「往者戎馬倉惶,卿尚相隨奔走。 今已四方無事,正當安享富貴,何以遽作此想耶?」圓圓道:「昔固許之,大王今何背之?」三桂道:「誠然。 卿若離去此間,孤必不見許。 若欲于雲南城內為闢地方靜養,孤自可成卿志也。 」圓圓道:「今大王位至南面王,美女已下陳充斥,妾亦料大王必許妾也。 第4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吳三桂演義》
第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