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深愛陳圓圓。 她是他生命中的一盞燈,無論如何,陳圓圓在他心中,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平西王府中,佔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縱然已近中年,花容難駐,但惟有她可以讓吳三桂一吐為快,雖然這種情況並不經常。 每個人都有交流的傾向,這種心的交流需要一個平等的對像,不管他貴為王爺,還是天子。 然而吳三桂心中那個朦朧而又巨大的志向,卻是陳圓圓難以抹去的,難以消解的。 吳三桂為陳圓圓不是狂熱地淹沒于這一志向中而感到苦惱、感到憋悶!假若有一天他實現了自己的目標,而圓圓卻離他而去,他不知道自己會怎樣……所以他從來沒有將這個與謀士們反覆商議、不斷推動的志向正面告訴過陳圓圓。 不是他想瞞她,她是瞞不住的人呵;而是他有一種隱隱約約的預感:一旦他邁向那個大業,圓圓就會消失……圓圓呵圓圓,你有一種什麼樣的靈魂? 吳三桂終於沒有說出那個陳圓圓想竭力消溶的志向 少年康熙帝 清皇室真是一個多災多難而又屢有奇遇的政權。 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漢唐清並稱三大強盛時代。 通曉歷史的人不難發現:漢唐時代的皇帝實在是明少昏多,內亂迭起;反觀清王朝的皇帝,卻几乎個個都是勤政強干的主兒。 清王朝多小皇帝,但自幼當政,內亂政昏的局面在清代卻極少出現。 不是沒有。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再加上入關前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顯而易見,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強國君主鏈條!歷清十帝,中國國力勃然興起:國土增加兩倍,人口由六千萬增加至四億,法制穩定,經濟發展。 儘管說清王朝也有一個混亂不堪的尾巴,但它畢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強大的帝國。 清室政權的共同特點是:勤政、質樸、務實。 勤政治國,不存一絲懈念,心中時時保持一種警惕一種警覺,這是清帝的共同點。 莫要說這是少數民族入關所致,相比之下,歷史上有多少王族在瀕臨滅亡時依然昏債腐敗,南明小朝廷就是一個典型。 說質樸,清朝皇帝一帝一個年號是最好的明證,不玩花架子頻頻改年紀元;皇室支出、內宮人役、帝室嬪妃,各項均不到明代的十分之一!賞賜臣下,重在名號黃馬褂、禦馬、雙眼花翎;而不是濫賜金銀。 即使賞賜金銀,也從未超過三百兩,其像征意義也遠遠大於物質實惠。 說務實、開邊、平亂、河漕、水利、平冤獄、察民情,一宗一宗堅持干;清帝之中,沒有求長生不老藥的,沒有登泰山封禪的,沒有令天下大宴三日的,沒有歌功頌德的…… 到吳三桂做平西親王時,清室四帝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都保持了中央政權的穩定延續。 穩定的中央王權是國家的命脈。 在法制既定的前提下,穩定勤政就成為國家之關鍵。 如秦自商秧變法,二百年間統一中國,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王權穩定,六世奮鬥。 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秦莊襄王、秦始皇,一浪高過一浪。 所以漢代賈誼在《過秦論》中才感慨而發:「奮六世之餘烈,成千古之帝業!」 當吳三桂為心中那個朦朧而又遠大的志向處心積慮、憂思難解的時候。 在千山萬水,遙遙相隔的北京紫禁城中,卻有一個人清楚地知道吳三桂的志向。 這個人,就是少年天子愛新覺羅·玄燁,史書上以其年號稱其為康熙皇帝。 小玄燁自8歲即位,有着驚人的政治才能,彷彿天生是一個大政治家。 屈指算來,這已是康熙登基第四個年頭了。 連着幾場冬雪過後,接着又是連綿的春雨,萬木蕭疏的北京城隨着節令更替,又俏悄地復甦了。 康熙半躺在養心殿的禦榻上,目光炯炯地盯着上頭的藻井。 蘇麻喇姑和太監張萬強二人挨次立在下首腳踏子上,也是沉思不語。 殿內數十盞燭火照得通亮,殿外廊下侍立的宮女太監也都一聲不響。 康熙、蘇麻喇姑和張萬強都十分清楚,一場急風暴雨即將在這數百年漂沉不定的宮廷裡爆發。 「兒皇不能做阿斗,兒皇不能做漢獻帝,兒皇不能做後周柴宗訓!兒皇要自己主宰天下,做一代明主!」 這是頭天晚上在慈寧官,康熙屏退了所有的太監宮女之後,跪下對太皇太后說的話。 「我要誅奸除凶,擒拿鰲拜。 已定在明日行事。 」 順治帝駕崩之時,念玄燁年僅八歲,特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臣,佐理政務。 在四大臣之中,首席顧命輔政大臣索尼資格、名望高過其他人,但年老體衰;蘇克薩哈倒年輕氣盛但太無心計;遏必隆向無定見,軟弱無能。 四人之中,鰲拜雖位旬最末,權力卻是越來越大。 自三朝元勛、功高蓋世的索尼一病歸西之後,鰲拜便無所顧忌,先是收服了遏必隆,又誣陷蘇克薩哈謀反,誅殺滿門。 至此,鰲拜便大權獨攬,全不把年幼的康熙放在眼裡。 所有這一切,精明強幹、身歷三朝的太皇太后心裡都清清楚楚。 「皇帝都準備好了?”太后鎮定他說,「這事只在早晚,是一定要辦的!」 「祖母」,康熙侃侃而言,“自我列祖列宗開創大清基業以來,從未聽說過這麼膽大妄為的臣子。 鰲拜身受先帝不次之恩,封為託孤重臣,近八年來欺凌同僚、殺害輔臣,踐踏朝綱,屢次咆哮金殿,中外臣工無不側目而視,若容這等賊子成立於朝堂,我大清江山,遲早要落入此賊手中!」 第24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吳三桂》
第2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