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命都統瓦山、侍郎果丕與薩布素議師期,薩布素請以來年四月水陸併進,攻雅克薩城,不克,則刈其田禾。 上謂攻羅剎當期必克,倘謀事草率,將益肆猖狂。 二十四年,以朋春等統兵進攻,薩布素會師,克雅克薩城,乃命薩布素移駐墨爾根,建城防禦。 二十五年,疏言羅剎復踞雅克薩,請督修戰艦,俟冰泮進剿。 上遣郎中滿丕往詗得實,乃命薩布素暫停墨爾根兵丁遷移家口,速修戰監,率寧古塔兵二千人往攻。 又命郎坦、班達爾沙會師,抵雅克薩城。 城西瀕江,薩布素令於城三面掘壕築壘為長圍,對江駐水師,未冰時泊舟東西岸,截尼布楚援兵,冰時藏舟上流汊港內;馬有疲羸者,分發墨爾根、黑龍江飼秣,計持久。 上因荷蘭貢使以書諭俄羅斯察罕汗,答書請遣使畫界,先釋雅克薩圍,上允之,命撤圍。 二十八年,俄羅斯使臣費耀多囉等至尼布楚,命內大臣索額圖等往會,令發黑龍江兵千五百人為衛。 尋議以大興安嶺及格爾必齊河為界,毀雅克薩城,徙其人去。 二十九年,薩布素入覲,賜賚優渥,命坐內大臣班。 尋命總管索倫等部貢物,疏陳各部生計土俗采捕之事,擬為則例以上,上悉允行。 三十一年,奏建齊齊哈爾及白都訥城,以科爾沁部獻進錫伯、卦爾察、達呼爾壯丁萬四千有奇分駐二城,編佐領,隷上三旗,並設防守尉、防禦等官。 噶爾丹入犯,疏陳進兵事宜,略言:「興安嶺北形勝地,以索約爾濟山為最。 已遣識路官兵自盛京、吉林、墨爾根審度至山遠近,分置驛站,其無水處,掘井以待。 山之東北呼倫貝爾等處有警,與臣駐軍地近,即率墨爾根兵先進,吉林、盛京繼之;山之西烏勒輝等處有警,則盛京兵先進,臣率部下及吉林兵繼之:皆會於索約爾濟山。 」上可其奏。 三十五年,上親征噶爾丹,自獨石口出中路,大將軍費揚古自歸化城出西路,命薩布素扼其東路,督盛京、寧古塔、科爾沁兵,自索約爾濟山剋期進剿。 四月,上次克魯倫河,噶爾丹西竄,為費揚古所敗。 詔分薩布素所部兵五百人隷費揚古軍。 三十六年,召至京師,尋命回任。 初,邊境有墨爾哲勒屯長,累世輸貢。 康熙初,屯長紮努喀布克托請率眾內移,寧古塔將軍巴海安輯於墨爾根,編四十佐領,號新滿洲。 薩布素奏於墨爾根兩翼立學,設助教,選新滿洲及錫伯、索倫、達呼爾每佐領下幼童一,教習書義。 是為黑龍江建學之始。 三十七年,上幸吉林,褒其勤勞,予一等阿達哈哈番世職,並禦用冠服,於眾前宣諭賜之。 尋疏言黑龍江屯堡因災荒積欠米石,請俟年豐交倉。 上以薩布素曾奏革任總督蔡毓榮經理十二堡,著有成效;嗣因官堡荒棄,請停止屯種,將壯丁改歸驛站,存貯倉米,支放無餘,致駐防兵餉匱乏,責令回奏。 薩布素具疏引罪,請以齊齊哈爾、墨爾根駐防兵每年輪派五百人往錫伯等處耕種官田,穫穀運齊齊哈爾交倉。 詔侍郎滿丕等往按,以薩布素將荒廢地妄報成效,並浮支穀石,應斬,命罷任,奪世職,在佐領上行走。 尋授散秩大臣。 三十九年,卒。 乾隆間,敕修盛京通志,列名宦,且稱薩布素諳練明敏,得軍民心,其平羅剎及黑龍江興學,有文武幹濟才雲。 瑪拉,那喇氏,滿洲鑲白旗人,尚書尼堪從子。 尼堪卒,無子,瑪拉與叔阿穆爾圖、阿錫圖及弟兆資分襲尼堪世職,瑪拉襲三等阿達哈哈番。 初任理籓院筆帖式。 順治五年,英親王阿濟格征叛將姜瓖,圍大同,令瑪拉調蒙古兵以從。 累遷理籓院副理事官。 康熙十四年,察哈爾布爾尼叛,聖祖命信郡王鄂紮帥師討之。 瑪拉自陳久任理籓院習知蒙古狀,原赴軍前效力,遂命與員外郎色棱赴科爾沁諸部調選兵馬協剿。 師還,擢通政使,遷禮部侍郎。 十六年,擢工部尚書。 偕內大臣喀岱往科爾沁諸外籓宣諭禁令。 瑪拉初受任,上誡以工部積弊,宜殫心釐剔。 十九年,坐不能清積弊,議降五秩,詔從寬留任。 復以饗殿器用修造疏忽,奪尚書,仍留世職。 二十二年,上以俄羅斯數犯邊,擾及索倫、飛牙喀諸部,命集兵黑龍江,將進討,遣瑪拉往索倫儲軍實。 