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歸目眩神迷,暢懷與飲,待至面色微醺,介子即起座與語道:「天子尚有密詔傳達,請王屏去左右,方好面陳。 」安歸酒後忘情,竟命左右退出帳外,突見介子舉杯擲地,便有十餘壯士,從帳後持刀躍出,飛奔前來,正思急呼救命,那刀尖已斫中心窩,一聲猛叫,倒地告終。 貪財壞命。 帳外番官,聞聲嚇走。 介子卻放膽出外,呼語大眾道:「汝王安歸,私結匈奴,屢戕漢使,得罪天子,故遣我來加誅。 今汝王就戮,汝等無罪,汝王弟尉屠耆,留質漢廷,現已由大兵擁至,代就王位,汝等若敢妄動,恐不免玉石俱焚了!」大眾聞言,只好唯唯聽命。 介子乃命番官各就原職。 佇候新王尉屠耆,自梟安歸首級,與壯士飛馬入關,詣闕奏功。 霍光大喜,轉達昭帝,命將安歸首級,懸示闕下,封介子為義陽侯。 即日召見尉屠耆,特賜鄯善王冊印,並給宮女為夫人,派兵護送登程,由丞相將軍等祖餞橫門,表示慇勤。 尉屠耆質漢數年,無意中得此榮寵,自然泥首拜謝,上車西去。 從此樓蘭國改為鄯善,不再叛漢了。 小子有詩戲詠道: 質子重歸得履新,還都再見舊家親。 穹廬寡嫂應無恙,曾否迎門再獻身。 尉屠耆西行歸國,漢廷連遇凶喪,甚至昭帝亦得病歸天,欲知詳情,下回再當續敘。 霍光之不死者亦僅耳!內有淫婦,外有權戚驕親,圜起而謀一光,光孤而彼眾,又當主少國疑之日,其危孰甚!幸而昭帝幼聰,首燭邪謀,以十四齡之沖人,能識燕王詐書,即以周成王視之,猶有愧色。 光才智不若周公,而際遇比周為優,此乃天之默鑒忠忱,有以隱相之爾。 上官桀父子,妄圖篡逆,死有餘辜。 蓋長公主淫而且惡,燕王旦貪而無親,其速死也,不亦宜乎!范明友之破烏桓,傅介子之刺樓蘭王,並得封侯,後人多輕視明友,推重介子,夫明友之得功。 原非難事。 介子以百人入虜廷,取番王首如拾芥,似屬奇聞。 然以堂堂中國,乃為此盜賊之謀,適足貽外人之口實,後有出使外夷者,其誰肯輕信之乎!!宋司馬溫公之譏,吾亦云然。 第8十回 迎外藩新主入都 廢昏君太后登殿 卻說元鳳四年,昭帝年已十八,提早舉行冠禮,大將軍霍光以下,一律入賀,只有丞相田千秋,患病甚重,不能到來。 及冠禮告成,千秋當即謝世,謚曰定侯。 總計千秋為相十二年,持重老成,尚算良相。 昭帝因他年老,賜乘小車入朝,時人因號為車丞相。 繼任相職,就是御史大夫王。 由邑令起家,累遷至御史大夫,超拜宰輔,受封宜春侯;卻是步步青雲,毫無阻礙,到了官居極階,反至轉運,才閲一載,便即病終。 搜粟都尉楊敞,已升任御史大夫,至是繼為相。 敞本庸懦無能,徒知守謹,好在國家大政,俱由大將軍霍光主持,所以敞得進退雍容,安享太平歲月。 庸庸者多厚福。 至元鳳七年元日,復改元始平,詔減口賦錢十分之三,寬養民力。 從前漢初定製,人民年十五以上,每年須納稅百二十錢,十五歲以下準免。 武帝在位,因國用不足,加增稅則:人民生年七歲,便要輸二十三錢;至十五歲時,仍照原制,號為口賦。 昭帝嗣祚十餘年,節財省事,國庫漸充,所以定議減徵,這也是仁愛及民的見端。 孟春過後,便是仲春,天空中忽現出一星,體大如月,向西飛去,後有眾小星隨行,萬目共睹,大家驚為異事。 誰知適應在昭帝身上,昭帝年僅二十有一,偏生了一種絶症,醫治無效,竟于始平元年夏四月間,在未央宮中告崩。 共計在位十三年,改元三次。 上官皇后止十五歲,未曾生育,此外雖有兩三個妃嬪,也不聞產下一男。 自大將軍霍光以下,都以為繼立無人,大費躊躇。 或言昭帝無子,只好再立武帝遺胤,幸尚有廣陵王胥,是武帝親子,可以繼立。 偏霍光不以為然,當有郎官窺透光意,上書說道:「昔周太王廢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無非在付託得人,不必拘定長幼。 廣陵王所為不道,故孝武帝不使承統,今怎可入承宗廟呢?」光遂決意不立廣陵王,另想應立的宗支,莫如昌邑王賀。 賀為武帝孫,非武帝正後所出。 但武帝兩後,陳氏被廢,衛氏自殺,好似沒有皇后一般。 當武帝駕崩時,曾將李夫人配饗。 李夫人是昌邑王賀親祖母,賀正可入承大統,況與昭帝有叔侄誼,以侄承叔,更好作為繼子。 遂假上官皇后命令,特派少府史樂成,宗正劉德,光祿大夫丙吉,中郎將利漢等,往迎昌邑王賀,入都主喪。 光尚有一種微意,立賀為君,外孫女可做皇太后了。 昌邑王賀,五齡嗣封,居國已十多年,卻是一個狂縱無度的人物,平時專喜游畋,半日能馳三百里。 中尉王吉,屢次直諫,終不見從。 郎中令龔遂,也常規正,賀掩耳入內,不願聽聞。 遂未肯捨去,更選得郎中張安等人,泣求內用。 賀不得已命侍左右,不到數日,一概攆逐,但與騶奴宰夫,戲狎為樂。 一日,賀居宮中,驀見一大白犬,項下似人,頭戴方山冠,股中無尾,禁不住詫異起來。 顧問左右,卻俱說未見,乃召龔遂入內,問為何兆?遂隨口答說道:「這是上天垂戒大王,意在大王左右,如犬戴冠,萬不可用,否則難免亡國了!」這是藉端進諫。 賀將信將疑,過了數日,又獨見一大白熊。 第2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前漢演義》
第2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