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以病廢幽禁,上鬱怒成疾。 國維奏:「皇上治事精明,斷無錯誤。 此事於聖躬關係甚大,請度日後若易於措置,祈速賜睿斷;若難於措置,亦祈速賜睿斷。 總之,將原定意指熟慮施行為是。 」上命諸大臣保奏諸皇子中孰可為皇太子者,諸大臣舉皇子允禩,上愈不懌。 旋以皇太子病癒,命釋之。 四十八年正月,召諸大臣詰孰先舉允禩,實出大學士馬齊。 上召國維,舉國維前奏語,問:「爾既解任,事與爾無與。 乃先眾陳奏,何意?」國維對:「臣雖解任,蒙皇上命為國舅,冀聖躬速愈,故請速定其事。 」上曰:「將來措置難易,至時自知之。 人其可懷私而妄言乎?」次日,復諭曰:「爾每言祝天求佛,原皇上萬歲。 嗣後惟深念朕躬,謂諸皇子皆吾君之子,不有所依附而陷害其餘,是即俾朕易於措置也。 」閲月,上已定復立允礽為皇太子,又諭曰:「爾乃國舅,又為大臣。 皇太子前染瘋疾,朕為國家計,安可不行拘執?後知為人鎮魘,調治全愈,又安可不行釋放?朕拘執皇太子時,並無他意。 不知爾肆出大言,激烈陳奏,果何心也?諸大臣聞爾言,眾皆恐懼,遂欲立允禩為皇太子,列名保奏。 朕臨禦已久,安享太平,並無所謂難措置者,臣庶亦各安逸得所。 今因爾言,群小復肆為妄語,諸臣俱終日憂慮,若無生路。 此事關係甚重,爾既有此奏,必有確見,其何以令朕及皇太子、諸皇子不致殷憂,眾心亦可定?其明白陳奏。 」國維引罪請誅戮。 上復諭曰:「朕特為安撫群臣,非欲有所誅戮。 爾初陳奏,眾方贊爾,謂如此方可謂國家大臣。 今爾情狀畢露,人將謂爾為何如人?朕斷不加爾誅戮,爾其無懼,但不可卸責於朕。 觀爾言迷妄,其亦為人鎮魘歟?」 五十八年,卒,賜祭葬。 雍正元年,贈太傅,謚端純。 世宗手書「仁孝勤恪」榜,命表於墓道。 子隆科多,自有傳。 馬齊,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米斯翰子。 由廕生授工部員外郎。 歷郎中,遷內閣侍讀學士。 康熙二十四年,出為山西布政使,擢巡撫。 馬齊入覲,上褒其居官勤慎,勉以始終如一。 久之,上命九卿舉督撫清廉如於成龍者,以馬齊及範成勛、姚締虞對。 尋命偕成龍、開音布往按湖廣巡撫張汧貪黷狀。 初命侍郎色楞額往按上荊南道祖澤深,並令察汧,色楞額曲庇,不以實陳。 馬齊與成龍覆按,具得汧、澤深貪墨狀,並色楞額論罪如律。 二十七年,遷左都禦史。 時俄羅斯遣使請定界,詔遣大臣往議。 馬齊疏言:「俄羅斯侵據疆土,我師困之於雅克薩城,本可立時剿滅,皇上寬容,不忍加誅。 今悔罪求和,特遣大臣往議,垂之史冊,關係甚钜。 其檔案宜兼書漢字,使臣並參用漢員。 」詔如議行。 尋命偕尚書張玉書等勘閲河工。 二十九年,列議政大臣。 都禦史與議政,自馬齊始。 尋遷兵部尚書。 時喀爾喀諸部避噶爾丹侵掠,舉族內鄉。 詔沿邊安插,命馬齊偕侍郎布圖等先期檄左右翼部長至上都河、額爾屯河兩界以待。 上出塞,喀爾喀諸部朝行在,定諸王、貝子、公等爵秩牧地。 烏珠穆沁台吉車根等叛附噶爾丹,命馬齊往按,寘諸法。 調戶部尚書。 三十五年,上親征噶爾丹,命馬齊檄喀喇沁、翁牛特兵備戰。 還京師,兼理籓院尚書。 噶爾丹旋敗遁,詔來春復親出塞,命先期往寧夏安置驛站。 三十八年,授武英殿大學士,賜禦書「永世翼戴」榜。 四十七年冬,皇太子允礽既廢,儲位未定,佟國維奏請速斷。 上召滿、漢文武諸大臣集暢春園議諸皇子中孰可為皇太子者。 上意在復立皇太子,而諸皇子中貝勒允禩覬為皇太子最力,諸大臣揆敘、王鴻緒及佟國綱子鄂倫岱等為之羽翼。 集議日,馬齊先至,張玉書後入,問:「眾意誰屬?」馬齊言眾有欲舉八阿哥者。 俄,上命馬齊毋預議,馬齊避去。 阿靈阿等書「八」字密示諸大臣,諸大臣遂以允禩名上,上不懌。 明年正月,召諸大臣問其日先舉允禩者為誰,群臣莫敢對。 上嚴詰,群指都統巴琿岱。 上曰:「是必佟國維、馬齊意也。 」馬齊奏辯。 巴琿岱言漢大臣先舉。 上以問大學士張玉書,玉書乃直舉馬齊語以對。 