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元年,奏:「河標兵駐濟寧,無倉儲,每稱貸貴糴。 請以生息銀二千七百有奇買穀四千石,設倉存貯,春借秋收。 」又奏:「豫東河防,水落時,當堵塞支河。 伏秋水漲,購料募夫,每慮不及。 請發河南、山東司庫銀分存鄭州及武陟、封丘、曹、單諸縣,永遠貯備。 」皆從之。 四年,疏言:「漳水舊自直隷入海,康熙四十五年,引漳入衛濟運,故道漸淤,全歸衛河,勢難容受。 嗣於德州哨馬營建滾水壩,開引河泄衛水,由鈎盤河達老黃河入海。 然漳、衛二水隨時淤塞,虛糜帑金。 漳水舊有正河、支河,應擇易浚者復其故道。 於館陶建閘,衛水大,聽漳入海以防漲;衛水小,分漳入衛以濟運。 」奏入,命大學士鄂爾泰詳議,議在丘縣東和爾寨村承漳河北折之勢,接開十餘裡,至漳洞村入舊河;因於新河東流入衛處建閘,以時啟閉,上從之。 時漕運總督補熙請造十丈大船,運河當以水深四尺為則。 白鍾山謂:「徬河無源之水,雨至而後泉旺,泉旺而後河盈。 上徬閉、下徬啟,則下徬倍深,上徬倍淺。 各徬相距遠近不均,水近者深,則遠者必淺。 以人役水,以水送舟,必不能均深四尺。 」侍郎趙殿最又請於館陶、臨清各立衛河水則,白鍾山謂:「尺寸不足,將衛輝民田渠徬盡閉,致妨灌溉,事既難行,尺寸既足,將官渠官徬盡閉,來源頓息。 下流已逝,運河之水亦立見消涸。 二者均屬非計。 」議並寢。 八年,調江南河道總督,疏言:「石林口堵築堅固,大溜直趨下流。 黃村、韓家塘等處新築子堰,恐不足抵禦,於對岸濬引河,導溜南注,並加厚子堰,派兵駐防。 」又奏言:「葦蕩左右兩營,歲輸柴二百二十五萬束。 積久生弊,輪運不齊。 請禁兵民雜采,定采葦期限,濬運柴溝渠,編柴船幫號。 」皆允行。 十一年,禦史楊開鼎劾:「白鍾山出納慳吝,任情駁減,用損工偷,縱仆役婪索。 陳家浦決七百餘丈,止稱二十餘丈。 興築延緩,阜寧、鹽城二縣受其害。 」命高斌會尹繼善按治,以開鼎從。 尋覆奏駁減、婪索無實據,惟陳家浦漫口沖刷,貽害累民。 上召白鍾山詣京師,奪官,效力河工。 總河顧琮復論白鍾山措處失當,上命籍其貲逾十萬以償。 十五年,授永定河道。 十八年,河決張家路,命從尚書舒赫德往勘。 旋命以按察使銜協辦南河事。 十九年,復授河東河道總督。 二十年,署山東巡撫。 請罷孔氏世襲曲阜知縣,上命改授世襲六品官。 尋奏濟寧以南積水未消,請緩開汶河大壩,疏濬下遊河道。 上命白鍾山往勘南河,文武各官聽調遣。 二十二年,調江南河道總督,疏言:「自河決張家路,沙停河淤,下流不暢,南高北窪。 迨孫家集複決,河底益高。 黃河受病,率由水勢側注北岸,沖刷溝槽。 惟有南北分籌,南宜疏,北宜築。 築則支河不致奪溜,疏則稍分有餘之水勢,庶徐州得以少安。 臣與河臣張師載商榷,以為南岸長灘較北岸更險,必於橫亙處濬引河,導溜歸中,岸堤益加高厚。 北岸無堤,漫水如梁家馬路、徐家莊等處支河數十道,及黃家莊、郭家堂等處漫槽矮灘,宜築土壩。 水平則收束以刷正河,水漲則平漫平消,不至沖槽奪溜。 並於孫家集培堤增壩,以為重障。 駱馬湖北受蒙陰山水,西受微山湖水,其尾閭在六塘河。 上遊湖堤在在殘缺,亟應修補捍防。 」皆從之。 荊山橋工竟,議敘。 奏言:「寧夏上遊河水陡漲,急報下遊防範。 正陽關為淮水上下關鍵,應仿寧夏水報法,派員專司其事。 」又奏:「上江諸水皆歸安河以達洪澤湖。 安河間段淤淺,連年水患由此。 