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曰:世宗以綜覈名實督天下,肅吏治,嚴盜課,實倉庫,清逋賦,行勘丈,墾荒土,提耗羨,此其大端也。 衛、文鏡受上眷最厚,衛以敏集事,文鏡以驕府怨;然當時謂衛、文鏡所部無盜賊,斯亦甚難能矣。 勘丈激亂,四川為最著;耗羨歸公,山西為最先;田賦懸逋,江蘇為最钜;開墾害民,河南為最劇。 世宗親決庶政,不歸罪臣下,故諾岷蒙褒,而憲德不屍其咎;時夏才短,事未克竟,亦不深責也。 士俊及高宗初政,絀而猶用,乃創翻案之說,欲以熒主聽,箝朝議。 心險而術淺,其得譴宜哉。 列傳八十二 隆科多 年羹堯 胡期恆 隆科多,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一等公佟國維子,孝懿仁皇後弟也。 康熙二十七年,授一等侍衛,擢鑾儀使,兼正藍旗蒙古副都統。 四十四年,以所屬人違法,上責隆科多不實心任事,罷副都統、鑾儀使,在一等侍衛上行走。 五十年,授步軍統領。 五十九年,擢理籓院尚書,仍管步軍統領。 六十一年十一月,聖祖大漸,召受顧命。 世宗即位,命與大學士馬齊總理事務,襲一等公,授吏部尚書。 旋以總理事務勞,加一等阿達哈哈番,以其長子嶽興阿襲。 次子玉柱,自侍衛授鑾儀使。 雍正元年,與川陝總督年羹堯同加太保。 二年,兼領理籓院事。 纂修聖祖實錄、大清會典並充總裁,監修明史。 復與羹堯同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 三年,解步軍統領。 玉柱以行止甚劣,奪官,交隆科多管束。 羹堯得罪,上以都統範時捷疏劾欺罔貪婪諸狀,及妄劾道員金南瑛等,並下吏部議處。 上諭曰:「前以隆科多、年羹堯頗著勤勞,予以異數,乃交結專擅,諸事欺隱。 」命繳上所賜四團龍補服,並不得復用雙眼花翎、黃帶、紫轡。 及議上,以時捷劾,請罷羹堯任;以妄劾南瑛,請嚴加治罪。 上以前議徇庇,後議復過當,責隆科多有意擾亂,削太保及一等阿達哈哈番世職,命往阿蘭善等處修城墾地,諭曰:「朕禦極之初,隆科多、年羹堯皆寄以心腹,毫無猜防。 孰知朕視為一德,彼竟有二心,招權納賄,擅作威福,欺罔悖負,朕豈能姑息養奸耶?嚮日明珠、索額圖結黨行私,聖祖解其要職,置之閒散,何嘗更加信用?隆科多、年羹堯若不知恐懼,痛改前非,欲如明珠等,萬不能也!殊典不可再邀,覆轍不可屢蹈,各宜警懼,毋自幹誅滅。 」四年,隆科多家仆牛倫挾勢索賕,事發,逮下法司,鞫得隆科多受羹堯及總督趙世顯、滿保,巡撫甘國璧、蘇克濟賄。 讞上,上命斬倫,罷隆科多尚書,令料理阿爾泰等路邊疆事務。 尋命勘議俄羅斯邊界。 初,隆科多與阿靈阿、揆敘相黨附,既又與羹堯交結。 至是,上盡發阿靈阿、揆敘及羹堯罪狀,宣示中外。 又侍郎查嗣庭為隆科多所薦,坐悖逆誅死,上詰隆科多,隆科多不以實對。 五年,宗人府復奏劾輔國公阿布蘭以玉牒畀隆科多藏於家,阿布蘭坐奪爵幽禁。 上命奪隆科多爵,召還京,命王大臣會鞫。 以聖祖升遐,隆科多未在上前,妄言身藏匕首以防不測;又自擬諸葛亮,奏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死期將至之時」;上躬祀壇廟,妄謂防刺客,令於案下搜查;上謁陵,妄奏「諸王心變」。 具獄辭:大不敬之罪五,欺罔之罪四,紊亂朝政之罪三,黨奸之罪六,不法之罪七,貪婪之罪十六,凡四十一款,當斬,妻子入辛者庫,財產入官。 上諭曰:「隆科多罪不容誅,但皇考升遐,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 今以罪誅,朕心有所不忍,可免其正法,於暢春園外築屋三楹,永遠禁錮;妻子免入辛者庫,嶽興阿奪官,玉柱發黑龍江。 」六年六月,隆科多死於禁所,賜金治喪。 年羹堯,字亮工,漢軍鑲黃旗人。 父遐齡,自筆帖式授兵部主事,再遷刑部郎中。 康熙二十二年,授河南道禦史。 四遷工部侍郎,出為湖廣巡撫。 湖北武昌等七府歲徵匠役班價銀千餘,戶絶額缺,為官民累。 