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文宗崩於行在,梓宮還京,心存偕諸臣迎謁,特詔起用,以大學士銜管理工部。 疏舉人材,詔嘉其不失以人事君之義。 又疏言:「東南之民鄉義甚堅,各郡縣陷後,流亡渡江者,日夜思招練義勇,克複鄉裡。 請敕曾國籓擇能辦賊者馳赴通州東台,收拾將散之人心,激勵方興之義旅,進搗蘇、常,退保下河。 上海一隅賦稅所出,宜取江海關無窮之利,以供曾國籓有用之兵。 」疏上,被嘉納。 同治元年,入直弘德殿,偕祁俊藻等授穆宗讀。 兩宮皇太後慎重師傅之選,倚畀彌篤。 是年冬,寢疾,子安徽巡撫同書方緣事系獄,詔暫釋侍疾。 尋卒,優詔賜恤,稱其「品端學粹,守正不阿」,贈太保,入祀賢良祠,謚文端。 賜其孫曾源進士,曾榮舉人,曾純、曾桂並以原官即用,曾翰賜內閣中書。 踰年,文宗實錄告成,以心存曾充監修總裁,賜祭一罈。 子同書、同龢自有傳,同爵官湖北巡撫。 彭藴章,字詠莪,江蘇長洲人,尚書啟豐曾孫。 由舉人入貲為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 道光十五年,成進士,授工部主事,仍留直軍機處。 累遷郎中,歷鴻臚寺少卿、光祿寺少卿、順天府丞、通政司副使、宗人府丞。 督福建學政,遷左副都禦史。 二十八年,疏言:「漕船衛官需索旗丁日益增多,沿途委員及漕運衙門、倉場花戶皆有費,欲減旗丁幫費,宜探本窮源。 又州縣辦漕,應令督撫察其潔己愛民者,每歲酌保一二員;辦理不善者,劾一二員。 運漕官及坐糧如能潔己剔弊,準漕督、倉場保奏,不稱職者劾罷。 」下部議行。 擢工部侍郎,仍留學政任。 鹹豐元年,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四年,調禮部,尋擢工部尚書。 五年,協辦大學士。 六年,拜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工部及戶部三庫事務,充上書房總師傅。 八年,京師旱,糧價踴貴,旗民生計益艱,藴章奏請撥款采米,允之。 復疏言:「自改用大錢,城中米貴,疊荷加恩賑濟,又加米折,然民生疾苦未見轉機。 臣聞兵丁所領止有實米二成,其餘折色定價,每石京錢四千至三千不等,大米一石市價京錢三十千。 持此折價買米,不過升鬥。 民生之蹙,不獨在無銀,並在無米。 本年海運多於上年,可將兵米酌量加增。 又各營養育兵及鰥寡孤獨小口米不過四萬餘名,每名歲支一石六鬥,擬請此項酌給米,毋庸折色。 自前年以來,有提存部庫採買銀,又存四川、山東、山西、河南、陝西解京米價銀,共有四十七萬餘兩,堪以採買米石,加放兵米。 又有河南停運節省運腳銀二萬兩,堪為轉運之用。 伏乞飭部採買,以資搭放,實於旗兵生計大有裨益。 」疏入,下部議行。 藴章久直樞廷,廉謹小心,每與會議,必持詳慎。 鈔票、科場諸大獄,婉體調護,與肅順等意忤。 兩江總督何桂清素以才敏自負,藴章誤信之,數於上前稱薦。 十年,江寧大營潰,藴章猶言桂清可恃。 未幾,蘇、常相繼陷,桂清逮治。 文宗以藴章無知人鑒,眷注浸衰。 適有足疾,扶掖入直,命毋庸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以示體恤。 尋奏乞罷職,出都就醫。 詔曰:「卿久任樞垣,備悉時事。 現在軍務如有見及,並採訪輿論民情,隨時具疏交地方官大吏代遞。 」藴章密陳時務六則,報聞。 十一年,病痊,署兵部尚書,尋兼署左都禦史。 同治元年,復以病乞休。 未幾,卒,依大學士例賜恤,謚文敬。 子祖賢,官至湖北巡撫。 論曰:文宗初政,杜受田以師傅最被信任,贊畫獨多。 祈俊藻、彭藴章皆久領樞務,翁心存數論軍事,久筦度支。 三人者並與肅順不協,先後去位;同治初元,聯翩復起。 俊藻、心存三朝耆碩,輔導沖主,一時清望所歸焉。 列傳一百七十三 文慶 文祥 寶鋆 文慶,字孔修,費莫氏,滿州鑲紅旗人,兩廣總督永保之孫也。 道光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五遷至詹事。 歷通政使、左副都禦史、內閣學士。 十二年,授禮部侍郎,兼副都統。 