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掉羽毛的燕子,已不能在天空飛翔,只能一蹦一蹦地在地面上走。 」 「有所察覺後,跑出去一看,士兵們站在那裡,保持着敬禮的姿勢,拍着肩膀說聲‘喂’的功夫,就嘩啦嘩啦地倒在地上了。 」就這樣,士兵們就像瞬間即化為灰燼的雕像一般。 「在一個患病的士兵的家裡,年輕的主婦抱著孩子,被夾在大木頭中間。 鄰近的老爺爺想出來解救她,僅靠一、二個人的力量怎麼也救不出來。 ‘哪怕只把孩子救出來也好嘛,快!快!’‘不’一塊兒死!反正,我男人也死了,留下這個孩子……還不如老爺爺你趕快逃命吧'。 」寧可自己燒死,也要讓孩子活下去,與這種自我犧牲精神相比,這位年輕母親的選擇,也許更為感人吧。 「向受害者發放糧食了,在排着的隊列當中,一個老太太領着她的小孫子。 在她孫子前面,站着一個一絲不掛的少女。 她接過來5個人前面的乾麵包,突然倒在地上一動不動了。 」「那時滋生了吸吮人血的蒼蠅,到處謡傳着:這地方75年裡,草木不生,所以,人也住不得!」 「因在九死一生中倖存下來而高興的人們,身上四處出現斑點,或者頭髮全部脫落,漸漸地死去了。 」 「三瀧作業班的老闆娘作了手術,在燒傷的手上,植入臀部的肌肉。 她雖然失去了丈夫,依舊剛強地乾著活,直到現在,一到秋天和冬天,後植入的肌肉,還在抽搐,疼得非常厲害。 」而且,老爺爺因衰弱死去以後,「剩下老奶奶每天畫起畫來了。 那可真是非常明麗的畫啊,直到今天,老奶奶嘴裡還念叨:'原子彈爆炸時,像山崩地裂啊!啊,不對,如果不扔原子彈,人就不會下地獄。 '一邊說,一邊畫着鮮紅的花和可愛的鴿子。 」 這本小畫冊不僅是原子彈爆炸的真實記錄,而且具有奇異的魅力,在它出版的當時,受到相當多的讀者的青睞。 可是同年夏天,在廣島醞釀的另一本書,已印刷裝訂成冊,但終於沒有發行。 佔領軍認為這本書對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實況描繪得過于逼真,認為是反美的,所以禁止發行。 1950年,那是爆發韓戰的一年,一位美國新聞記者訪問了廣島,他向失明的原子彈受害者這樣問道:「如果現在對朝鮮投二、三顆原子彈,我想可以結束戰爭,可是遭受原子彈傷害的你,對此有何感想呢?」 禁止發行的書,原封不動地堆放在廣島市政府的倉庫裡,直到今年4月還無人理睬,現在廣島市計劃重新印這本書。 那將是非常適合于在被炸後第20個年頭再次刊行的一本書。 過去的編者在出版發行時寫了下面一段話。 「這是五年前廣島慘痛體驗的真實記錄之一。 應徵的160篇作品,每一篇都有催人淚下的內容,但這裡只刊載了18篇能夠說明被炸當時的環境、實況和距離的作品,還摘錄了16段具有特點的體驗的片斷,其他的原稿將作為和平城市廣島的至寶,理所當然地保存在不久即將誕生的和平紀念館裡。 經受了人類空前浩劫,從各種災難和悲痛的深淵裡活下來,而且能夠站起來的人們,他們的這份神聖的手記,在兩個世界激烈對立的狂風暴雨中,將不會再讓他們的後代去傾聽來自天上的和平的控訴吧。 」 實際上這些手記是在被炸後第3年寫下來的。 164位廣島市民是懷着怎樣的意志在文章中把那悲慘的體驗記錄下來,並希望以後能夠重溫這些體驗呢?在距離爆炸中心2000米的地方,被炸的廣島文理大學教授,從他的文章的赤裸裸的真實性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得出來。 「已經厭惡戰爭了,已經厭惡戰爭了,這是親身體驗過廣島原子彈爆炸的人們的悲痛的、發自內心深處的呼聲。 」這是文字和語言難以表達的希求和平的真正的吶喊。 希望不論在何種情況下,決不再讓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再去嘗受那麼殘酷的體驗。 我想面向全世界訴說這個想法。 在今天這樣的國際形勢下,應該把「不要再出現第2個廣島」這樣的標語懸掛在最高處,而不應該讓它飄蕩在太田河畔和平塔一樣低矮寂靜的地方。 " 在這篇文章裡,表達了原子彈受害者普遍的心態,即為了徹底補償他們所蒙受的原子彈爆炸的悲慘遭遇,必須明確保證今後決不再把這樣殘酷的體驗強加給人類。 與此同時,這篇文章還告訴人們作者有這樣一種感想,即遭轟炸後已經3年了,原子彈受害者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呼聲,還僅僅侷限于「飄蕩在太田河畔和平塔一帶低矮寂靜的地方」嗎? 在學童疏散中,好不容易被救出的當時是小學三年級的一個少年,他在訴說是什麼東西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是什麼東西使他的母親和弟弟受到傷害時,這樣寫道:「原子彈,原子彈,這顆原子彈才是奪去我父親生命的惡魔!但是,我不能怨恨原子彈,正因為發生了原子彈爆炸,廣島才站起來了。 不要再出現第2個廣島!不要再出現第2個廣島!被原子彈炸死的人們也可以說是我們的犧牲吧。 這些人的犧牲是寶貴的,在這些寶貴的犧牲者的佑護下,我們應該沿著追求和平的道路前進!」 這裡可以看到美軍佔領時期,在廣島進行初等、中等教育的教師們,是怎樣試圖把原子彈轟炸造成的悲慘說成是正當的這種採訪材料。 同時,在這個少年的幼小的頭腦裡,硬塞進過于沉重的矛盾的種子,而將其頭腦中激烈鬥爭的情形,也清楚地描寫在書中。 這個少年對原子彈爆炸這件事,無論用什麼樣的道理來辯解,都是不能容許的。 然而這個少年卻這樣寫道:「但是,對原子彈不能怨恨!」這一言行未免唐突,也刺痛了我們的心。 第3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江健三郎作品集》
第3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