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附近有許多山嶺,另多有強人埋伏,張獻忠一併勸他同來。 數日後,即率領人馬直往山西進發。 那時四處告荒饑民又眾,一路從者不下十數萬人。 內中雖李岩是個讀書人,惟其餘皆粗暴不過的,無不以殺戮為得意,李岩也止之不住。 又因人馬太多,需餉更煩,故所過州縣皆擄掠一空,李岩亦無可如何。 雖諫了幾次,那獻忠道:「我若不殺他,他必不肯從;我若不搶他,又無以濟軍需。 」這等語,李自成反以獻忠之言為是。 故當時兵戈塗炭,十分慘酷,為從來所未有。 既進了山界,即分張獻忠一支人馬轉攻河南,李自成自沿山西往北京而來。 時山西只有大同鎮地當衝要,不料大同總兵姜瓖已望風投降,故自成一軍更無阻敵。 因此,各路的督撫雖雪片似的文書告急,怎奈當時遼防緊急,內地守衛皆空,故李自成直如破竹。 後來明朝因各路告警,也曾派過幾個大員督兵。 但左一處雖勝,右一處便敗,加以李自成聚集饑民百萬,皆以為勝則可以得食,敗則總要挨饑,故每遇戰事皆奮勇向前,官兵如何阻擋?且李自成等軍隨處以搶掠作糧草,官兵又反糧草不繼,更無心應戰。 因此李自成直陷了山西,望直隷而來。 時江南膏腴錦繡,子女玉帛,皆勝他省,故有左右勸李自成請先下江南。 惟有李岩諫曰:「今大兵既興,志在與朱明共爭天下。 若破北京,則國皆為我有矣。 況我軍久欠節制,沿途掠劫,加以殺戮又大,若曠日持久,人心反叛,大勢必危。 計不如先取京師。 」李自成亦以此話為然,於是提數十萬人馬蹂躪直省地方,叩攻北京。 官兵皆以寡眾不敵,望風而潰。 這一會直教神京陷落,明社淪亡。 正是:累世經營稱險要,一朝陷落作丘墟。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回 殺妻兒崇禎皇自縊 爭美姬吳三桂哭師 話說李自成率領數十萬人馬進攻京師,時京中久已戒嚴,又因遼防事緊,所有猛將雄兵俱在關外。 那總督範文程,先已投降去了。 余外隨範文程去的卻也不少,故邊關正在需人,也不暇顧及內地。 因那時滿兵已攻至山海關,偏又事有湊巧,滿洲太宗適值身故,故兩國暫時講和罷戰。 惟戰事雖然暫停,防務依然吃緊,是以京中反為空虛。 且自大同鎮叛降後,人心皆驚,無不望風披靡,故李自成得直薄京城。 先是袁崇煥既已被罪,京中各員欲藉此重興大獄。 由陸澄源參劾御史毛羽健為袁崇煥黨,已逮獄中。 那錢龍錫手定崇煥之獄,但他從前曾奏保崇煥,故亦革職逮問。 因此之故,雖邊防緊急,多不敢奏保將帥,故李自成更無忌憚。 自進攻京城以後,京中一夜十室九驚,且又謡言紛起。 恰那年八月中旬夜分,正在月白風清,忽然妖氣東昇,長數十丈,闊四五尺,本粗末細,其形如刀,光芒四射。 人民看著的,無不驚駭。 一連幾十夜,都是如此。 由欽天監看過,道他是蚩尤旗,若遇出現,必主兵凶。 又有一夜,相傳四牌樓有一個更夫,那夜遇一老者,告他道:「此數夜間,你夜內若見一個婦人披麻孝服的,總要拿住她。 若被她逃去,于此處地方不利,人民必死去大半。 」 說了,那老人已不見面。 果然,次夜那更夫正見一個婦人穿了孝服,渾身縞素,自言丈夫新歿,無所依倚,在路旁啼哭。 那更夫正自憐憫她,忽然那婦人望東去了,瞬息不見。 那更夫方省起昨夜老者之言,悔之不及。 其餘傳某處老樹每夜必鳴的,有說某處空屋無故有聲的,種種怪說,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但說來的倒似確確鑿鑿一般,故一般愚民一發惶恐。 是以李自成人馬一到,城上守兵已不戰自亂,互相逃走。 李自成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即進了第一重城。 李自成殺戮又大,凡逃降稍遲者,即作無頭之鬼。 因此人心更驚,皆望風逃走。 李自成絶無阻力,又進了第二重城。 時京中大員因李自成人馬多眾,軍勢復鋭,皆束手無策,紛議調吳三桂一軍入衛。 崇禎帝亦無可如何,即降旨調吳三桂入京。 惟由京師到寧遠,往來實需時日,及諭旨到寧遠之日,吳三桂本欲調兵即行,因父母妻子皆在京中亦須往救,並圓圓尤在,亦不能不顧,今適有調動,自己正宜乘勢入京。 正在抽軍之際,忽流星馬飛報,李自成已破山西大同鎮,姜瓖已降,各路望風披靡,京中已戒嚴了。 忽又報李自成已分張獻忠南下,汴、淮、江、鄂一帶,聲氣隔絶,各軍俱不能入衛,京師已十分危急了。 吳三桂正自驚訝,暗忖李自成人馬何以這般神速,正須立刻動兵,忽流星馬又報,李自成大隊人馬已被直隷,過河間,直叩京師。 忽又報京師戒嚴,第一重城已被攻破,第二重城正在被困之中。 有謡傳京城全陷的,有謡傳帝后俱已喪亡的,紛紛其說,都是風聲鶴唳,弄得吳三桂反無主意,自忖道:「看李自成軍馬直如入無人之境,無處可以阻擋的。 各路人馬又只調自己一軍,終恐不能拒敵。 」 是以躊躇不決,把從前一片熱心都已按下,反觀不進。 時李自成即進了第二重城,崇禎帝自顧京內,既無強兵又無勁將,只望各路興兵入京勤王,或可解危于萬一,惟久無消息,即寧遠一路已降旨徵調的,仍不見至。 眼見江山是沒望了,只招集各大臣會議,看有何應付之計。 第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吳三桂演義》
第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