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一個月,到了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九月,元江土知府那嵩就起兵反抗清朝的統治。 吳三桂聞訊後,立即統兵出擊。 九月十一日他自昆明發兵,十一月初五日攻克江城。 那嵩及其妻子兒女舉火自焚,部下將吏或降或死。 那嵩苦心經營數年,可惜不到二個月就被吳三桂打得慘敗。 那嵩之亂平定以後,雲南暫告安定。 因此清廷命洪承疇還朝佐政,雲南之事交由吳三桂相機剿撫。 朝廷的命令傳來,洪承疇立即準備離滇還京,作為一個舊交,而且受過恩耀,拜為門生的人,是應該去告別一下的,這一點吳三桂已經想到了。 況且,三桂別有所圖——洪承疇自降清以後,一直與清廷關係密切。 雖不能說是心腹肱股要員,但也稱得上是信得過的高參。 通過昔日之交,來結今日之誼,以求從洪承疇那裡得到內助,至少可以得到某些重要的情報。 懷着這種心理,吳三桂踏入了洪承疇的府署。 洪承疇見到來話別的吳三桂,當然很高興,雖然此人是他的門生,自己親手提拔起來的人,但今非昔比,昔日的寧遠總兵,早已是縱橫天下,威名遠揚的平西王了。 「多蒙老師指點相助,大恩不言謝。 三桂正欲求計,望老師不吝賜教,若欲長駐雲南,何以自固?」吳三桂話說得坦率真誠。 洪承疇又一次感到吳三桂變得眼光深遠了。 想得好,問得及時,在朝廷將雲南交付治理之時,卻能夠不得意忘形而長思遠慮,此人不可限量啊!那麼何以自固呢?如今雲貴已定,永曆流亡在外,苟延殘喘。 翌日大兵一發,永曆及其殘餘滅之在即。 如此清朝的一統大業就算完成了。 俗語說得好:「狡兔死,走狗烹。 ”要使走狗不烹必須不時地出現狡兔。 思慮至此,洪承疇抬起頭來對正眼巴巴地等待回答的吳三桂說道:“不可使滇中一日無事!」 吳三桂洗耳恭聽,當洪承疇將那一字千金的九個字說完後,吳三桂頻頻點點頭,再次拱手帶著感激之情說道: 「三桂頓首受教!」 從以上二人的對話來看,可以再次感到洪承疇與吳三桂非同一般的關係,其實他們之間如此開誠佈公,決不是一天兩天的交情,所謂「冰凍非一日之寒」。 他們的交往還得從崇禎未年說起。 崇禎十三年公元1639年,當明末農民大起義進入低潮,兩支最大的農民起義軍勢力:張獻忠一支不答城受挾,另一支即李自成農民軍在潼關原几乎全軍覆沒,只有十八騎躲入商雒山,農民起義軍已不再對明朝政權構成威脅時,崇禎又想和遼東尋求攻勢的清朝軍隊決一雌雄,因此調了鎮壓農民起義有功的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統率所屬部隊進入遼東。 當時,吳三桂還是一個副將。 他原是平遼總兵官毛文龍的手下,當時他和尚之信、孔有德、耿仲明同為毛文龍手下四大驍將,後來毛文龍被洪承疇的前任袁崇煥以驕橫自專罪名所殺,尚、孔、耿三人俱怕牽連,都投了建州女真,惟有吳三桂沒有叛逃。 吳三桂在洪承疇到遼東不久便登門拜見,並拜洪承疇為師。 洪承疇並未瞧不上這位副將,因為他在馳聘中原之時就聽到吳三桂的大名。 勇冠三軍,孝冠天下之人,他怎能不知?況且,他雖身為總督,然而直接統屬的部隊並不多,他就任薊遼總督專辦遼東事宜,不依靠世守遼東的一批將領,又能辦成什麼事呢? 吳三桂在洪承疇手下從副將一直升到寧遠總兵。 吳三桂「借兵時」,若非洪承疇從中闡明利害,多爾袞也不會答應吳三桂,事態發展將很難預料。 他們的關係是不言而喻而又心領神會的。 洪承疇雖不想復明,主要還是不能,但他需要政治上的同盟軍,吳三桂畢竟同他是一路人;吳三桂雖有復明之志,但卻要復由自己主率的「大明」。 洪承疇心中明白這一點,也願為他助上一臂之力,儘管洪承疇早已斷了抗清之念,早已經是大清國的耿耿忠臣,可他心中同吳三桂一樣,有愧於大明,有愧於死去的崇禎皇帝,大清雖好,終不是漢家人的江山,倘若吳三桂真能復明,又有什麼不好。 送走了洪承疇,吳三桂也走到了自己的人生路口! 十四、無邊落葉 牛皮弓弦被吳三掛絞住——收緊——他兩手一用力,一聲低沉的慘呼從永曆帝的喉嚨裡發出來,緊接着,一顆人頭直落地下,這位帝王的頭顱竟被絞斷了。 是的,吳三桂已經來到了他人生的十字路口。 他已經位極人臣,做了一方的士皇帝,然而,在他那靈魂深處,那復明的宏願卻無時不在震撼着他,召喚着他。 然而,這大清的帝國卻已是日益鞏固了,雖說他吳三桂手掌重兵,可他敢於或是有能力去掙脫這大清帝國的操控嗎? 吳三桂在徘徊着,猶豫着。 或許,他還必須觀望些時日。 或許,他羽翼未豐。 他還必須保存自己的實力。 吳三桂並非只是一介武夫,他對政治同樣也極有興趣,我們雖不能說他就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但起碼,他還是有着相當的政治才能的。 因此,當他攻城略地,為清廷征討江山的時候,他無時無刻不在他那靈魂的波濤中施展着他的政治抱負。 吳三桂絶對是清醒的 叢林悲歌 雲遮霧障的熱帶叢林。 樹木參天,叢林綿延相續。 昏暗不見天日的環境讓人生畏。 山道隱隱約約,使人感到幾十步之外甚至幾步之外,就是不可知的地段。 兩人並行,一個轉身,一個人就可擺脫另一個人。 第19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吳三桂》
第1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