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講經,雖為眾生明佛性,其實亦為達磨闡玄風也。 達磨之道,為我有志得來,我之道,又欲有志之人傳去,博求門下,無一人可為法嗣。 正憂疑間,有一居上年逾四十,不言名氏,徑入山門參謁尊者,尊者與之坐,其人問曰:「弟子身纏夙恙,今不揣份量,徑來山門,敢請和尚為某懺罪。 」尊者曰:「夙恙為罪愆所積,理固然也。 今既遠來,不宜空返,汝有罪愆,可將來懺,便可解卻夙恙也。 」居士良久云:「我覓罪了不可得。 」尊者曰:「罪不可覓,則汝之罪吾已與汝懺之矣。 」尊者初見達磨曰:「我心未寧,乞師安之。 」達磨曰:「將心來安。 」尊者曰:「覓心了不可得。 」達磨曰:「吾與汝安心竟矣。 」同一流傳心法也。 有詩為證: 欲為如來覓法嗣,博求門下寂然無。 適然居士來參謁,求懺愆尤智慧殊。 居士得尊者悟懺悔,復問曰:「今見和尚,已知是僧,未審何為佛法?‧從何修為異日得成羅漢?」尊者曰:「佛法總屬一心,僧佛亦無二理,故外心求佛,其佛愈遠,外心求法,其法愈離。 子欲合僧佛為一,能於心上求之,則思過半矣。 」遂為說偈曰; 是心是佛,是心是法。 佛法無二,僧寶亦然。 居士聞言,即什然領悟,尊者深器重。 曰:「此吾異日授衣寶也。 」遂為更名曰「增燦」,因以正法授之。 尊者傳了居士正法,因記達磨遺言,謂己某時當有宿累,遂韜光斂跡,變易姓名,或隱入酒肆,使人不知為得道之僧,或寄寓屠門,使不知其為了證之佛,欲擺脫身中累,何妨混世塵。 有詩為證: 真宗授與賞音人,宿累思逃混世塵。 酒肆屠門俱隱寓,姓名變易費經綸。 從游門人不知師有所記念,有所逃避,見其晚節所為如此,以大義讓之曰:「吾師嚮日天神已曾換骨,天女已曾散花,道行標緻如此,及門弟子嘖嘖稱嘆,不能及得分毫。 不為有道上人,甘為不道下品,弟子茲不悅。 以師之道,無忝沙門標準,何必乃爾耶?」尊者曰:「我自調心,何關爾事。 」 弟子遂默而不言,後不逾時,果為同類所誣,訟于莞城邑宰。 邑宰偏直誣者,不直尊者,遂坐以非法。 尊者知宿累莫逃,不為分辯,怡然委順而逝,享年一百零七歲,時文帝十三年也。 有詩為證: 尊者思將宿累逃,門人義讓意戈矛。 他年果為同儕蹜,非法怡然逝獄牢。 第十七尊 浣腸羅漢 佛圖澄尊者,本性白氏,為人狀貌魁梧,資性敏慧,且深于學問,弘雅有識。 弘雅則非隘陋胸襟,有識則非粗疏學問。 明解三藏之經,博覽六經之旨,天文圖讖,綜涉無遺。 其左脅耳旁有一肉孔,約大四寸,通徹腹內,時常以綿絮塞之。 夜欲讀書,拔出其絮,一室光明如晝。 遇朔望日,輒至水邊,引腹中腸胃滌之,滌畢,復納之腹內。 天生一人,將為如來弘教化,其付託異則其體亦異如此。 有詩為證: 狀貌魁梧性慧靈,雅弘有識邁凡民。 乳房一孔光如晝,博覽三藏與六經。 尊音志弘大業,善持經咒,又能作法役使鬼神,俱有靈驗。 一日,用麻油浸胭脂,捩出脂水,塗抹掌心,雖千里外事,皆通明瑩徹,觀掌中有如對面,纖毫掩覆不得。 一日,用鐵鈴懸檐角,風吹鈴響,似作人言,凡欲問自己禍福,只聽鈴言吉凶,則己之將來禍福,鑿鑿產驗有準。 覊旅洛陽,名流海宇,故人欲問遠事,則求尊者脂掌,欲占吉凶,則聽尊者鈴音。 有詩為證: 油脂抹掌瑩秋潭,萬里災祥對面談。 檐角風鈴能作語,吉凶禍福數聲間。 永嘉四年,石勒屯兵葛陂,專事殺戮。 尊者們赤子無辜,肝腦塗地,有傷天地之和,欲以太上好生之道化勒。 於是,杖策詣軍門,謁大將黑略。 黑略雖將重兵,瘡痍百姓,其實崇奉佛教,心甚慈祥。 見尊者來謁,隆禮待之。 帷幄中對士卒雖講談戰陣,對尊者又喜講談經卷,遂以尊者道行薦聞石勒。 石勒平昔聽信任者黑略,則聽其所薦舉音亦唯黑略,遂召尊者問曰:「佛道有何靈驗?有靈驗始足以啟人好慕,況佛為軍巾用,喜神速不厭鬼詐,活佛此來,諒必能濟我風雷,助我虎豹,一戰而殺入盈野,再戰而殺人盈城,敵人望風心寒膽顫方為有濟,不然,亦無用汝佛為矣。 」尊者曰:「此人一片好殺,氣象剛暴,言語粗鄙,難以理喻,易以術動。 」不答一言,止呼給事左右取水一盆,置之階前,自己焚香咒之,頃刻,盆中青蓮鬱起,光色動人。 石勒從上座親見尊者有此靈驗,始傾心宗信佛法。 尊音左右不高,始得因事進諫,凡應被殘殺陰受其利益者,十有八九。 於是中州之胡,感其好生之恩,皆願奉佛,有詩為證: 策杖軍門謁勒胡,為渠殺戮失仁慈。 青蓮鬱起呈靈驗,利益蒼生出死途。 建平四年四月一日,天靜無風,而塔上一鈴獨鳴。 尊者愀然不樂,私謂眾人曰:「國家禍福,每有先機,特人不自察耳。 」眾人問曰:「機何所憑?」尊者曰:「塔上之鈴無風自鳴,非先務而何?」眾人又問曰:「鈴鳴主何吉凶?」尊者曰:「鈴雲國有大喪,其聲噍殺而非舒緩,喪事不出今年矣。 」四月孟夏鈴鳴,七月孟秋,石勒果死。 眾人見事靈驗有準,相謂曰:「鈴之鳴,鬼神之靈所為也,鬼神能泄其機于朕兆之間,禪師能燭其機于朕兆之間,禪師其如神乎?主上今日得保全首領,皆活佛維持之力也,何可令其遠去。 」石勒既死,太子弘襲位,未幾,廢,自立。 亦傾心師事尊者,留奉鄴城寺中,凡征誅賞罰,必與咨決,謂其建明,議論大而利益多也。 有詩為證: 第2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
第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