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李秀成頓首言:竊惟大王首事之初,不二年而戡定東南一帶,遂立天京。 乃六七年來,土地不增,國勢不進,何也?則以大王前則首棄桂林,繼棄長沙,不區區于寸土尺地,惟務進取;後則徒事固守,使師徒百萬,日惟奔馳于蘇、浙、皖、鄂之間,不聞遠征故也。 以棄一長沙,而即足據長江數省;則今日縱失一城,棄一地,而其收效,必有過于其失者,皆意中事矣!中國幅員遼闊,若唯恃救危守險,則進取無期;縻餉老師,亦終有救不勝救,守不及守之時也。 滿人命脈,厥在北京。 昔軍師在日,曾謂天下大勢,北京為首,傾其首,剛立亡:猶言北京定,而全國皆定耳!自林鳳翔殉難於天津,李開芳殞命于高唐,吾國北伐之師,已無後繼。 滿人遂得安居都會,號召四方,以與吾為難矣!得失比較,情勢顯然。 故臣弟屢議北征,即原子此。 而議者謂為非計。 謂昔者符堅,奄有中國三分之二;然國本來固,這下江南,卒有肥水之敗,而國亦隨亡,不知時勢固不同也。 昔者正統猶在東晉。 外族符堅覬覦神器,非國民所樂從;今則正統倒移久矣。 北京未亡,即中原未復,故縱能保全十金陵,終不如光復一北京。 誠以北京一破,即大局隨定,人心亦移;前之為我敵者,至是亦反為我助。 觀元順帝一離大都,而各路強敵,盡附朱明,皆前車可鑒也。 今大王而不欲恢復中原則已;若曰欲之,則惟冒險以爭北京,斷不能為東南尺寸土地,至躊躇重計。 此則大王聰明睿智所自知,毋煩臣弟再言耳!蓋惟敵人屢遭潰敗,乃狡計百出:以擾我天京,使臣弟疲于奔命。 大王縱不以鄙言為是,亦思天京根本鞏固,人心團結,糧械充實,敵人非旦夕兵力,即能動搖。 況復以羅大綱、陳其芒援應于上游;陳得風、陳坤書、蘇招生、陸順德維持于附近;蒙得恩、成天豫主持于中,已萬無可慮乎?今臣弟駐兵皖南,猶去金陵不遠,倘有緩急,亦回應不難。 故臣弟非不欲回軍也!誠以敵人非以全力撼金陵,而將大逞于皖、贛。 一經回軍,必受牽制耳。 區區愚誠,願大王之垂察! 此折既上,洪秀全仍放心不下,乃與諸臣計議。 成天豫進道:「忠王向來鞠躬盡瘁,如諸葛武侯所謂死而後己!此次不遽回軍,彼必有深謀,或料金陵未必便危;或料敵人只以虛攻金陵為牽涉,故留鎮皖南,為兩面照應耳。 臣等當力顧天京大局,大王不必多慮也。 」洪秀全聽罷不答。 洪仁達道:「李秀成部下數萬人,又為五軍主將,百萬大兵俱在其手,兵權太重矣。 若無異心,是國家之福;倘意圖不軌,誰能制之!今彼聞召不回,于君臣之義已背矣,忠臣豈如是乎?」蒙得恩道:「福王之言差矣!忠王苟有異心,豈待今日,願大王勿信此讒言。 今天京兵馬既多,糧草又足,何懼勝保?以忠王不肯回軍,必有高見。 且天京大局,臣等自問亦足以撐持,又何必勞忠主往返乎?且臣弟更有一言:以吾國之有忠王,類如擎天一柱。 若東有事則調之往東,若西有事則調之往西,反中敵人奸計耳。 今請由忠王留鎮皖南,臣與成天豫願保天京,倘有差失,甘當死罪。 」洪秀全聽至此,意似稍解,不料洪仁發大怒道:「汝等謂天京有失,願當死罪,但恐天京失時,治汝罪亦不及耳!」洪秀全聽罷,不作答言。 蒙、成二人嗟嘆而出。 蒙得恩乃暗謂成天豫道:「亡國者其安、福兩王乎!天王惟念親親之義,不加罪責。 而彼二人,乃益逞其威,詢私好貨,進讒妒賢,安得不敗?自今以往,吾等不知死所矣!」說罷互相嘆息。 自此洪秀全亦把召回李秀成之議,暫作罷論。 不想十餘日後,勝保及德興阿、都興阿三欽差已會合人馬,共約六七萬人,號稱十餘萬,共攻金陵,分東西北三路齊進。 天京得了只個消息,大為震動。 蒙得恩乃與成天豫,力籌捍衛之策,及分佈人馬,分道守險;復依秀成號令,以松王陳得風領二萬人扼守雨花台;並令各路人馬不離天京附近,以備緩急;又令蘇招生、陸順德將水師移在金陵內河游弋,以壯聲援。 蒙、成二人以為佈置完密,可以安洪秀全之心,即可以罷召回李秀成之令。 不意東路又飛報急事:清廷以前任江蘇巡撫薛煥,駐上海辦理交涉,購借新式洋槍,以應轉運;而以新任江蘇巡撫李鴻章,會合各路進攻蘇常一帶,特來告急。 洪秀全聽得,又吃了一驚。 那洪仁達更以為金陵危險,李秀成既擁重兵,非調秀成回京不可!洪秀全自無有不從,立即降諭飛召李秀成回軍。 那秀成此時仍不欲遽回,再陳金陵險固,萬無一失,不宜回去。 洪秀全那裡肯從。 一連數日,連發幾道敕詔,催李秀成回軍;末後一詔更為嚴厲:謂李秀成擁據重兵,坐視天京不救。 秀成乃無可奈何,一面佈置皖南各路,復囑林啟榮鎮守九江一地;並命侍王李世賢,須駐兵九江附近,以為聲援,始傳令班師,直回南京而去。 且說曾國藩會合五路大兵,為攻取九江之計,至是乃探得李秀成全軍已回金陵,乃與各路水陸併進。 仍讓鄂督官文為主將,沿長江而下;曾國藩先以本部人馬,由建昌起行,先奪了南康府。 侍王李世賢本欲往救,卻為左宗棠所牽制,移動不得。 曾國藩遂奪了南康,復以知府沈葆幀駐守。 第1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洪秀全演義》
第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