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年,授禮部尚書。 四十三年,調工部。 授鑲藍旗蒙古都統。 四十四年,復授湖廣總督。 四十五年,調閩浙,上南巡,迎謁。 時李侍堯以貪縱得罪,富勒渾入對,上諭及之。 富勒渾對:「侍堯實心體國,為督撫中所罕見。 」及上命各督撫議罪,又請行誅,上責其前後歧異。 浙江巡撫王亶望丁憂,留辦塘工,攜家居杭州。 亶望得罪,上又責富勒渾未劾。 大學士阿桂赴浙江閲海塘,疏劾杭嘉湖道王燧,又責富勒渾徇庇。 奪孔雀翎,降三品頂帶,授河南巡撫。 河溢萬錦灘,富勃渾親赴防護;又溢青龍岡,四十七年,工竟,還現任頂帶。 復授閩浙總督。 台灣漳、泉民械鬥,劾總兵金蟾桂、知府蘇泰等,並奪官。 五十年三月,入京,與千叟宴。 調兩廣。 粵海關監督穆騰額入覲,上詢富勒渾操守,對:「未敢深信。 」及命軍機大臣詰之,又發富勒渾縱仆殷士俊納賕狀,下巡撫孫士毅按治。 士俊常熟人,並令江蘇織造四德等籍其家資累萬;士毅奏亦發富勒渾與士俊等關通納賄事實,上奪富勒渾官,遣尚書舒常如廣東會訊。 大學士阿桂方按事浙江,又命士毅逮富勒渾監送阿桂鞫治,論斬,下刑部獄。 五十二年,詔釋之。 五十三年,坐在閩浙失察總兵柴大紀貪劣,復下刑部論紋,仍釋之。 五十四年,羅源盜發,上追論富勒渾廢弛玩誤,戍伊犁。 五十五年,釋回。 六十一年,又發熱河,是年即釋回。 卒。 文綬,富察氏,滿洲鑲白旗人。 雍正十三年,自監生授內閣中書。 再遷禮部員外郎,改內閣侍讀。 乾隆十一年,授甘肅涼州知府。 累遷轉山西布政使。 三十一年,坐迎合巡撫和其衷徇陽曲知縣段成功虧帑,奪官,戍軍台。 旋授道銜,往哈密辦事。 三十三年,授河南巡撫,未上官,調陝西。 三十六年,署陝甘總督。 土爾扈特內附,命赴齊齊哈爾犒勞。 授四川總督,未行,仍調授陝甘。 師征金川,奏陝、甘發兵三千,延綏鎮總兵書明阿以千人赴維州,興漢總兵張大經以二千人入四川從征,文綬如鞏昌、安定視師行。 三十七年,疏言:「巴裡坤、烏魯木齊年來日繁盛。 招民墾地,戶給三十畝,並農具籽種,視新疆例,六年升科。 瑪納斯城南可二萬餘畝,瑚圖璧城西北可六千餘畝,巴裡坤城外及傍近諸地五千九百餘畝,玉門、酒泉、敦煌三縣可五千餘畝。 往時嘉峪關恆閉,過者候譏察,今關外已同內地,請令辰開酉閉;兼開烏魯木齊城南七達色巴山梁以利行旅。 」又酌定收捐監糧,籌備巴裡坤移駐滿洲兵糧料;並於巴裡坤山灣設廠牧羊,令滿洲兵子弟取乳剪毛,以廣生計。 均如所請行。 三十七年,調四川總督。 前政阿爾泰坐誤軍興,又縱其子明德布婪索,得罪,上命文綬察明德布婪索狀。 文綬言:「明德布侍阿爾泰日久,與屬吏往還,尚無婪索事。 」而明德布在京師,上命軍機大臣按鞫,具服,乃責文綬袒護,奪官,往伊犁效力。 三十八年,木果木師潰,總督富勒渾奏報金川酋攻明郭宗河口,上授文綬頭等侍衛,佐富勒渾治軍。 未幾,授湖廣總督,仍署四川總督。 偕富勒渾奏言:「增兵需餉,請令商民原自湖廣運糧入四川者,視乾隆十三年範毓馪助餉加銜例,穀一石當銀九錢,授以貢監職銜。 」並議行。 四十一年,實授。 四十四年,入覲。 子國泰,官山東巡撫,召詣京師相見。 四十五年,疏言:「雲南昭通、東川諸屬改食川鹽,應於川、滇交界隘口設稽察。 」上可其奏,並諭雲貴總督福康安一律嚴防。 四十六年,詔停打箭爐收稅部員,由總督委員管理,因條奏裁改諸事,從之。 四川多盜,民間號啯嚕子,闌入鄰近諸省。 湖廣總督舒常、湖南巡撫劉墉、貴州巡撫李本先後疏言盜自四川入境,遣將吏捕治。 文綬奏後入,上責其玩縱,降三品頂帶。 尚書周煌復陳盜為民害,將吏置不問,甚或州縣吏胥身為盜擾民,上以文綬因循貽患,奪官,往伊犁效力。 四十八年,釋回。 四十九年,卒。 子國泰,自有傳。 劉秉恬,字德引,山西洪洞人。 乾隆二十一年舉人。 二十六年,明通榜,授內閣中書,充軍機處章京。 