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而車駕東巡,將往緱氏。 行至左邑桐鄉,正值南越捷報到來,甚是喜慰,便命桐鄉為聞喜縣。 再行至汲縣中新鄉,又聞得呂嘉捕誅,因在新中鄉添置獲嘉縣。 且傳諭南軍,析南越地作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詔路博德等班師回朝。 博德已受封符離侯,至此更增食采,楊仆得加封將梁侯,外此封賞有差。 惟越馳義侯遺,徵兵赴越時,南夷且蘭君抗命。 殺斃使人,居然叛漢。 遺奉詔回軍,擊死且蘭君,乘勝攻破邛莋,連斃二酋,冉駹等國,並皆震懾,奉表歸命。 當由遺奏報朝廷,旋接武帝復詔。 改且蘭為牂牁郡,邛為越嶲郡,莋為沈藜郡,冉駹為汶山郡,廣漢西白馬兩處為武都郡,嗣是夜郎及滇,先後降附,蒙給王印,西南夷悉平。 說也奇怪,東越王余善,也甘就滅亡,造起反來。 余善嘗擬從征南越,上書自效,當即發卒八千人,願聽樓船將軍節制。 樓船將軍楊仆,到了番禺,並未見余善兵到,致書詰問,只說是兵至揭陽,為海中風波所阻。 及番禺已破,詢諸降人,才知余善且通使南越,陰持兩端。 仆乃請命朝廷,即欲移兵東討。 武帝因士卒過勞,決計罷兵,但令仆部下校尉,留屯豫章,防備余善。 余善恐不免討伐,索性先行稱兵,拒絶漢道,號將軍騶力為吞漢將軍,自稱武帝。 漢帝死後稱武,余善生前稱武,也是奇聞。 武帝乃再遣楊仆出兵,與橫海將軍韓說等分道入東越境,余善尚負嵎稱雄,據險不下。 相持數月,由故越建成侯敖,及繇王居股,合謀殺死余善,率眾迎降,東越復平。 武帝以閩地險阻,屢次反覆,不如徙民內處,免得生心。 乃詔令楊仆以下諸將,把東越民徙居江淮。 楊仆等依詔辦理,閩嶠乃虛無人跡了。 兩越俱亡。 同時又有先零羌人,零音憐。 為唐虞時三苗後裔,散處湟中,陰通匈奴,合眾十餘萬,寇掠令居安故等縣,進圍枹罕。 武帝起李息為將軍,使偕郎中令徐自為,率兵十萬,擊散諸羌,特置護羌校尉,就地鎮治,總算蕩平。 武帝見諸事順手,自然欣慰,因記起渥窪水旁,曾有異馬產出,即頒詔出去,囑令送馬入都。 這異馬並非異產,不過由暴利長捏說出來,從中取巧。 小子于前文中已經敘明。 見六十九回。 此時暴利長奉命獻馬,到了都中,由武帝親自驗看,果覺肥壯得很,與烏孫國所獻良馬,大略相同。 武帝遂稱為神馬,或與烏孫馬共稱天馬。 《通鑒輯覽》載此事于元狩三年,《漢書》則在元鼎四年,本書兩存其說,故前後分敘。 武帝方營造柏梁台,高數十丈,用香柏為梁,因以為名。 這台系供奉長陵神君,神君為誰,查考起來,實是不值一辯。 長陵有一婦人,產男不育,悲鬱而亡。 後來妯娌宛若,供奉婦象,說是婦魂附身,能預知民間吉凶。 一班愚夫愚婦,共去拜祝,有求輒應,就是武帝外祖母臧兒,也曾往禱,果得子女貴顯,遂共稱長陵婦為神君。 武帝得自母傳,遣使迎入神君像,供諸磃氏觀中。 嗣因磃氏觀規模狹隘,特築柏梁台移供神像,且創作柏梁台詩體,與群臣互相唱和,譜入樂歌。 復令司馬相如等編製歌詩,按葉宮商,合成聲律,號為樂府。 及得了神馬後,也仿樂府體裁,親制一《天馬》歌。 歌云: 泰一況,泰一即天神,見後文。 天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權奇,薾音躡。 浮雲,晻上馳,驅容與,()音逝。 萬裡。 今安匹?龍為友。 天馬歌成,馬入禦廄,暴利長非但免罪,且得厚賞。 忽又由河東太守,奏稱汾陰后土祠旁,有巫錦掘得大鼎,不敢藏匿,因特報聞。 這汾陰地方的后土祠,本是元鼎四年新設,不到數月,便有大鼎出現,明明由巫錦暗中作偽,鬨動朝廷。 也是暴利長一般伎倆。 偏武帝積迷生信,疑是后土神顯示靈奇,將鼎報錫,當即派使迎鼎入甘泉宮,薦諸宗廟。 武帝親率群臣,往視此鼎,鼎狀甚大,上面只刻花紋,並無款識。 大眾不辨新舊,但模模糊糊的說是周物,統向武帝稱賀。 獨光祿大夫吾邱壽王,謂鼎系新式,怎得說是周鼎?語為武帝所聞,召入詰問,吾邱壽王道:「從前周德日昌,上天報應,鼎為周出,故稱周鼎。 今漢自高祖繼周,德被六合,陛下又恢廓祖業,天瑞並至,寶鼎自出,這乃漢寶,並非周寶,臣所以謂非周鼎呢!」武帝轉怒為喜,連聲稱善,群臣亦喧呼萬歲。 吾邱壽王卻得賜黃金十斤,武帝又親作寶鼎歌,紀述休祥。 小子有詩嘆道: 虛偽何曾不易知,君臣上下並相欺; 唐虞尚有誇張事,況是秦皇漢武時。 過了月餘,又有齊人公孫卿,上書說鼎。 欲知他如何說法,容待下回再詳。 張騫之鑿空西域,後人或力詆其過,或盛稱其功。 吾謂鑿空可也。 鑿空西域,乃徒以厚賂相邀,並未知殖民政策,是第耗中國之財,而未收拓土之效,寧非有損無益乎!惟斷匈奴之右臂,使胡人漸衰漸弱,不復為寇,亦未始非中國之利。 然則騫有過,騫亦未嘗無功,謂其功過之相抵可耳。 東南兩越,自取滅亡,伏波樓船,僥天之悻,而武帝益因此驕侈矣。 神馬也,寶鼎也,無一非作偽之舉,武帝豈真愚蠢?任彼所欺?意者其亦欲藉此欺人歟?上下相欺,而漢道衰矣。 第7十三回 信方士連番被惑 行封禪妄想求仙 第20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前漢演義》
第202頁