遐齡請歸地丁徵收,下部議,從之。 疏劾黃梅知縣李錦虧賦,奪官。 錦清廉得民,民爭完逋賦,諸生吳士光等聚眾閉城留錦。 事聞,上命調錦直隷,士光等發奉天,遐齡與總督郭琇俱降級留任。 四十三年,遐齡以病乞休。 羹堯,康熙三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 迭充四川、廣東鄉試考官,累遷內閣學士。 四十八年,擢四川巡撫。 四十九年,斡偉生番羅都等掠寧番衛,戕遊擊周玉麟。 上命羹堯與提督嶽升龍剿撫。 升龍率兵討之,擒羅都,羹堯至平番衛,聞羅都已擒,引還。 川陝總督音泰疏劾,部議當奪官,上命留任。 五十六年,越巂衛屬番與普雄土千戶那交等為亂,羹堯遣遊擊張玉剿平之。 是歲,策妄阿喇布坦遣其將策淩敦多卜襲西藏,戕拉藏汗。 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出黃勝關,兵譁,引還。 羹堯遣參將楊盡信撫諭之,密奏泰失兵心,不可用,請親赴松潘協理軍務。 上嘉其實心任事,遣都統法喇率兵赴四川助剿。 五十七年,羹堯令護軍統領溫普進駐裡塘,增設打箭爐至裡塘驛站,尋請增設四川駐防兵,皆允之。 上嘉羹堯治事明敏,巡撫無督兵責,特授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 五十八年,羹堯以敵情叵測,請赴藏為備。 廷議以松潘諸路軍事重要,令羹堯毋率兵出邊,檄法喇進師。 法喇率副將嶽鍾琪撫定裡塘、巴塘。 羹堯亦遣知府遲維德招降乍丫、察木多、察哇諸番目,因請召法喇師還,從之。 五十九年,上命平逆將軍延信率兵自青海入西藏,授羹堯定西將軍印,自拉里會師,並諮羹堯孰可署總督者。 羹堯言一時不得其人,請以將軍印畀護軍統領噶爾弼,而移法喇軍駐打箭爐,上用其議。 巴塘、裡塘本雲南麗江土府屬地,既撫定,雲貴總督蔣陳錫請仍隷麗江土知府木興;羹堯言二地為入藏運糧要路,宜屬四川,從之。 興率兵往收地,至喇皮,擊殺番酋巴桑,羹堯疏劾。 上命逮興,囚雲南省城。 八月,噶爾弼、延信兩軍先後入西藏,策淩敦多卜敗走,西藏平。 上諭羹堯護凱旋諸軍入邊,召法喇還京師。 羹堯尋遣兵撫定裡塘屬上下牙色、上下雅尼,巴塘屬桑阿壩、林卡石諸生番。 六十年,入覲,命兼理四川陝西總督,辭,還鎮,賜弓矢。 上命噶爾弼率兵駐守西藏,行次瀘定橋,噶爾弼病不能行,羹堯以聞。 上命公策旺諾爾佈署將軍,額駙阿寶、都統武格參贊軍務,駐西藏。 青海索羅木之西有郭羅克上中下三部,為唐古特種人,屢出肆掠。 阿寶以聞,上令羹堯與鍾琪度形勢,策進討。 羹堯疏言:「郭羅克有隘口三,悉險峻,宜步不宜騎。 若多調兵,塞上傳聞,使賊得為備,不如以番攻番。 臣素知瓦斯、雜穀諸土司亦憾郭羅克肆惡,原出兵助剿。 臣已移鍾琪令速赴松潘,出塞督土兵進剿。 」尋,鍾琪督兵擊敗郭羅克,下番寨四十餘,獲其渠,餘眾悉降。 六十一年,羹堯密疏言:「西藏喇嘛楚爾齊木臧布及知府石如金呈策旺諾爾布委靡,副都統常齡、侍讀學士滿都、員外郎巴特瑪等任意生事,致在藏官兵不睦。 」因請撤駐藏官兵。 下廷臣議,以羹堯擅議撤兵,請下部嚴議,上原之,命召滿都、巴特瑪、石如金、楚爾齊木臧布等來京師,遣四川巡撫色爾圖、陝西布政使塔琳赴西藏,佐策旺諾爾布駐守。 自軍興,陝西州縣饋運供億,庫帑多虧缺。 羹堯累疏論劾州縣吏,嚴督追償。 陝西巡撫噶什圖密奏虧項不能速完,又與羹堯請加徵火耗墊補。 上諭曰:「各省錢糧皆有虧空,陝西尤甚。 蓋自用兵以來,師所經行,資助馬匹、盤費、衣服、食物,倉卒無可措辦,勢必挪用庫帑。 及撤兵時亦然。 即如自藏回京,將軍以至士卒,途中所得,反多於正項。 各官費用,動至萬金,但知取用,不問其出自何項也。 羹堯等欲追虧項以充兵餉,追比不得,又議加徵火耗。 火耗止可議減,豈可加增?朕在位六十一年,從未加徵火耗。 今若聽其加派,必致與正項一例催徵,肆無忌憚矣。 著傳旨申飭。 」命發帑銀五十萬送陝西資餉。 第3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