再遷郎中。 三十二年,考選福建道禦史,轉吏科給事中。 大學士傅恆督師討緬甸,以秉恬從,擢鴻臚寺少卿。 師還,超擢左副都禦史。 遷刑部侍郎,調工部,再調倉場。 三十七年,師征金川,大學士溫福出西路,總督桂林出南路,授秉恬欽差大臣,督西路糧運。 尋以南路徑僻站長,輓運尤艱,命改赴南路。 秉恬以西路需餉急,請暫留料理,上韙之。 又奏:「南路運糧,人俱畏其難。 臣非敢言易,然天下無必不可辦之事。 」上諭令勉為之。 尋奏:「師自甲爾木進攻小金川,道路險阻,唯羊可陟。 乃招蠻民販羊至軍,以六羊當米一石。 」又奏:「師攻克僧格宗,距達烏圍六十餘裡。 臣往勘,擬於策爾丹色木設站。 其地有喇嘛寺,糧至即貯寺,以蔽風雨。 」旋赴美諾督運。 上嘉秉恬不辭勞瘁,賜孔雀翎,授四川總督,仍留美諾督運。 三十八年,師克小金川,溫福督兵進攻昔嶺。 上命秉恬將美臥溝、曾頭溝兩路酌量形勢,分別駐守,赴木果木及功噶爾拉兩地察勘。 秉恬奏至,與上諭正合,深嘉之,諭謂:「勤勞軍務,與統兵督戰無異。 命交部照軍功議敘。 」秉恬途中得綽斯甲布土司遣頭人投稟,訐綽斯甲布與金川親暱,雖從征未嘗儘力,並請歸金川所侵噶爾瑪六宗諸地。 秉恬諭:「師討金川,斷不中止。 噶爾瑪六宗諸地,事平後當有公斷。 爾土司從征未得一地,且縱金川人在境內為盜,所謂儘力者安在?」頭人語塞,奉檄而去。 疏聞,上嘉秉恬甚合機宜。 秉恬至木果木,復奏:「臣自崇德抵功噶爾拉,地氣極寒,四山皆雪,甫經設站,以篾席支棚,使人畜暫有棲止。 至簇拉角克為布朗郭宗運糧要道,兩口東西相距六七十里,開修土路,通至木波,即合帛噶爾角克碉及布朗郭宗大道。 又自功噶爾拉至木果木,路陡雪滑,已飭修路鑿冰,不致少誤糧道。 」報聞,加太子少保。 木果木師潰,以提督董天弼失守底木達、布朗郭宗責秉恬不先奏劾,奪官,予按察使銜留軍。 旋並削銜,命佐按察使郝碩督西路運糧。 三十九年,奏面視米易取攜,已由四川採辦十數萬斤;又奏修整楸坻至日爾拉薩拉驛道,並與總督富勒渾議以北路軍餉歸西路遞運:上並嘉納。 四十年,以督運無誤,授兵部郎中,仍賜孔雀翎,以欽差關防督餉。 未幾,擢吏部侍郎。 以母病召還京師,旋丁憂。 未幾,起署陝西巡撫。 四十五年,召入覲,調署雲南巡撫。 四十六年,署雲貴總督。 安南國王以內地人民出邊居住,脅制土民欠稅,且動稱內地差委,徵索租賦,大為民擾,咨請防禁。 秉恬擬照會,略謂:「內地百姓緣爾國需用貨物,特准開關通市,為爾國利賴。 本非在外墾田種地,無應納租賦,焉有脅制土民欠稅之理?如滋生事端,惟有責令爾國察出送回內地究治。 」奏聞,上嘉其得體,仍令軍機大臣刪改,寄秉恬具答。 累年以運銅妥速,議敘。 五十一年,召授兵部侍郎。 五十二年,調倉場。 嘉慶四年,復調兵部。 五年,卒。 查禮,字恂叔,順天宛平人。 少劬學。 乾隆元年,應博學鴻詞科,報罷。 入貲授戶部主事,揀發廣西,補慶遠同知。 舉卓異,上命督撫舉堪任知府者。 巡撫定長、李錫秦先後以禮薦。 十八年,擢太平知府,母憂去。 服闋,補四川寧遠。 三十三年,擢川北道。 三十四年,調鬆茂道, 小金川用兵,總督阿爾泰檄禮治餉;將軍溫福師進巴朗阿,大營以禮從,令修建汶川桃關索橋,逾月工竟,上嘉之,命專司督運西路糧餉。 三雜穀土司為小金川煽惑,頗懷疑懼。 禮諭以利害,眾感服。 時溫福出雜穀腦,遣提督董天弼分兵自間道出曾頭溝。 軍需局以儲米半運雜穀腦,曾頭溝軍糧不足,禮坐奪官,仍留軍效力。 師克美諾,溫福令禮與天弼清察戶口地糧,總兵五福自美諾移軍丹壩。 總督劉秉恬奏禮雖文員,頗強幹,諳番情,命署松茂道,代五福駐美諾撫降番。 第4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4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