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命視黃、運河道,奏請增築戴村石壩,疏濬東昌城南七里河、城北魏家灣及德州城南減河;又以汶、泗泉源紆遠,請專設管泉通判;又請修高家堰石堤。 上皆允其請,並以高家堰石堤工衝要,命發帑興修。 復奏言:「運河自臨清以上,賴衛水以濟。 衛水發源百泉,益以丹、洹二水,其流始盛。 請疏百泉為三渠,洹河亦築壩開渠引水,一分灌田,三分濟運。 」上從其議。 旋以山東巡撫塞楞額奏言國宗等奉使所經州縣,供億白金七千六百有奇。 上責國宗不惜物力,負任使,坐降調。 五年,授大理寺卿。 六年,復擢內閣學士,遷工部侍郎。 八年,命與侍郎牛鈕督修北運河減水壩,並濬引河。 國宗等議捍護河西務北堤及耍兒渡魚鱗壩,別開塌河澱下流賈家沽泄水河,建築三里淺、筐兒港、張家莊諸處挑水壩,上命如議速行。 九年,兼河東河道總督。 田文鏡奏戴村初建玲瓏、亂石、滾水三壩。 汶水盛漲,自壩面流入鹽河歸海。 國宗等增築石壩,水不能過,瀕河連年被患。 請毀石壩,復為亂石、滾水壩。 上責國宗勘工錯誤,貽害民間,奪官。 乾隆初,起充算學館、律呂館總裁。 九年,賜秩視三品。 尋授左副都禦史。 十年,兼領飲天監正。 十三年,遷工部侍郎。 康熙間,聖祖命制皇輿全覽圖,以天度定准望,一度當二百里,遣使如奉天,循行混同、鴨綠二江,至朝鮮分界處,測繪為圖。 以鴨綠、圖門二江間未詳晰,五十年,命烏喇總管穆克登偕按事部員復往詳察。 國宗弟國棟亦以通曆法直內廷。 五十三年,命國棟等周歷江以南諸行省,測北極高度及日景。 五十八年,圖成,為全圖一,離合凡三十二貞,別為分省圖,省各一貞。 命蔣廷錫示群臣,諭曰:「朕費三十餘年心力,始得告成。 山脈水道,俱與禹貢合。 爾以此與九卿詳閲,如有不合處,九卿有知者,舉出奏明。 」乃鎸以銅版,藏內府。 高宗既定准噶爾,乾隆二十一年,命國宗偕侍衛努克三、哈清阿率欽天監西洋人往伊犁,自巴裡坤分西北兩路,測天度繪圖。 既還報,命署左都禦史。 二十二年,授禮部尚書。 以京察舉弟國棟,坐徇庇,奪官。 尋授編修,直上書房。 二十八年,復授內閣學士。 是歲,上以諸回部悉定,復遣尚書明安圖等往測天度繪圖,是為乾隆內府皇輿圖。 二十六年,遷禮部侍郎。 二十七年,以老休致。 三十一年,卒。 論曰:國家撫有疆宇,謂之版圖,版言乎其有民,圖言乎其有地。 聖祖東訪長白山,西探河源,北撫土爾扈特,武默訥、舒蘭、圖理琛奉使稱職。 觀所還奏,曲折詳盡,歷歷如繪。 國宗以明算事聖祖,又幸老壽,迨高宗朝,詣新疆測繪。 康熙、乾隆兩內府圖皆躬與編摹。 揆之於古,其裴秀、賈耽之倫歟? 列傳七十一 覺羅滿保 陳策 施世驃 藍廷珍 從弟鼎元 林亮 何勉 陳倫炯 歐陽凱 羅萬倉 遊崇功 覺羅滿保,字鳧山,滿洲正黃旗人。 康熙三十三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 累遷國子監祭酒,擢內閣學士,直經筵。 五十年,授福建巡撫。 疏言福州、興化、泉、漳等屬十六州縣皆瀕海要地,請揀選直省卓異官除授。 禦史璩廷祜論其不可,部議以為然。 詔下九卿等再議,卒從滿保言。 五十四年,擢福建浙江總督,命巡海。 議自乍浦至南澳,沿海五千餘裡,建台、寨百二十七所,砲位千一百七十有八。 別疏言:「鹿耳門為台灣咽喉,澎湖為廈門籓衛,安平鎮為水師三營重地,及海洋各口岸宜分極沖、次沖,築墩、台,設汛巡守;並嚴察海船出入,禁漁船私載米糧、軍器。 」又言:「淡水、鷄籠山為台灣北界,其澳港可泊巨艦百餘。 更進為肩豆門,沃野百里,番社交據。 請增置淡水營,設官駐防為後蔽。 」皆報可。 六十年,鳳山民硃一貴為亂。 台灣知府王珍苛稅濫刑,鳳山民黃殿、李勇、吳外等集數百人謀變,一貴素販鴨,託明裔以為渠。 劫岡山塘、檳榔林二汛,掠軍器,眾益聚,遂破縣城,進陷台灣。 總兵歐陽凱等率兵禦賊,師敗績,死之。 台廈道梁文煊等走澎湖。 