上曰:「馬齊素謬亂。 如此大事,尚懷私意,謀立允禩,豈非為異日恣肆專行計耶?」馬齊復力辯,辭窮,先出。 翌日,上諭廷臣曰:「馬齊效用久,朕意欲保全之。 昨乃拂袖而出,人臣作威福如此,罪不可赦!」遂執馬齊及其弟馬武、李榮保下獄。 王大臣議馬齊斬,馬武、李榮保坐罪有差,盡奪其族人官,上不忍誅,命以馬齊付允禩嚴錮,李榮保、馬武並奪官。 四十九年,俄羅斯來互市,上念馬齊習邊事,令董其事,李榮保、馬武皆復起。 尋命馬齊署內務府總管。 五十五年,復授武英殿大學士。 世宗即位,降敕褒諭,予一等阿達哈哈番,尋命襲其祖哈什屯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進二等伯,加太子太保。 雍正元年,改保和殿,進太保。 三年,復降詔褒其忠誠,加拜他喇布勒哈番,以其子富良襲。 十三年,引疾乞罷,許致仕。 乾隆四年,病篤,高宗諭謂馬齊歷相三朝,年逾大耋,舉朝大臣未有及者,命和親王及皇長子視疾。 尋卒,年八十八,贈太傅,謚文穆。 子富興,襲爵,坐事黜,以富良襲,進一等伯。 十五年,加封號曰敦惠。 富良,自散秩大臣授鑾儀衛鑾儀使,累遷西安將軍,兼領侍衛內大臣。 卒,謚恭勤。 馬武,馬齊弟。 初授侍衛,兼管佐領。 累擢鑲白旗漢軍副都統。 因馬齊得罪奪官。 旋起內務府總管,遷鑲白旗蒙古都統。 世宗即位,授領侍衛內大臣。 雍正四年,卒,命視伯爵賜恤,授三等阿達哈哈番,賜祭葬,謚勤恪。 馬武子保祝,初授侍衛。 累遷直隷提督,以病解任,起正紅旗蒙古都統。 卒,謚恭簡。 阿靈阿,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遏必隆第五子。 初任侍衛,兼佐領。 康熙二十五年,襲一等公,授散秩大臣,擢鑲黃旗滿洲都統。 阿靈阿女兄,上冊為貴妃。 貴妃薨,殯朝陽門外,阿靈阿舉家在殯所持喪。 與兄法喀素不睦,欲致之死,乃播蜚語誣法喀。 法喀以聞,上震怒,奪阿靈阿職,仍留公爵。 尋授一等侍衛,累遷正藍旗蒙古都統,擢領侍衛內大臣、理籓院尚書。 四十七年,與揆敘、王鴻緒等密議舉允禩為皇太子。 上以馬齊示意諸大臣,予嚴譴,不復窮治興大獄。 五十五年,卒。 子阿爾松阿,降襲二等公,擢領侍衛內大臣、刑部尚書。 雍正二年,世宗召諸大臣諭曰:「本朝大臣中,居心奸險,結黨營私,惟阿靈阿、揆敘為甚。 當年二阿哥之廢,斷自聖衷。 豈因臣下蜚語遂行廢立?乃阿靈阿、揆敘攘為己力,要結允禩等,造作無稽之言,轉相傳播,致皇考憤懣,莫可究詰。 阿靈阿子阿爾松阿柔奸狡猾,甚於其父。 令奪官,遣往奉天守其祖墓;並將阿靈阿墓碑改鎸‘不臣不弟暴悍貪庸阿靈阿之墓’,以正其罪。 」四年,命誅阿爾松阿,妻子沒入官。 乾隆元年,以阿靈阿墓碑立祖塋前,墓已遷而碑尚存,命去之。 妻子釋令歸旗。 揆敘,字凱功,納喇氏,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子。 康熙三十五年,自二等侍衛授翰林院侍讀,充日講起居注官。 累擢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 奉使冊封朝鮮王妃。 尋充經筵講官,教習庶吉士。 遷工部侍郎。 初,明珠柄政,勢焰薰灼。 大治園亭,賓客滿門下。 揆敘交遊既廣,尤工結納,素與允禩相結。 皇太子既廢,揆敘與阿靈阿等播蜚語,言皇太子諸失德狀,杜其復立。 四十七年冬,上召滿、漢大臣問諸皇子中孰可為皇太子者,揆敘及阿靈阿、鄂倫岱、王鴻緒等私與諸大臣通消息,諸大臣遂舉允禩。 事具馬齊傳。 五十一年,遷左都禦史,仍掌翰林院事。 疏言:「近聞外省塘報,故摭拾大小事件,名曰‘小報’,駭人耳目。 請飭嚴禁,庶好事不端之人,知所儆懼。 」詔允行。 五十六年,卒,謚文端。 雍正二年,發揆敘及阿靈阿罪狀,追奪揆敘官,削謚。 墓碑改鎸「不忠不孝陰險柔佞揆敘之墓」。 第34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