宜多募漁船,伐蘆撈泥,俾尾閭一通,上遊皆有去路。 又歸仁堤下舊有涵洞,穿鮑家河以達安河,久經湮塞。 擬開濬分林子河一支,則安河進水之地亦有所分,患可漸減。 」報聞。 二十三年,加太子少保。 二十六年,卒,贈太子太保,賜祭葬,謚莊恪。 論曰:自靳輔治河、淮,繼其後者,疏濬修築,守成法惟謹。 世宗朝,齊蘇勒最著,嵇曾筠、高斌皆仍世繼業,與靳輔同祠河上,有功德於民,克應祭法。 完顏偉、顧琮、白鍾山隨事補苴,不負當官之責。 高斌任事二十年,疏毛家鋪引河,排眾議行之,民蒙其利。 奪淮之役,縛赴工次待決。 雷霆不測之威,赫矣哉! 列傳九十八 哈攀龍 子國興 任舉 冶大雄 馬良柱 本進忠 劉順 哈攀龍,直隷河間人,其先出回部。 乾隆二年一甲一名武進士,授頭等侍衛。 以副將發福建,除興化城守副將。 遷總兵,歷河南南陽,福建海壇、漳州諸鎮。 以母喪去官。 十三年,高宗東巡,攀龍迎鑾,命往金川,隷總督張廣泗軍,署松潘鎮總兵。 出美諾溝,取撒臥山、大松林、噶達諸寨。 分兵出馬溝右梁,察形勢,得其險要,搜截松林,賊蔽松設卡。 毀其二,徑左梁山溝,砲斃賊數十。 進克渴足寨,焚碉寨四、水城一,殺賊二十餘。 尋與署重慶鎮總兵任舉合兵攻色爾力石城,舉沒於陣。 攀龍入林,殪賊三十餘,奪舉屍回。 復偕都統班第、署重慶鎮總兵段起賢、侍衛富成分道夜襲色爾力,焚木卡三,殺賊五十餘。 進破石樑、雙溝諸壘。 經略訥親、總督張廣泗劾攀龍攻色爾力不能下,兵部議左遷。 上責攀龍自陳,攀龍言屢克卡殺賊報廣泗,廣泗不以入告。 會訥親、廣泗皆得罪去,上知攀龍枉,命罷議。 尋從經略大學士傅恆夜攻色爾力,先登,拔石卡,殪賊數十。 十四年,金川事定,命署固原提督。 十六年,移湖廣提督,陳整飭弁兵諸事,上嘉勉之。 尋命真除。 復移貴州提督。 入陛見,病留京師,卒。 子國興,乾隆十七年武進士,授三等侍衛。 出為雲南督標右營遊擊,遷東川營參將。 緬甸頭人召散據孟艮為亂。 總督楊應琚檄國興佐軍,戰楞木,進克猛卯,督戰被槍,創右輔及臂。 應琚以聞,賜孔雀翎。 尋署騰越營副將。 時副將趙宏榜以偏師深入,與緬人戰於新街,師敗績。 國興師至蠻暮,詗新街無備,督兵潛入,緬人乃引退。 從將軍明瑞進克木邦,戰於蠻暮,大破之。 復偕侍衛莽克察擊斬守隘賊六十餘。 擢楚姚鎮總兵。 入陛見,命在乾清門行走,賚銀幣。 還軍,移普洱鎮總兵,遷貴州提督。 經略傅恆議用水師,令國興赴銅壁關外野人山督造船。 移雲南提督,加太子少保。 船成,從傅恆出猛拱、孟養、南豐、猛烈、猛壩,次老官屯。 緬人水陸備甚固,攻之不時下。 頭人諾爾塔以其酋懵駁命,遣使得魯藴詣軍乞解兵。 傅恆令國興出見,曉以利害,令具約十年一貢,毋更擾邊,歸所掠內地人。 緬人誓奉約。 時傅恆方病,將軍阿桂召從征諸大臣議,皆言許之便,遂與定約解兵。 既而貢弗至,總督彰寶遣都司蘇爾相諭意,留不遣,揚言國興許以木邦、猛拱、蠻暮三土司予緬人,請如議。 彰寶劾國興與緬人議具約不以實,上召國興至京師,詰國興,國興自陳未嘗有此議。 上責國興遷就畢事,奪太子少保,左授貴州古州鎮總兵。 移雲南臨元鎮。 後二年,得魯藴復至老官屯,請如前誓三事。 第41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4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