滿保疏聞,督兵趨廈門,值淫雨,乘竹兜從數騎行泥淖中。 比至,籍丁壯剽悍能殺賊者悉充伍,嚴申軍令,禁舟師毋登陸,民以不擾。 淡水營守備陳策使詣廈門乞援,滿保移會巡撫呂猶龍,遣兵自閩安渡淡水。 未幾,南澳鎮總兵藍廷珍率舟師至,滿保命統水陸軍,會提督施世驃於澎湖,剋期進剿。 六月,世驃、廷珍攻鹿耳門,敗賊安平鎮,遂克台灣。 上以台灣民附亂非本意,敕滿保招撫。 尋諸羅民楊旭等密約壯丁六百人,擒一貴及其黨十二人,獻世驃軍前,檻送京師,磔於市。 是役,自出師迄事平凡七日。 上嘉滿保調度有方,加兵部尚書。 尋疏言:「賊起,惟守備陳策鼓勵兵民,堅守汛地,待大兵進援,奮力效忠。 」命擢台灣總兵。 復疏劾珍縱役需索,致一貴乘機倡亂;文煊及所屬官吏一無備禦,退回澎湖,應奪官逮問,從之,文煊等論罪如律。 秋,台灣颶作,滿保以聞,諭:「台灣有司平日貪殘激變,及大兵進剿,殺戮之氣上幹天和,令速行賑恤。 」 上杭民溫上貴往台灣從一貴得偽元帥劄、印,還上杭,煽鄉人從賊。 聞一貴誅,走江西,結棚匪數百,謀掠萬載。 知縣施昭庭集營汛剿捕,擒上貴及其黨十數人,並伏法。 大學士白潢等條奏禁戢棚匪,滿保疏言:「閩、浙兩省棚民,以種麻靛、造紙、燒灰為業,良莠不一。 令鄰坊保結,棚長若有容庇匪類,依律連坐。 有司於農隙遍履各棚,嚴加稽察。 浙江鄞、奉化等二十七縣,福建閩、龍岩等四十州縣,皆有棚民,宜如沿海州縣例,揀員題補。 」詔從之。 雍正三年,卒官。 遺疏言:「新任巡撫毛文銓未至,總督印信交福州將軍宜兆熊署理,並留解任巡撫黃國材暫緩起程,如舊辦事。 」詔嘉其得體,下部議血阝;時尚書隆科多獲罪鞫訊,得滿保餽金交通狀,世宗諭責滿保諂隆科多、年羹堯,命毋賜恤予謚。 策,字鍾侯,福建晉江人。 由銅山守備調淡水。 一貴陷台灣,策孤軍力守一隅。 奸人苑景文入境煽誘,擒誅之。 師下台灣,滿保檄剿北路,復南嵌、竹塹、中港、後壟、吞霄、大甲諸社。 以功擢台灣總兵,加左都督。 卒。 施世驃,字文秉,靖海侯琅第六子。 康熙二十二年,世驃年十五,從琅下台灣,委署守備。 台灣既定,以功加左都督銜,授山東濟南城守參將。 三十五年,聖祖親征噶爾丹,天津總兵嶽升龍薦世驃從軍。 召試騎射,命護糧運至奎素,從大將軍馬斯喀追賊至巴顏烏闌。 師還,假歸葬。 上褒世驃勤勞,命事畢仍還任。 累遷浙江定海總兵。 四十二年,上南巡,賜禦書「彰信敦禮」榜。 時海中多盜,世驃屢出洋巡緝,先遣裨將假商船餌盜,擒獲甚眾,斬盜渠江侖。 四十六年,上南巡,詢及擒斬海盜事,溫諭嘉獎,賜孔雀翎。 四十七年,擢廣東提督。 五十一年,調福建水師提督。 六十年,硃一貴為亂,陷台灣。 世驃聞報,即率所部進扼澎湖,總督滿保檄南澳總兵藍廷珍等以師會。 眾議三路進攻。 世驃謂南路打狗港在台灣正南,南風盛,不可泊;北路清風隙去府百餘裡,運餉艱;度賊必屯聚中路,宜直搗鹿耳門。 時台地諸將吏皆退次澎湖,惟淡水守備陳策堅守汛地。 世驃遣遊擊張駴等赴援,自統師出中路。 選勁卒,乘小舟,載旗幟,分伏南北港。 六月,抵鹿耳門。 賊踞砲台以拒。 世驃登樓船督戰,發砲中敵貯火藥器,火大熾,賊驚潰。 眾軍齊進,兩港悉樹我軍幟。 賊不敢犯,揚帆直渡鯤身。 鯤身者海沙也,水淺,大舟不能過。 是日海水驟漲八尺餘,舟乘風疾上,遂克安平鎮。 翌日,戰,破賊。 賊悉眾來犯,世驃遣守備林亮等進西港,遊擊硃文等越七鯤身,自鹽埕、大井頭分道登陸趨台灣。 世驃督將士指揮佈陣擊賊,賊潰,遂復台灣。 一貴走諸羅,諸羅民縛以獻,賊黨擒斬略盡。 台灣南北兩路悉平。 詔優敘,賜世驃東珠帽、黃帶、四團龍補服。 未幾,以疾卒於軍。 遺疏乞從父琅葬福建,留妻子守墓,上悉許之。 贈太子太保,謚勇果。 雍正元年,世宗命予一等阿達哈哈番世職,以其子廷旉嗣。 世驃和易謙雅,治軍嚴明。 與琅先後平台灣,皆以六月乘海潮異漲渡師,遂以成功。 第3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