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九股苗為亂,命還貴州督剿。 遭母喪,賜祭,令在任守制。 率兵攻九股苗,獲悍苗百餘,俘斬甚眾,餘悉請降。 十二月,進新闢苗疆圖志,命巡撫元展成勘訂。 十三年,古州苗為亂,擾黃平,元生遣兵擊之,總督尹繼善奏調湖廣、廣西兵會剿。 上授元生為揚威將軍,統兵進討,而以湖廣提督董芳為之副。 尋遣尚書張照為撫定苗疆大臣,元生與之忤。 乃議劃施秉以上為上遊,用雲南、貴州兵,隷元生;施秉以下為下遊,用湖廣、廣西兵,隷芳。 元生與芳議界,詳逮村莊道路,文移辨論,日久師無功。 經略張廣泗至,劾元生徒事招撫,奪官逮京師,坐貽誤軍機論斬。 乾隆元年,上命貸其死,賜副將銜,赴西路軍營效力。 三年,卒,上深惜之,加總兵銜,賜祭葬。 子尚德,初從元生至雲南,入伍,授千總。 烏蒙既克,賫疏奏捷,上命以遊擊題補,補雲南鶴麗右營遊擊,遷奇兵營參將。 乾隆元年,廣泗奏尚德奉檄從征,因父獲譴,黽勉自效。 擢貴州清江協副將,調定廣協。 三年,討平定番州屬姑盧寨苗。 以父憂歸,起湖南辰州副將。 遷總兵,歷宜昌、涼州、臨元、古州諸鎮。 十三年,討大金川,命從軍。 尋為總督張允隨劾擾民虐兵,坐奪官。 二十二年,賜副將銜,赴西路軍營效力。 以送羊赴軍多斃,奪官責償,遣回籍。 卒。 董芳,陝西鹹寧人。 初入伍,隷督標。 中式武舉,補千總。 雍正二年,師征青海,從副都統達鼐等追獲丹津琿台吉及其孥,並羅卜藏丹津女兄。 四年,超授三等侍衛,出為直隷正定鎮標遊擊,累遷雲南臨元鎮總兵。 十一年,思茅土酋刁興國等為亂,芳與提督蔡成貴等率師討之,擒興國及助亂土目楊昌祿等,斬三千六百餘人,降四萬二千六百餘人。 總督高其倬留芳搜餘黨,悉平之。 十二年,擢湖廣提督。 十三年,貴州九股苗為亂,授雲南提督哈元生揚威將軍,芳副將軍,率師討之。 尋命尚書張照總理撫定苗疆,亂未定,高宗即位,授張廣泗為經略,視師。 廣泗劾芳駐軍八弓,依附張照,與元生互訐,師集數月,剿撫初無端緒。 奪芳官,逮京師。 乾隆元年,王大臣會鞫,擬發邊遠充軍,上命寬之,以副將發雲南。 遭父憂,服除,署劍川協副將。 擢總兵,歷楚姚、昭通二鎮。 遭母憂,十三年,召赴京師,賜孔雀翎。 命從征大金川,即授四川重慶總兵。 經略訥親檄芳助總兵莽阿納等攻克普瞻左梁及阿利山梁碉卡。 又從提督嶽鍾琪攻木耳金岡,奪土卡三、水卡一。 十四年,大金川事定,芳赴鎮,疏陳考察營汛,修補器械,並以地當黔、楚要衝,密訪侂嚕邪教,復發存庫米折借濟貧兵,上命諸事盡心料理。 尋調建昌鎮。 敘平大金川功,加左都督。 十五年,西藏硃爾墨特、那木紮爾謀叛,既誅,其黨羅布藏紮什等為亂,總督策楞、提督嶽鍾琪師入藏,命芳督兵策應。 十九年,調鬆潘鎮,擢貴州提督。 二十二年,卒。 查弼納,完顏氏,滿洲正黃旗人。 祖愛音布,事世祖為戶部理事官,考滿,授拖沙喇哈番。 以其孫觀音保襲,恩詔進三等阿達哈哈番。 查弼納,觀音保弟也,襲世職,管佐領。 康熙四十七年,授吏部郎中,三遷兵部侍郎。 六十一年,授江南江西總督。 雍正元年,台灣硃一貴餘黨溫上貴糾江西棚民掠萬載、新昌。 亂定,大學士白潢、尚書張廷玉並疏議安輯棚民,下查弼納詳議。 查弼納奏:「江西界連福建、湖廣、廣東諸省,地曠山深,民無力開墾,招流民藝麻種靛。 以其棚居,名曰‘棚民’。 安業日久,驅令回籍,必且生事。 當編保甲,千戶以上,駐將吏稽察。 編冊後,續到流移,不得容隱。 其讀書向學及有膂力者,得入籍應試。 」下部議行。 二年,奏言私鹽責所在州縣嚴捕,停駐防兵巡緝。 又奏言太湖跨數郡為盜藪,請移參將駐洞庭東山,周村、鐵橋、鯰魚口、馬跡山、黿山、東山、鳳山、吳溜設汛駐兵。 又奏言江南賦重事繁,請改六安、太倉、潁、泗、廬、邳、海、通諸州為直隷州,蘇、松、常三府增設元和、震澤、昭文、新陽、寶山、鎮洋、奉賢、金山、福泉、南匯、陽湖、金匱、荊溪諸縣。 