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皖、鄂兩地,有英王陳玉成大軍,可以無慮。 籌劃既定,李秀成領了人馬,由金陵西行:大軍沿太平、蕪湖而下,令松王陳得風與健將賴漢英,先趨石埭,自率大軍直走銅陵。 時清道員王珍,方扼守石埭。 那王珍亦湖南人氏,從戰湘、鄂、皖、贛各省,所向有功,在湘中號為儒將,與羅澤南齊名,最為曾國藩所賞識。 此時以所部六千人,扼守石埭,以當賴漢英、陳得風等軍。 而李元度、趙景賢、周鳳山等,把守銅陵一帶。 聽得李秀成大軍已過蕪湖,乃集議應敵。 趙景賢力主固守,欲催請曾國藩移兵直救,然後迎敵。 並道:「李秀成為敵軍著名勁將,且此來帶戰將多員,復擁數萬之眾,吾軍中固無秀成敵手之人,且又眾寡不敵。 若勉強出戰,徒取敗耳!一敗之後,則皖南一帶必為敵有,而自金陵以至安慶,敵人已貫通一氣,此後大局益危矣!」李元度聽得,頗不以為然。 自恃曾在曾營,久為國藩器重,因瞧趙景賢不起,故一力主戰。 並道:「向榮敗死,張國梁、和春、王有齡復相繼敗死,吾國軍成盡挫。 復經敵將陳玉成,縱橫東西,久視吾國如無人,此次若再讓之,恐敵氛益熾矣。 屢敗之後,正當再振軍威。 我以三路之兵,若謂不能敵李秀成一路,則吾等真無用矣!」李元度說罷,再決於周鳳山。 那周鳳山是個武員,自無有不主戰,遂不聽趙景賢之言,令周鳳山左,趙景賢在右,自己居中,共為三路。 計每路約五六千人,共計一萬五六千人之眾,離銅陵十五里下寨,專待李秀成交鋒。 趙景賢又諫道:「空城出屯,為兵家最忌。 昔公在曾國藩幕府,于沈藻楨守南康之日,公曾致書沈葆楨:以空城出屯為戒!故卒能保虔南康。 今日何自己反忘之耶?以沈葆偵遇黃文金一軍,猶不宜出屯,況今遇李秀成之眾,又安可棄城于不守?公等若必主戰,某願守銅陵。 在某非畏戰,特以留此一城,固有駐足;即留此一軍,亦可備緩急也!公等以為何如?」李元度道:「公真食古不化。 軍法乘宜制變,彼一時,此一時也。 彼時只有南康沈葆楨一軍,故不宜妄戰;今三路之眾,故不宜因守。 若公必守城池,是前軍又少一枝兵力矣;前軍若敗,城池又焉能保守耶?」趙景賢無可如何,只得一同出屯。 早有探馬飛報,李秀成已陷了繁昌、南陵,今乘勢向銅陵來也。 李元度聽得,令部署隊伍,待秀成到時,以逸待勞,即行接戰。 忽又報李秀成一軍,不下五六萬人,沿途逢山開路,遇水疊橋,已離此不遠矣!李元度聽得,殊不以為意,祇下令如敵軍到時,乘其喘息未定,即迎頭痛擊。 此令既下,李秀成前部已到:左右先鋒為陳其芒、賴文鴻。 不知秀成久知軍法:過勞者必蹶,沿途雖聲勢浩大,仍緩緩行程,與李元度一軍,沿距十五里,即不待清兵來攻,先已進戰。 秀成並下令道:「吾軍眾而彼軍寡,彼且用奇兵,我宜用混戰;今彼駐于平原,以待交鋒,不敗何待?」說了乃親日擂鼓,諸軍齊進,相與混戰。 李元度只有鼓勵軍士,責其奮勇,奈李秀成人馬眾多,又復強悍,如何抵敵?自辰至午,雖李元度竭力撐持,軍勢已漸不支。 李秀面見陣腳移動,乃以中軍突出,直擊李元度一軍。 如波開浪裂,清兵不能抵禦,於是大敗。 趙景賢知軍不能輓回,又恐銅陵有失,沒奈何乃回銅陵扼守;李元度大敗而退;周鳳山一軍卻望石埭奔來,志在與王珍等合兵,不想賴漢英、陳得風兩路人馬,已攻下石埭,王珍已死於亂軍之中。 除死亡之外,余軍非降即竄。 周鳳山聽得,更不敢赴石埭,乃引敗殘人馬,急奔池州暫駐。 李秀成既獲勝仗,料知敵軍必有一路回守銅陵,故當兩軍未戰之時,先分數百人,皆不用武裝,乘敵兵由城調出時,即乘勢混入銅陵城中。 此時既已得勝,知趙景賢回城駐守,乃併力圍攻銅陵。 令先鋒陳其芒,自引本部先追李元度,以斷銅陵救應,自己卻率全軍,專力於銅陵一城。 那時趙景賢在城中,知秀成必來攻城,只得鼓勵三軍死守。 並傳令道:「銅陵城池雖小,卻有可以固守之處。 且銅陵為皖南要衝,此處若失,是皖南全境皆休矣。 今幸糧食尚多,固不患絶糧。 況李元度、周鳳山,既已敗去,必然催取救兵,亦可無被困之虞。 望諸君努力守禦,趙某斷不忍負諸君也!」正說話間,城外已呼地震天,李秀成已引大隊攻城,將銅陵四面圍得鐵桶相似。 趙景賢正指揮軍士防守,忽報北門火起,趙景賢大驚,深恐城中有敵人內應,只令三軍不要驚慌。 不想沒一刻時間,已紛報火起。 趙景賢已知不妙,急傳令不要救火,只先拿姦細。 突見東路上火光更烈,居民紛紛逃走,原來東城已陷。 因自城中報道四處起火之後,趙景賢分遣兵搜拿姦細。 李秀成乘其守力一緩,即令鋭卒五百人撲近城垣,用藥炸陷數十丈,遂攻破東城,率兵大隊擁入。 自東城陷後,守卒皆慌忙失措;甫門亦被賴文鴻攻下,都一齊擁進城來。 趙景賢自知不免,乃率親兵望西門而逃。 不知李秀成自攻破銅陵而後,已將人馬遍繞四門,故趙景賢奔至西門時,已有敵兵大隊攔住,為首的大將:乃先鋒賴文鴻也!趙景賢不敢前進,拔轉馬頭,再向北門奔來。 又被李秀成部將汪安均殺了一陣,所有親兵,非降則死。 第14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洪秀全演義》
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