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平之後,定當親率三軍,隔河為犄角之勢。 萬仁見書不悅,謂孫騰曰:「遠語高晉州,吾得吉夢。 夢與吾先人登高丘,丘旁之地耕之已熟,獨余馬蘭草。 先人命吾拔之,隨手而盡。 以此觀之,往無不克。 今晉州不能自來,當遣一將來助,庶見同盟之義。 」騰還報。 歡曰:「兆狂愚如是,敢為悖逆,吾勢不得久事爾朱矣。 如不遣將相從,彼必覺吾有異。 」謂尉士真曰:「必得君去,方免兆疑。 」士真領命,即日起行,來到晉陽,見兆曰:「晉州不暇隨征,特命仆居麾下,稍效奔走。 」兆大悅曰:「士真來,吾無憂矣。 」於是萬仁自領精騎五千為先鋒,北鄉公主同了世隆權主 中軍,度律彥伯為後隊,催起人馬,即日進發。 行至丹谷,有都督崔伯鳳領兵守把,兆攻之,關上矢石交下,不能前進。 兆令軍士辱罵以激之,伯鳳怒,親自出戰。 方排開陣勢,兆大喊一聲,單騎衝入,將伯鳳一槍刺死,兵眾亂竄。 遂乘勢殺進谷口,守兵盡逃。 源子恭聞谷口已失,亦率眾退走。 兆於是倍道兼行,一日夜行七百里,直至黃河渡口。 先是半月前,渡口有一居民夢人謂之曰:「爾朱兵馬將到,命汝為波津令,縮黃河之水,以利其濟。 」夢覺,逢人言之,人皆以為妄。 不三日,其人遂死。 兆至河口,正因洪流阻住,無計可施。 忽有一白衣人來至軍前,高叫道:「大兵欲渡,須隨我去。 」兆召而問之,其人曰:「波津河流極淺,徒步可涉。 我為引路,以濟大軍。 」兆奇其言,便引眾隨至津邊。 其人一躍入水,俄而云霧四塞,狂風大起,良久風息,水勢大退。 令人試之,水不及馬腹。 兆大喜曰:「此天助我也。 」策馬競渡,大眾盡濟。 忽焉狂風又起,黃沙蔽地,大霧遮天,日黑如夜。 兵至洛陽,城中全不及覺,遂入城,兵圍大內,擂鼓吶喊。 天忽開朗,宿衛人始知敵至,倉猝之際,槍不及持,箭不得發。 見殺傷數人,遂皆散走。 時帝在宣政殿,正憂丹谷失守,與群臣商議拒敵之策,欲自帥軍討之。 華陽王鷙曰:「黃河阻隔,兆安得渡?帝不必輕出。 」忽聞外面喊聲如沸,遣侍者出視,無一回報。 帝知有變,自帶內侍數人,步出雲龍門觀望,見城陽策馬從禦街過,連呼數聲不應,回頭一看而去。 急欲退步,賊騎已至,執帝送至永寧寺,鎖于樓上。 帝失頭巾寒甚,就人求之,人莫之與。 兆入宮縱兵大掠,搜獲臨淮王、范陽王誨、青州刺史李延賓等數人,皆斬之。 進至後宮,後閉門拒 之。 兆出坐殿上,用天子金鼓,設刻漏于庭。 命爾朱智虎入見皇后,假言欲立太子為帝。 智虎進內,扣宮求見,述兆之言。 後信之,命乳保抱出太子,至顯陽殿見兆。 時太子生二月矣。 兆怒目視之,即將太子撲殺階下,並乳保殺之。 是夜宿于宮中,污辱嬪禦、妃主。 次日,下令百官不許一名不到,如違立斬。 於是文武皆集,俯首唯命。 兆素惡城陽王,知已逃去,着各處嚴促。 城陽走至南山,茫無所投,想起洛陽令寇祖仁,一門三刺史皆己所引拔,定念舊恩,必能庇我于難。 遂往投之。 尚有黃金百斤、馬五十匹,祖仁利其財,外雖容納,私謂子弟曰:「聞爾朱兆購募城陽王,得之者封千戶侯,今日富貴至矣。 」乃假言怖之云:「風聲已露,官捕將至,王不如逃於他所,以待事平。 」城陽懼,單騎而走。 祖仁使人邀于路殺之,送首于兆。 兆亦不加功賞。 一夜夢徽謂己曰:「我有黃金二百斤、馬百匹在祖仁家,卿可取之。 」兆既覺,以所夢為實,即掩捕祖仁,征其金、馬。 祖仁只道被人首告,望風款服,實供得金百斤、馬五十匹。 兆疑其故意匿半,依夢征之,嚴刑拷問。 祖仁懼死,將家中舊有金三十斤,盡以輸兆。 兆猶不信,發怒,執祖仁懸首高樹,以大石墜足,捶之至死。 又抄掠其家資,並其子弟殺之,方罷。 未幾,世隆及北鄉公主至,意兆必遠接,而兆自恃功高,竟不出迎。 世隆不悅,入城安營于教場地面,乃與度律彥伯、司馬子如、劉貴等一齊入朝。 兆見世隆,全不加禮,責之曰:「叔父在朝耳目應廣,如何令天柱受禍?」按劍目,聲色俱厲。 世隆遜辭拜謝,然後得已,由是深恨之。 爾朱後亦怨萬仁行兇,聞其母已到京中,乘輦出宮私自來見, 對了北鄉大哭,訴兆無禮撲殺皇子,乞恩于母,欲保全帝命。 北鄉曰:「今日萬仁必來見我,看他言意若何。 」俄而兆至。 北鄉先稱其功克光前人之業,兆大悅,知後在此,請見。 後出,兆再拜。 見後憂愁滿面,因曰:「後何慼慼?帝殺天柱,我本欲殺帝,特看後面,只殺其子,幽之永寧寺中。 」北鄉曰:「太子已死,不必言矣。 但汝妹年少,況你叔父所鍾愛者。 今天子生死權在侄兒,切莫加害,使完夫婦之好。 」兆曰:「彼既負恩于前,我豈可留禍于後?後方年少,及時另招佳婿,不失終身富貴,于帝復何戀焉?」後變色曰:「忝為帝后而再圖他適,此玷辱家門之事,寧死不為!」後又請于兆,欲見帝一面。 兆命副將二人同隨行。 宮女送後入永寧寺中,帝見後,失驚曰:「此何時而卿來見我耶?」淚隨言下。 後抱帝大哭,曰:「妾今日忍死以待陛下耳。 」帝曰:「我不得生矣。 卿才勇過人,非尋常之女,異日或能一洗吾冤耳。 」後且拜且泣曰:「妾終不負陛下。 」言未久,兆已使人催迫。 後不得已,辭帝下樓,泣下沾襟,左右無不灑淚。 北鄉公主知後已回宮,欲要進宮看望,又恐萬仁奪去軍馬。 更何倚賴,只得住守營中。 第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演義》
第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