上既譴廉親王允禩,以貝勒蘇努、尚書隆科多等結黨亂政,詢查弼納。 詔八至,查弼納不以實奏。 四年,召詣京師,上親詰之,猶堅執不肯言。 命奪官,下王大臣會鞫,乃具言蘇努與阿靈阿、揆敘、鄂倫岱、阿爾松阿結黨,欲戴允禩致大位,及隆科多交結揆敘、阿靈阿狀。 王大臣擬查弼納罪斬,上諭曰:「查弼納本後進,畏附權勢。 朕昨言及聖祖,查弼納痛器不止,尚有良心,可免其罪。 」尋授內務府總管、鑲紅旗漢軍都統,擢吏部尚書,協理兵部。 五年,以濫保郎中舒伸,降級。 旋授兵部尚書。 七年,師征准噶爾,靖邊大將軍傅爾丹出北路,寧遠大將軍嶽鍾琪出西路,查弼納赴肅州督西路軍需。 八年,召入覲,授副將軍,佐傅爾丹出北路。 九年六月,噶爾丹策零大舉入犯,傅爾丹中敵間,欲及敵未集先發,查弼納亦頗信之。 師進,查弼納偕傅爾丹督兵繼之,至庫列圖嶺,入穀遇敵伏,師敗績。 移軍和通呼爾哈諾爾,師大潰。 查弼納與傅爾丹及副將軍巴賽收餘兵四千,設營護輜重,且戰且行,渡哈爾噶納河。 敵追至,查弼納躍馬舞刀潰圍出,與傅爾丹相失,慮以陷帥得罪,曰:「吾罪當死,蒙恩幸得生。 頒白之年,豈可復對獄吏?」遂復入陣,死。 巴賽亦求傅爾丹不得,趨敵力戰死。 巴賽,鄭親王濟爾哈朗孫也,敵旌其黃帶以示師。 參贊馬爾薩至紅石岩遇敵,中槍死。 達福,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鼇拜孫也。 康熙五十二年,聖祖追錄鼇拜戰功,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達福襲職,管佐領。 累擢正藍旗滿洲副都統。 雍正五年,世宗以鼇拜功多,復一等公,仍以達福襲,授散秩大臣、前鋒統領。 七年,師將出,上召廷臣議,達福力諫。 上問故,達福曰:「噶爾丹策零狡黠,能得諸酋心為捍禦。 主少則諫易,將強則制專。 我數千里轉餉,攻彼效死之士,臣未見其可。 」辭益堅,上曰:「今使汝副傅爾丹以行,汝尚敢辭?」達福乃叩首出。 師至邊,傅爾丹令達福將二千人駐庫卜克爾。 九年,傅爾丹出師,使達福偕定壽領第一隊,及移軍和通呼爾哈諾爾,晝夜力戰,殺敵千餘。 敵益大集,軍方移,達福殿,敵三萬餘環攻之,力戰,復殺敵千餘,沒於陣。 定壽,赫舍裡氏,滿洲正黃旗人。 初襲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職,授三等侍衛。 累遷正黃旗蒙古副都統。 康熙五十六年,以傅爾丹為振武將軍,出阿爾泰討策妄阿喇布坦,定壽將盛京、吉林兵千人當前鋒,屢破賊博囉布爾哈蘇、烏魯木齊。 雍正二年,授鑲黃旗蒙古都統。 策妄阿喇布坦使乞和,定壽率兵還駐巴爾庫爾。 部議阿爾泰當駐軍,授定壽阿爾泰駐防將軍。 尋改命穆克登,而令定壽以都統銜參贊軍務。 四年,率兵往紮布罕,召偕穆克登還京師。 定壽奏留察罕蒐勒軍中自效。 七年,大將軍傅爾丹自北路出師,命定壽仍以都統銜為軍營前鋒統領。 八年,傅爾丹令定壽以二千人駐伊克斯諾爾,護阿濟必濟卡倫。 九年,傅爾丹將出師,集諸將議,定壽曰:「噶爾丹策零聞我師至,斂兵觀變,是有謀也。 不可信俘言輕進。 」傅爾丹責其懦,侍郎永國、副都統覺羅海蘭皆持不可,弗聽,師遂行。 以定壽領第一隊,至紮克賽河,獲准噶爾兵二千餘;及至庫列圖嶺,攻不克,將移軍和通呼爾哈諾爾。 呼爾哈諾爾,華言大澤也。 定壽詰傅爾丹曰:「違眾陷師,誰執其咎?」傅爾丹默不語,定壽曰:「言在先,敢辭死乎?」軍甫移,敵大至,定壽督兵奮擊,所向披靡,乘勝入敵陣,風驟起,雨雹並至,師大敗。 敵圍定壽數重,定壽中鳥槍,猶力戰,相持竟夜。 敵欲生致之,拔刀自剄,死於陣。 副都統西爾賴令索倫兵赴援,兵潰,亦自殺。 第3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