訥親,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額亦都曾孫。 父尹德,附見其父遏必隆傳,訥親其次子。 雍正五年,襲公爵,授散秩大臣。 十年,授鑾儀使。 十一年十二月,命在辦理軍機處行走。 十三年,世宗疾大漸,訥親預顧命。 高宗即位,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鄂爾泰、張廷玉輔政,號「總理王大臣」。 授訥親鑲白旗滿洲都統、領侍衛內大臣,協辦總理事務。 十二月,敕獎訥親勤慎,因推孝昭仁皇後外家恩,進一等公。 乾隆元年,遷鑲黃旗滿洲都統。 二年,遷兵部尚書。 十一月,莊親王等請罷總理事務,訥親授軍機大臣。 敘勞,加拖沙喇哈番世職。 三年二月,領戶部三庫。 九月,命協辦戶部。 直隷總督李衛劾總河硃藻詐欺貪虐,命訥親與尚書孫嘉淦勘讞,藻坐流。 訥親因與嘉淦條上永定河南北岸建築閘壩諸事。 十二月,遷吏部尚書。 四年五月,加太子太保。 訥親貴戚勛舊,少侍禁近,受世宗知,以為可大用。 迨高宗,恩眷尤厚。 訥親勤敏當上意,尤以廉介自敕,人不敢幹以私。 其居第巨獒縛扉側,絶無車馬跡。 然以早貴,意氣驕溢,治事務刻深。 左都禦史劉統勛疏論訥親領事過多,任事過鋭。 上諭曰:「訥親為尚書,模棱推諉,固所不可,但治事未當,亦所不免,朕時時戒毋自滿。 今見此奏,益當自勉。 」語詳統勛傳。 九年正月,命訥親閲河南、江南、山東諸省營伍,並勘海塘、河工。 時直隷天津、河間二府方以災治賑,令順道先往察覈。 疏請展賑一月,從之。 訥親使事既蕆,分疏上陳,其勘諸省營伍,言:「遍閲三省督撫、河漕、提鎮為標者十七,優絀互見。 惟河南南陽、江南蘇松水師二鎮最劣。 請下部覈賞罰。 」其勘江、浙海塘,言:「舊日浙江潮自蜀山中小亹出入,近海寧為北大亹,近蕭山為南大亹,漲沙寬闊,為杭州、紹興二府保障。 迨中小亹漸湮,潮趨蜀山北,震盪為患。 若濬中小亹故道,減大亹潮力,上下塘工悉可安堵;即中小亹未可遽復,則當擇險要多為坦坡,木石戧壩,俾撇水積淤資以禦潮。 至諸處柴塘,停沙阻水,無煩議改石工。 入江南境,地平而潮緩,華亭舊塘堅緻,寶山新塘尺度參差,工作又不中程。 金山、奉賢、南匯、上海皆土塘,距海稍遠,所司守護如法,當無他虞。 」其勘洪澤湖,請濬鹽河俾通江,疏串場河俾達海,並停天然二壩、高堰下遊二堤。 其勘南旺湖,請以湖中涸地貸貧民耕稼。 別疏言:「各直省政事,督撫下司道,司道下州縣,州縣官惟以簿書錢穀為事,戶口貧富、土地肥瘠、物產豐嗇、民情向背、風俗美惡、以及山川原隰、橋樑道路,皆漫置不省。 官但有條教,民惟責納賦,浮文常多,實意殊少。 請敕各直省督撫,令州縣官遍歷境內,何事當興舉,何事當整飭,行之有無治效,以實報長官,長官即是為殿最,以實達朝廷。 似亦崇實效、去虛文、飭吏治、厚民生之一端也。 」皆下部議行。 十年三月,協辦大學士。 五月,授保和殿大學士,仍兼吏部尚書。 十二年四月,命如山西會巡撫愛必達讞萬全民張世祿、安邑民張遠等挾眾抗官狀,論如律。 愛必達及總兵羅俊、蒲州知府硃發等皆坐譴黜。 十三年正月,命如浙江會大學士高斌覆勘巡撫常安貪婪狀,未至,高斌鞫得常安實受賕,訥親與共奏,論如律。 三月,覆命如山東會巡撫阿里袞治賑。 時大金川土司莎羅奔攻革布希咱土司犯邊,上命川陝總督張廣泗討之。 大金川地絶險,阻山為石壘,名曰碉,師進攻弗克。 四月,召訥親還京師,授經略大臣,率禁旅出視師。 六月,訥親至軍,下令期三日克噶拉依,噶拉依者,莎羅奔結寨地也。 師循色爾力石樑而下,攻碉未即克,署總兵任舉勇敢善戰,為諸軍先,沒於陣。 訥親為氣奪,乃議督諸軍築碉,與敵共險,為持久。 