尋疏言:「索倫總管博克所獲俄羅斯人及軍前招降者,皆迫於軍威,不宜久留索倫,應移之內地。 」詔允行。 復言:「雅克薩、尼布楚二城久為羅剎所據,臣密詗雅克薩惟耕種自給,尼布楚歲捕貂與喀爾喀貿易資養贍。 請飭喀爾喀車臣汗禁所部與尼布楚貿易,並飭黑龍江將軍水陸併進,示將攻取雅克薩,因刈其田禾,則俄羅斯將不戰自困。 」上然之,即以瑪拉所奏檄示喀爾喀。 二十四年,遣都統朋春等帥師往黑龍江議進兵,授瑪拉副都統銜,參贊軍務。 遣蒙古兵三十詗雅克薩城,生擒羅剎七人,得城中設備及乞援各部狀。 是年夏,朋春等攻羅剎克之,逐其人。 瑪拉在事有功。 二十五年,黑龍江佐領鄂色以耕牛多斃,農器損壞,奏請儲備,命瑪拉往黑龍江督理農務。 諭曰:「農事關軍餉,令嚴督合力播種。 」值歲豐,收穫甚稔。 二十七年,授護軍統領。 二十九年,噶爾丹侵掠喀爾喀,命瑪拉偕都統額赫納、前鋒統領碩鼐等率兵往討之,賜內廝馬以行。 未幾,噶爾丹掠烏珠穆沁,命裕親王福全等分統大軍出塞擊之,噶爾丹敗遁。 師旋,三十年,復來犯,至阿爾哈賚,無所掠而遁。 時土謝圖汗、車臣汗率所部來歸,上幸塞外撫輯,瑪拉扈從。 旋命偕都統瓦岱等率兵赴圖拉偵噶爾丹,抵克魯倫河,聞其遠竄,乃還。 授西安將軍。 三十二年,准噶爾和碩特部台吉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來降,上以其人未可信,命瑪拉徙入內地,毋令復逸。 瑪拉疏言:「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率所屬二千餘口,窮乏來歸,揆其情狀,當不復逸。 」遂遣官護送,並其子台吉雲木春來朝,優賚遣之。 未幾,瑪拉卒於官,賜祭葬,謚敏恪。 論曰:俄羅斯之為羅剎,譯言緩急異耳,非必東部別有是名也。 初遣兵詗敵,郎坦主其事;取雅克薩城,朋春、薩布素迭為將,而郎坦與瑪拉實佐之。 尼布楚盟定,開市庫倫,是為我國與他國定約互市之始。 用兵當期必克,我苟草率,彼益猖狂,聖祖諭薩布素數言,得馭夷之要矣。 列傳六十八 費揚古 滿丕 碩岱 素丹 馬斯喀 佟國綱 邁圖 格斯泰 阿南達 子阿喇納 吉勒塔布 殷化行 潘育龍 孫紹周 從孫之善 額倫特 康泰 泰弟海 費揚古,棟鄂氏,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三等伯鄂碩子。 狀貌魁異。 年十四,襲爵。 康熙十三年,從安親王嶽樂率兵徇江西討吳三桂。 三桂將黃乃忠糾眾萬餘自長沙犯袁州,費揚古與副都統沃赫、總兵趙應奎擊敗之,克萬載。 十五年,擊走夏國相於萍鄉,進圍長沙,累戰皆捷。 十八年,覆敗吳國貴於武岡。 師還,擢領侍衛內大臣,列議政大臣。 噶爾丹劫掠喀爾喀,遣使諭罷兵,不從,數擾邊境。 二十九年,授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率師討之,命費揚古往科爾沁徵兵,參贊軍事。 秋,擊敗噶爾丹於烏闌布通。 三十二年,歸化城增戍兵,以費揚古為安北將軍駐焉。 三十三年,噶爾丹遣使至,請入貢。 費揚古發兵迎護,偵其眾男婦千五百有奇,留之歸化城。 疏聞,上察噶爾丹意叵測,陽為修好,潛遣入內地窺探,命侍郎滿丕諭責其使,遣之還。 七月,聞噶爾丹將窺圖拉,詔費揚古偕右衛將軍希福率軍往禦。 希福請益兵,上責其疑沮,令勿偕往。 尋以圖拉無警,慮噶爾丹將趨歸化城,詔費揚古旋師。 三十四年,噶爾丹至哈密,費揚古往禦,乃自圖拉河西竄。 尋授右衛將軍,仍兼攝歸化城將軍事。 疏言:「聞噶爾丹據巴顏烏闌,距歸化城約二千里,宜集兵運糧,於來年二月進剿。 」詔授費揚古撫遠大將軍,以都統伊勒慎,護軍統領宗室費揚固、瓦爾達,副都統碩岱,將軍舒恕參贊軍事。 尋召入覲,授以方略。 第3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