十三年,總理孝慎皇後喪儀,會奏軍民薙發及停止宴會期限疏中,誤引「百姓如喪考妣,四海遏密八音」語,下諸臣嚴議。 宣宗以文慶翰林出身,隨聲附和,獨重譴,褫副都統,降三品頂戴。 尋復之,歷吏部、戶部侍郎。 十六年,偕尚書湯金釗赴陝西、四川按劾巡撫楊名颺、布政使李羲文,並下嚴議,尋復按名颺被訐事,褫其職。 金釗留署陝西巡撫。 文慶又按河南武陟知縣趙銘彞貪婪狀,劾褫職。 調戶部侍郎。 十七年,命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兼右翼總兵。 命赴熱河,偕都統耆英按歷任總管虧短庫款,褫職追繳。 十九年,以查辦熱河虧空案內擬罪未晰,召問,奏對失實,下部議,罷直軍機。 二十年,典江南鄉試,以上下江中額有誤,又私攜湖南舉人熊少牧入闈閲卷,議褫職。 二十二年,予三等侍衛,充庫倫辦事大臣。 二十三年,召授吏部侍郎、內務府大臣,連擢左都禦史、兵部尚書。 二十五年,命赴四川,偕總督、將軍按前任駐藏大臣孟保、鍾芳等濫提官物,劾罷之。 二十七年,覆命為軍機大臣,解內務府事務。 尋署陝甘總督,道經河南,命察賑務,劾玩誤之知縣四人。 二十八年,召授吏部尚書,兼步軍統領、內務府大臣,罷直軍機處、兼翰林院掌院學士。 三十年,充內大臣。 薛執中者,甘肅河州人,以符咒惑眾。 至京師,藉術醫病,朝貴多與往來。 遂妄議時政,談休咎,行蹤詭秘,為巡城禦史曹楙堅捕治,中外大臣牽連被譴者眾。 文慶曾延治病,文宗斥其身為步軍統領,不能立時捕究,有乖職守,褫職。 鹹豐元年,予五品頂戴,辦理昌陵工程。 二年,起授內閣學士,尋擢戶部尚書,復為內大臣、翰林院掌院學士。 五年,復為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 題孝靜皇後神主,加太子太保,拜文淵閣大學士,晉武英殿大學士,管理戶部,充上書房總師傅。 文慶醇謹持大體,宣宗、文宗知之深,屢躓屢起,眷倚不衰。 時海內多故,粵匪猖熾,欽差大臣賽尚阿、訥爾經額先後以失律被譴。 文慶言:「當重用漢臣,彼多從田間來,知民疾苦,熟諳情偽。 豈若吾輩未出國門、懵然於大計者乎?」常密請破除滿、漢畛域之見,不拘資格以用人。 曾國籓初任軍事,屢戰失利,忌者沮抑之。 文慶獨言國籓負時望,能殺賊,終當建非常之功。 曾與胡林翼同典試,深知其才略,屢密薦,由貴州道員一歲之間擢至湖北巡撫,凡所奏請,無不從者。 又薦袁甲三、駱秉章之才,請久任勿他調,以觀厥成。 在戶部,閻敬銘方為主事,當採用其議,非所司者亦諮之。 後卒得諸人力以戡定大難。 端華、肅順漸進用事,皆敬憚其嚴正焉。 六年,卒。 遺疏言各省督撫如慶端、福濟、崇恩、瑛棨等,皆不能勝任,不早罷,恐誤封疆。 文宗深惜之,優詔賜恤,嘉其人品端粹,器量淵深,辦事精勤,通達治體,贈太保,賜金治喪。 及親奠,見其遺孤幼穉,特詔加恩入祀賢良祠,命其子善聯俟及歲引見;弟文玉,以罪遣戍,即釋回。 予謚文端。 善聯,官至福州將軍。 文祥,字博川,瓜爾佳氏,滿洲正紅旗人,世居盛京。 道光二十五年進士,授工部主事,累遷郎中。 鹹豐六年,京察,記名道府,因親老,乞留京職。 歷太仆寺少卿、詹事、內閣學士,署刑部侍郎。 八年,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授禮部侍郎,歷吏部、戶部、工部侍郎,兼副都統、左翼總兵。 十年,英法聯軍犯天津,僧格林沁密疏請幸熱河。 文祥以搖動人心,有關大局,且塞外無險可扼,力持不可,偕廷臣言之,復請獨對;退偕同直侍郎匡源、杜翰具疏請罷所調車馬,明詔宣示中外。 八月,敵氛益熾,車駕遽行,命文祥署步軍統領,司留守。 從恭親王奕議和,出入敵營,於非分之求,侃侃直言,折之以理。 尋以步軍統領難兼顧,疏辭,改署正藍旗護軍統領。 十月,和議成,疏請迴鑾,以定人心。 偕恭親王等通籌全局,疏上善後事宜,於是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恭親王領之,滿、漢大臣數人,文祥任事最專。 第6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