疏入,上重失任舉,又以築碉非計,手詔戒訥親,因時度勢,以為進止。 訥親與廣泗合疏言:「天時地利皆賊得其長,我兵無機可乘。 冬春間當減兵駐守,明歲加調精鋭三萬,於四月進剿,足以成功,至遲亦不逾秋令。 」訥親又別疏言:「來歲增兵,計需費數百萬。 若俟二三年後有機可乘,亦未可定。 」疏入,上諭曰:「卿等身在戎行,目擊情狀,不能確有成算,遊移兩可。 朕於數千里外,何從遙度?我師至四萬,彼止三千餘,何以彼應我則有餘,我攻彼則不足?卿等當審定應攻應罷,毋為兩歧語。 」上知訥親不足辦敵,諭軍機大臣議召訥親還;又念大金川非大敵,重臣視師,無功而還,傷國體,為四夷姍笑。 密以諭訥親,冀激奮克敵。 居數月,師雖有小勝,卒未得尺寸地。 訥親惟請還京面對,乃召訥親及廣泗詣京師,以嶽鍾琪攝經略,傅爾丹攝川陝總督,復遣尚書班第同治軍事。 尋奪訥親官,令自具鞍馬,從討噶爾丹贖罪,逮廣泗。 九月,命大學士傅恆代為經略,別遣侍衛富成逮訥親,責置對,並令富成錄訥親舉止言語以聞。 上前後手詔罪訥親恆數千百言,略謂:「訥親受命總戎,乖張畏縮。 疏言軍夜攻碉,自帳中望見火光,知未嘗臨敵。 又言督軍攻阿利山,既回營,我軍數十人各鳥獸散。 知偶臨敵,又先士卒退。 富成疏訥親語‘金川事大難,不可輕舉,此言不敢入奏’。 訥親受恩久,何事不可言?如固不能克,當實陳請罷兵。 乃事敗欲以不可輕舉歸過朝廷,狡詐出意外。 又值續調兵過,輒言‘此皆我罪,令如許滿洲兵受苦’。 滿洲兵聞調,鼓舞振躍,志切同仇。 訥親以為受苦,實嫉他人成功,搖眾心,不顧國事。 孤恩藐法,罪不可逭。 」 十月,諭「訥親先世以軍功封二等公,為孝昭仁皇後戚屬,供職勤慎,進一等公。 獲罪,應仍以二等公俾其兄策楞襲爵」。 訥親恃上恩,尚冀入見上自解,上復迭降手詔,謂:「軍旅事重,平日治事詳慎,操守潔清,舉不足言。 」又謂:「訥親小心謹密,而方寸一壞,天奪其魄,雖欲倖免而不能。 」十二月,廣泗既誅,上封遏必隆遺刀授侍衛鄂實,監訥親還軍,誅以警眾。 十四年正月,上命傅恆班師,復諭鄂實即途中行法。 是月戊寅,鄂實監訥親行至班攔山,聞後命,遂誅訥親。 傅恆,字春和,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孝賢純皇後弟也。 父李榮保,附見其父米思翰傳。 傅恆自侍衛洊擢戶部侍郎。 乾隆十年六月,命在軍機處行走。 十二年,擢戶部尚書。 十三年三月,孝賢純皇後從上南巡,還至德州崩,傅恆扈行,典喪儀。 四月,敕獎其勤恪,加太子太保。 時訥親視師金川,解尚書阿克敦協辦大學士以授傅恆,併兼領吏部。 訥親既無功,九月,命傅恆暫管川陝總督,經略軍務。 尋授保和殿大學士,發京師及諸行省滿、漢兵三萬五千,以部庫及諸行省銀四百萬供軍儲,又出內帑十萬備犒賞。 十一月,師行,上詣堂子告察,遣皇子及大學士來保等送至良鄉。 傅恆既行,上日降手詔褒勉。 傅忄互道陝西,言驛政不修誤軍興,上命協辦大學士尚書尹繼善攝陝西總督,主饋運。 入四川境,馬不給,上又命尹繼善往來川、陝督察。 旋以傅恆師行甚速,紀律嚴明,命議敘,部議加太子太傅,特命加太保。 固辭,不允,發京師及山西、湖北馬七千佐軍。 傅恆發成都,經天赦山,雪後道險,步行七十里至驛。 上聞,賜雙眼孔雀翎,復固辭。 初,小金川土舍良爾吉間其兄澤旺於莎羅奔,奪其印,即烝於嫂阿扣。 莎羅奔之犯邊也,良爾吉實從之,後詐降為賊諜。 張廣泗入奸民王秋言,使領蠻兵,我師舉動,賊輒知之。 傅恆途中疏請誅良爾吉等,將至軍,使副將馬良柱招良爾吉來迎,至邦噶山,正其罪,並阿扣、王秋悉誅之。 事聞,上褒傅恆明斷,命拜前賜雙眼孔雀翎,毋更固辭。 第3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