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鴻章自實授蘇撫後,知道太平人馬利害,決意借用洋兵洋械,由前撫薛煥駐居上海,專理交涉。 那時借得洋兵三千名,並精利洋槍三千根,由劉銘傳、程學啟分統之;並輔以清兵為左右兩隊先進。 李鴻章卻與部將劉松山、錢鼎銘、潘鼎新等,共統大兵為後進,先趨常州。 是時洋兵統帶,只由鴻章部下劉、程二將兼統,其所部清兵,皆是淮軍,向來輕視外人,因此與洋兵大生齟齬。 李鴻章以華洋同伍,意見不和,故到長洲後不敢遽進。 忽報李秀成已引大隊人馬前來,乃即調集洋兵,並檄令三軍奮勇接戰。 惟李秀成頒示之後,土人皆以洋兵將來必分掠土地,故無不怨恨洋兵。 李秀成見人心可用,已決意急戰。 忽探馬飛報捷音:那涂鎮興,自得李秀成之今後,由金山渡過瓜州,而後出其不意,先破土橋清兵,沿途至紅橋、卜著灣、三岔河各路清營,望風而潰,直過揚州,所得糧草無算。 李秀成即令周勝富代涂鎮興駐揚州;即令涂鎮興乘勝下泰興,渡運河,抄出常州之後。 那時李秀成部下三軍,皆欲與洋兵見仗。 惟秀成知李鴻章部兵與洋兵不知,料不能即進,故亦緩以待之。 及見土人反對洋兵,又得涂鎮興乘興助力,且見軍士奮勇求戰,乃大會諸將聽令。 並道:「洋人恃其利器,故用彼為前驅;今我前軍改用抬槍,其力實能及遠,準可一戰。 」便令陳得風統率馬隊並抬槍隊為前軍,從遠地先擊洋兵;後以蔡元隆、郜永寬為左路;以黃子隆、陳贊明為右軍,如洋兵潰時,即三路同進。 又令賴文鴻為各路援應。 分撥既定,自己即率各部將,引大兵,一齊出發。 尚距常州十餘裡,前隊主將陳得風,先發令進擊;清將劉銘傳、程學啟亦率洋兵接戰。 奈洋槍雖利,仍不及太平兵抬槍能及于遠,清兵前隊頗有死傷。 時洋兵以為被清兵藐視,亦欲奮力一戰。 不料常州土人既恨洋兵,又因秀成前下蘇、常,絶無騷擾,深望秀成得勝。 故到了夜裡,土人有暗自發槍,向洋兵攻擊的。 洋兵初以為中伏,及查知左右皆無伏兵,遂疑為清兵暗截,心中甚憤,先訴劉銘傳。 惟劉銘傳以所部並無此事,力慰洋兵;奈洋兵不以為然,以為劉銘傳有意袒助。 劉銘傳無心戰鬥。 秀成見洋兵戰力頓緩,正不知何故?忽探馬報稱土人開槍攻擊洋兵;秀成知清兵必有變,故即率隊猛進。 李鴻章見洋兵不大力戰,亦疑外人之心難測,即令劉松山、潘鼎新引兵接應。 惟太平人馬已大隊撲來,清軍前隊洋兵望後便走,清兵大亂。 李鴻章知不能戰,方傳令暫退。 忽報太平大將涂鎮興,已抄出常州之後;李鴻章所部,已前後受敵,軍心益驚。 劉銘傳、程學啟仍率所部清兵,奮勇抵禦洋兵。 此時見太平人馬,來勢兇猛,亦回軍再戰。 忽然西南角上一支人馬撲到,乃太平大將賴文鴻也。 清兵被橫貫一擊,更為紛亂。 那時洋槍雖然厲害,惟太平大軍既已合圍,兩軍器械,皆能擊及,洋兵利器,頓失其威。 李秀成即令陳得風及左右兩路速進;更令各部將,分道緊逼清兵。 那時清兵一來驚慌,二來零亂,又當不得太平人馬各路之眾,於是大敗。 李鴻章欲退時,後面涂鎮興人馬又到,清兵死傷極眾。 劉松山見勢不佳,知不能久持,急保李鴻章望東南而逃。 李秀成乘勢猛追,井謂左右道:「敵者所持者唯洋人利器耳。 有此一敗,敵兵膽落,得此機會,勿令李鴻章逃生也!」各人得令,無不奮勇。 李鴻章此時欲回守蘇州,又為涂鎮興所壓,不能逃過;時副將吳全美,正領水軍駐泊太猢附近,急來相救。 無奈後面太平人馬已經逼近,沿途清兵死傷不計其數。 李秀成追殺數十里,方始收軍。 計李秀成是役斃洋兵四五百人,斃清兵四千餘,得洋槍千餘根,大獲勝捷。 秀成打聽得李鴻章已引兵退回清浦,便率人馬先取蘇州省城;及大軍既抵無錫,蘇州守將守兵皆為震動。 以為洋兵有此利器,依然不敵,何況自己,因此皆有俱色。 守將何信義,乃與李文炳計議道:「李秀成久稱能兵,向榮、和春、張國梁、胡林翼、曾國藩、鮑超、李續賓等均為所破,所戰則勝,所攻則取;以王有齡因守杭州,外多援兵,內有能將,尚不能堅守;今李撫台所用洋兵,器械何等精利,亦為所敗,看來李秀成必破我蘇州無疑矣!今復軍心震動,十室九驚,何以戰守?徒死無益,計不如降為上策。 」李文炳道:「吾等皆是粵人也。 今南京天子亦是粵人,降時必得優待;且李撫台所持者洋兵耳!洋兵此敗,此後何以禦侮,君子貴于見機,將軍之言是也。 」何信義至此,意益決,並以彼兩人之意,告諸部下將校,皆以為然。 於是派員在李秀成軍中納款,並請太平人馬進城。 第1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洪秀全演義》
第1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